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暖冬种麦40问

暖冬种麦40问

1星价 ¥2.3 (3.8折)
2星价¥2.2 定价¥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9439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81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2943905 ; 978-7-5029-4390-5

节选

br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和人口都占有相当大的
比例,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经济社会的发
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六
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光
荣而又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目标。
农业安天下,气象保农业。新中国气象事业始终坚持为农业
服务,几代气象工作者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努力做好
气象保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
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广泛赞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对气象二[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明确提出,要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
财产安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
发[2006]3号)也要求,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气象灾
害预警应急体系、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努力为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为此,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关于贯彻
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要
求全国气象部门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按照“公
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做好气
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的服务工作。要加强气象科普宣传
力度,编写并发放气象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教材;要积极开
展新型农民气象科技知识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农民运用气象
 科技防御灾害、发展生产的能力;要开办气象知识课堂,定期、
不定期对农民开展科普培训;要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和趋利避
害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对学校开展义务气象知识讲座,印制
与“三农”相关的气象宣传材料、科普文章和制作电视短片等。
    气象出版社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气象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要求,结合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
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气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并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精心编撰了
《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系列丛书》。该套丛书以广大农民和
气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气象工作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的能力为目的,行文通俗易懂,既是一套农民读得懂、买得起、
用得上的“三农”好书,又是气象工作者查得着、用得上的实用
服务手册。

17.什么是壮苗、弱苗和旺苗?其判断指标是什么?
    [壮苗]壮苗的标准因地区、播种期和密度等不同而有所
不同。但总的来看,凡是在苗全、苗齐、苗匀的基础上个体健
壮、群体合理的都可称为壮苗。具体判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分蘖和叶片、根系按同伸规律出生。如三叶一心时,
一般应有1个分蘖和1~2条次生根,其后各级分蘖和根系均
应按器官同伸规律出生,特别是不能出现低位分蘖缺位现象。
    (2)叶片宽厚长短适中,叶色葱绿,分蘖粗壮,次生根多、
洁白粗壮,在各器官按同伸规律出生的基础上达到“少壮老
健”的指标。次生根多、洁白而粗壮是根系富有生活力的标
志;叶片宽厚、叶色葱绿、分蘖节粗大,则单株干物重高、光合
能力强、积累养分多,可为中后期健壮生长奠定基础。如在适
期播种情况下,华北麦区在麦苗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开始越
冬时,平均单株主茎能长出6~7片叶,单株茎蘖4~6个,次
生根2~3层,6~9条为宜。
    (3)群体合理。除小麦单株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健壮分
蘖外,群体还要有适当的总茎蘖数,在保证个体健壮生长的基
础上达到适宜的群体结构。一般达到壮苗标准的越冬前总茎
数相当于成穗数的1.5~2倍。如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华北麦
区越冬前每亩总茎数以70万~90万为宜。
    [弱苗]就全田观察凡是苗弱小或发黄、分蘖少、群体小
均可视为弱苗。弱苗的标准可从以下几点判断:
    (1)分蘖缺位。即分蘖与叶片不按同伸规律出生,分蘖明
显落后于叶片,往往在主茎已长到5、6片叶时还无分蘖,或有
1~2个高位分蘖。
    (2)分蘖细弱,无明显膨大的分蘖节,次生根少。
     (3)叶片发黄、枯干或细长而薄,叶色偏淡。
    (4)植株细弱、瘦小,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5)群体小。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华北麦区越冬前每亩总
茎蘖数在50万以下。
    [旺苗]旺苗的标准可从个体形态、群体状况及生育指标
三方面判断:
    (1)个体形态:麦苗叶片宽,长而薄、叶色浅淡,叶片披散,
植株窜高徒长。
    (2)群体状况:冬前群体过大,远看麦田封垄,不见行间。
    (3)生育指标:华北麦区冬性不太强的小麦品种冬前主茎
7叶以上,群体总茎蘖数每亩达到90万以上的麦田可视为旺
长麦田。
18.形成冬前旺苗、弱苗的原因是什么?
    形成冬前旺苗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播种期过早或偏早、播
量又偏大而形成的。
    形成弱苗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播种过晚或过深、播种质量
差、水肥不足、肥烧药害、土壤干湿板结或在盐碱地上种植等
原因而造成。
19.对壮苗麦田如何进行冬前及春季管理?
    冬前浇好冻水确保安全越冬。进入返青期后要加强田间
锄划以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在起身末期追施春季**肥水。
    [冬前管理]冬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越冬开始(日平均气温
下降到2℃以下)称为冬前时期。这一时期管理的主要目标
是在保证苗全、齐、匀的基础上,实现冬前壮苗,安全越冬。
    (1)及时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后,要逐块逐垄检查,以
10厘米无苗为缺苗,16.5厘米无苗为断垄,发现缺苗断垄应
及时催芽补种。
    (2)及时镇压、锄划  对于偏旺壮苗,采用镇压的措施,可
控制旺长,使麦苗粗壮,增强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同时还
能压碎坷垃,压实土壤,防止透风,有利安全越冬。压后要进
行划锄,以消灭杂草,松土保墒提温,有利于根系发育。也可
采取深耕断根措施,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促进根系发育,
对地上部有先控后促作用,控制旺长,减少无效分蘖,增加大
蘖比例,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实现增产。
    (3)适时冬灌  冬灌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热容
量,平抑地温,减少冷空气的袭击,有利麦苗越冬长根,保暖防
冻,安全越冬,是北方冬麦区越冬保苗的主要措施。冬灌时间
要在“昼消夜冻”进行。冬灌后注意耧划松土,避免因土壤板
结,发生龟裂危害。
    [春季管理1小麦春季管理包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等
时期,这些时期科学运用肥水调控,加强田问管理,是决定单
位面积穗数多少、穗头大小,又为后期提高粒重打基础的关键
时期。
    (1)返青期管理  壮苗麦田返青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
苗早发稳长,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春季分蘖,促进根系发育,为
后期抗旱,增加粒重打好基础。
    ①以中耕锄划为主,破除土壤板结,松土保墒,提高地温,
促进麦苗早发稳长。
    ②~般情况下不宜浇返青水,避免造成过多分蘖,群体过
大,基部**、二节间拉长而增加倒伏危险性。
    (2)起身期管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