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包邮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1星价 ¥16.3 (4.3折)
2星价¥16.0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1980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页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533319809 ; 978-7-5333-1980-9

目录

**部分 理论视野的思考:21世纪比较文学研究新探索
**章 “他者”视角与学科互涉
**节 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的“他者”视角
第二节 文学研究中的学科互涉与边界跨越
第三节 经典诠释的无限可能性与限定性
第四节 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误读
第五节 中外成长小说论
第二部分 东西文学的碰撞:中外作家作品比较研究
第二章 卡夫卡与中国文学
**节 卡夫卡与中国
第二节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宗璞与卡夫卡
第三节 超验的灵魂城堡——残雪与卡夫卡
第四节 创造性的叛逆——余华与卡夫卡
第五节 跨越时空的精神聚合——刘震云与卡夫卡
第三章 张炜与外国文学
**节 矗立着的硬汉群雕——张炜与海明威
第二节 小村与小镇构筑的人类寓言世界——张炜与马尔克斯
第三节 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道德律——张炜与托尔斯泰
第四节 吟诵大自然的双重变奏——张炜与屠格涅夫
第四章 中外青春的对话
**节 初次涉世的震撼——《十八岁出门远行》与《我亲戚莫利纽克斯少校》之比较
第二节 青春的出轨与并入轨道——《成长如蜕》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比较
第三部分 域外的东方风暴: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与中国作家在国外
第五章 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节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美国大众文化中华裔男性身份建构:以傅满洲和陈查理为典型个案
第三节 传教士儿女们眼中的中国形象:以赛珍珠和亨利·卢斯为典型个案
第四节 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
第五节 世界公民的眼光:哥尔斯密笔下的中国形象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作家在国外
**节 他者的眼光:莫言及其作品在国外
第二节 放达的灵魂:王蒙及其作品在国外
第三节 墙内开花墙外香:残雪及其作品在国外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张炜与外国文学
    在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张炜被大多数人视为手持长矛,像
堂·吉诃德一样捍卫着人类精神家园的骑士,他那“不合时宜”
的忧愤,那近乎偏执的道德坚守,那被许多评论家视为保守主
义的文化立场,都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与中国新时期的许多
先锋作家相比,张炜的创作带有更多本土文化色彩,但这并不
意味着他与外国文学隔膜。在答记者问和同大学生们的对话
中,张炜曾多次谈到自己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在2001年6月
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文学对话·著名作家张炜与大学生关
于纯文学的对话”活动中,针对大学生“您主要接受了哪些外国
作家的影响”的发问,他这样回答:“创作初期受俄罗斯文学影
响较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特别是屠格涅夫。这些在
较早的短篇作品中表现得明显。后来接受了美洲、拉丁美洲作
家的影响,如美国的海明威、福克纳、杰克·伦敦、索尔·贝娄,
还有后来的马尔克斯、略萨,等等。欧洲作家雨果等也读得比
 较多。总之前二三十年吞食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①
    就整个文学史来看,大凡成就卓然的作家,都善于从中外文学
遗产及同时代的作家身上汲取营养,以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活力
和创新能力,中国新时期的作家尤其如此。但有的作家仅学了些
皮毛,有的却能得其神韵,得其精髓。张炜属于后一类,他*讨厌
“东施效颦”式的模仿。我们在本章中主要探讨海明威、马尔克
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与张炜创作的关系与影响。
    **节矗立着的硬汉群雕
    ——张炜与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是世界文学密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他
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敏锐的时代感受力和
卓越的艺术表现技巧,给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使自
己的人生闪烁出熠熠光辉。他对战争主题的剖析、对死亡意识的
阐释、对“硬汉”性格的塑造、对“冰山”原则的运用……不仅受到
不同肤色的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青睐,而且也受到不同国籍的文
学爱好者的垂爱,张炜就曾被他深深地吸引过,并在创作中留下了
神似的印痕。
    一、硬汉作家与硬汉形象
    海明威以其对硬汉性格的出色塑造饮誉世界文坛。他笔下的
主人公多是些士兵、斗牛士、猎人、拳击家和渔夫,他们或者为了个
 人的荣誉,或者出于职业的尊严,或者单纯为了生计,表现出临危
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的“硬汉”精神。海明威坚信这样一个信
条:世界不是为弱者准备的,因此,他笔下的主人公即使面对强大
的、不可战胜的敌手,也要表现出“重压之下的优雅风度”。在海
明威看来,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胜利在望时的勇敢者,而是明知前
面是失败,依然挺起胸膛无畏地走向死亡的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