×
西蒙古史研究
读者评分
4.6分

包邮西蒙古史研究

1星价 ¥25.9 (6.5折)
2星价¥25.9 定价¥39.8
商品评论(21条)
shq***(三星用户)

西蒙古史编写不易,出版以来,作用很大!

2020-06-04 23:39:19
0 0
201***(三星用户)

非常喜欢这本书

这是一本很好的了解西蒙古变迁的入门书,深入浅出

2017-08-12 09:48:1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337028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30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63370283 ; 978-7-5633-7028-3

内容简介

本书按不同朝代的专题研究,收入有关蒙元时期斡亦刺的文章四篇、明代瓦刺十一篇、清代准噶尔三篇及典章制度四篇,共计二十二篇,约二十八万字。重点放在元明时期,内容包括族源分布、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人物评价、与中原地区及周围诸族关系等等。各篇虽独立成章,但又有内在联系,基本勾画出卫拉特蒙古历史发展脉络。对一些众说纷纭、久悬难解之重大问题,笔者尽可能地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搜遗辑佚,综汇诸家,钩沉剔微,据实考述,略抒己见,以求教于方家。

目录

厄鲁特族源初探
斡亦剌十三、十四世纪政治经济的变化
斡亦剌贵族与成吉思汗系联姻考述
斡亦刺与周围诸族之关系
瓦剌王猛可帖木儿杂考
明初猛可帖木儿及太平史事钩沉
从经济交流看瓦剌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土木之役与景泰和议
论脱欢、也先与脱脱不花的联盟
也先称汗及其败亡
大同马市与蒙汉关系刍议
东西蒙古纷争及瓦剌西迁
也先之后瓦剌与明廷的联系
明代蒙古和西域关系述略
明前期蒙古与女真
论卫拉特法典
卫拉特法典与噶尔丹洪台吉敕令之比较研究
十五至十八世纪卫拉特社会组织和统治机构
卫拉特蒙古官制演变考述
论准噶尔分布地域的变迁
关于准噶尔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准噶尔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厄鲁特族源初探
厄鲁特(卫拉特)原是清代居住在我国西北边疆的蒙古族。今天生活在新疆和青海的蒙古族,绝大部分是他们的后裔,甘肃和内蒙古等境内也有一部分。长期以来,厄鲁特先祖斡亦刺的族源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中外研究厄鲁特史的学者,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探讨,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未能取得一致认识。
中外学者对厄鲁特族源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即:突厥说,主张厄鲁特的先祖为突厥语族;蒙古说,认为厄鲁特的祖先是蒙古语族;突厥、蒙古融合说,把厄鲁特的先祖视作由突厥和蒙古两语族融合而成;兀鲁黑塔格说,即认为后来之厄鲁特,和通常所说叶尼塞河上游斡亦剌没有关系,厄鲁特一名来自位于阿尔泰山之北原乃蛮部地区的兀鲁黑塔格(塔格,作山解),系指居住在乃蛮地区的各个部落,统称为厄鲁特。在这四种意见中,以**种意见占多数。但经过对中外史料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第二种蒙古系说较为可靠,其他三种说法值得商榷。
  一
持突厥说的学者,他们**个论点是从分布地域来看的,认为厄鲁特祖先斡亦刺惕是生活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而这个地区两汉时就是突厥系族丁零、坚昆等所分布的地区,后来又是铁勒和突厥等族所分布和管辖的地区。
 ……

作者简介

杜荣坤,一九三五年生,上海市人。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研究所所长及《民族研究》主编,兼任全国多个学会会长、副会长等职务。长期从事西北民族史、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之研究。主编及合著的主要论著有《中国民族史》、《准噶尔史略》、《柯尔克孜族简史》、《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国少数民族调研丛书·哈萨克卷》、《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北图幅》、《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民族史》等等,并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得国家或院部级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