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三星主要是因为品相一般
书的品相一般,纸页发黄封面磨损书页上还有两道黑色记号笔的划痕,和图书馆里状态较好的的旧书差不多。这本是大学时看的,是极少数觉得还不错的言情小说,这次正好做活动超划算于是顺手买回来了。
- ISBN:97878018794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全2册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801879400 ; 978-7-80187-940-0
本书特色
一部让人流干红泪的历史情感小说,一阕湮没在破碎山河间的宋代悲歌。魔鬼梅菲斯特唱道“谁能如愿以偿,此问伤心难言”,本书中没有人的梦想能够实现、情感获得归宿、恋慕保持纯粹,没有人能心心相印,没有人能获得平静和幸福。
内容简介
宋靖康元年春,出使金营归来的康王赵构策马入汴京华阳宫,在凤池边的落樱花影里邂逅了异母妹妹柔福帝姬瑗瑗,个性沉静的赵构深受活泼精灵的瑗瑗吸引,从此对她生出一种超越兄妹之情的恋恋情感。
柔福的同母哥哥郓王赵楷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优雅清贵,肖似其父徽宗赵佶,因此深得赵佶宠爱,赵佶甚至一度有废太子赵桓而立赵楷的想法。这样的情况引发了赵桓赵楷兄弟及赵佶赵桓父子之间的不和,导致了对国家政局造成严重影响的“靖康内讧”。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胁持徽宗、钦宗二帝北上,并同时俘虏京中宗室子弟及数千宫眷带回金国为奴,柔福帝姬与赵构母亲韦贤妃也在其中。那时赵构出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拥兵在外因此避过一难,随后又在群臣的拥立下登基称帝,即史上的宋高宗。
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自金国逃归,赵构将她接到南朝宫中,但很快发现这个柔福与他当年在华阳宫遇见的瑗瑗全然相异,现在的她说话尖锐犀利、咄咄逼人,不忍受宽恕别人对她的猜疑和不友好,而且不时讥讽他偏安一隅而不与金国对抗。她依然美丽,但却长成了个妖魅一般的女子,有意无意地挑拨着他对她的暖昧感情……
目录
**章 康王赵构,华阳花影
第二章 宫女婴茀,棠棣之华
第三章 才人婴茀,未央月隐
第四章 吴妃婴茀,鼙鼓惊梦
第五章 高宗赵构,篷窗睡起
第六章 驸马高世荣,硕人其颀
第七章 驸马高世荣,蒹葭苍苍
第八章 陈王宗隽,雪来香异
第九章 完颜宗隽,雁断山南
第十章 完颜宗隽,胡沙春浅
第十一章 完颜宗隽,玉壶冰清
第十二章 陈王宗隽,桐阴委羽
第十三章 太后韦氏,明妃遗曲
第十四章 高宗赵构,此花幽独
后记 曲哀感顽艳的悲歌
节选
**章 康王赵构·华阳花影
1.芳诞
哲宗赵煦崩后,向太后在神宗赵顼诸子中选择了第十一子赵佶为帝,这便是赵构与柔福的父亲徽宗。赵佶深受其姑夫、贤惠公主驸马王诜影响,从这位汴京风流才子那里继承和发扬了三大爱好:绘画、蹴鞠和食色。他号称继承父亲赵顼与哥哥赵煦的遗志,像他们那样推行新法以强国,但借皇权之便及时行乐的热情很快胜过了即位之初的满腹壮志。他做不到如父亲赵顼那般锐意改革不事游幸,而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寻花问柳上的造诣就远非父亲可比。他为数众多的妃嫔共为他生下三十一个儿子和三十四个女儿,赵构是第九子,柔福是第二十女,同父异母,在偌大的宫廷中照理说应像其他皇子与皇女那样,各自与自己的母亲居住,甚少有接触的机会,虽有兄妹名份,关系却大多是疏远的,即便相逢也未必相识。
但是,柔福对赵构来说却与别的妹妹不一样。自她诞生之日起,他便很清楚地意识到了她的存在。
赵构记忆中的母亲韦氏是位非常温柔娴静的女人,像后宫许多女人一样,以一种仰视而崇敬的态度卑微地爱恋着他的皇帝父亲。她常常在黄昏之后立于所居庭院之中赏园圃内的春兰秋菊,目光却不时有意无意地飘出影壁朱门,似在寻觅某人的身影。往往如此一站便是许久,直到月上柳梢,目中的希望渐渐燃尽。
长大之后,赵构开始明白了母亲赏花的含义,也看懂了她并不受父皇宠爱的事实。与父皇别的妃嫔比起来,母亲缺少能吸引他的优点。出身不及王皇后,姿色不及大小刘贵妃,口才不及乔贵妃,“资历”不及王贵妃与后来被册封为后的郑贵妃,若真要寻值得一提之处,母亲惟剩的便是那寒微出身造就的一脉温顺的性情了,可是这在一身风流才子习气的父皇看来却也未必是什么亮点。
在众妃中,赵佶尤其宠爱王、郑二贵妃,她们起初是侍奉向太后的宫女,因聪明伶俐又乖巧,颇得太后欢心,太后遂命她二人为慈德宫内侍押班,赵佶还在做端王时,每次入宫向太后请安都是她们代为传报。赵佶见她们姿容娇艳妩媚,人也聪慧而善解人意,便有了爱悦之意,时时与她们眉目传情。这一切向太后都看在眼里,待赵佶即位之后就把她们赐给他为妃。
也许在两人之中赵佶更爱郑贵妃一些,所以在元配王皇后崩后即册封郑贵妃为后,但对王贵妃的宠爱也绝非普通宫人可比。王贵妃所育儿女不少,她先后生下郓王楷、莘王植、陈王机及惠淑、康淑、顺德、柔福和贤福五位帝姬,柔福生于政和二年,是王贵妃的第四个女儿。
赵构的母亲韦氏只生了他一个孩子,而且,这已经是很意外的结果了。她起初只是服侍郑皇后的宫女,与皇后宫中另一宫女乔氏十分要好,两人遂结为姐妹,并约定若以后谁先获皇上宠幸必为他引荐另一人,共享天子恩泽。后来还是活泼喜人能言善道的乔氏先吸引了赵佶的目光,得宠之后她一路升至贵妃,而她也并未忘记当初誓约,在赵佶枕边说尽好话,劝他纳韦氏为妃。这事对赵佶来说自然何乐而不为,不过临幸之后转头便忘,只给了韦氏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平昌郡君”的封号。幸而韦氏颇有运气,寥寥几夕侍寝之后便怀了身孕,并于大观元年生下了赵构。
韦氏此后一生的尊荣全由此子带来。
因生了赵构,她很快被进封为婕妤。随着赵构的成长,赵佶逐渐发现这个儿子有不同于其他诸子的智慧与胆略,于是对他的母亲也格外施恩,再进封为婉容,不过韦氏的地位始终难与其余宠妃相比。
赵构**次感觉到这点是在政和二年母亲生辰那天。
那时他年仅六岁,但异常早慧的他已能清楚地记住那日发生的事,并在将来的几年中理解了这事透露出的讯息。
当他父皇赵佶黄昏之后果真走入母亲韦婉容的庭院时,她竟全然没反应过来,一时忘了请安,只愣愣地望着她的皇帝夫君,木然呆立,不发一言。直到赵佶笑着对她说:“韦娘子可是不认识朕了么?”她才满面晕红地拉着儿子赵构施礼。她习惯了黄昏后的无望的等待,却早已忘了若真等到了人来的时候她该如何面对。
随后的她笑得仓促却喜悦。她的玉颜在流逝时光中悄然暗淡,此刻由衷的欣喜终于给了她重焕容光的机会。多年以后赵构仍然记得很清楚,母亲那时目中闪现的神采是他从未见过的。那日的母亲异常美丽,在父皇命人点亮的华灯光线之下,她温柔地依在父皇身边,听他语笑晏晏,间或轻轻抬目视他,脉脉含笑。
她的笑容在赵佶不经意地说起一个事实时忽然有凝结之感。他说:“朕记性真是不好,若非乔贵妃提醒,险些就忘了今日是韦娘子生辰。”
但是,她那一瞬间的失望神色很快消失,重又微笑开来,连声谢官家的眷顾垂爱和礼物赏赐。后来赵构猜测,也许,母亲是很清楚,能在生辰之时得到皇帝的临幸已是意外之福,她本无资格计较这个恩典是发自他本心,还是在别人劝说提醒之下出于怜悯施舍才施于她的。
可是她这难得的幸福时光也并未持续多久。那晚生辰宴席未罢,便有王贵妃的宫女跑来禀告王贵妃即将早产的消息。
王贵妃本次预产之日是在五日后,没想到竟会在这日便出现早产迹象。宫女说贵妃似乎深感痛楚,恐是难产。
赵佶闻声大急,立即起身向外走去,连向韦氏道别都没想到。韦氏也惶然站起,不敢挽留,只默默一福恭送。倒是赵构追着出去拉住了父皇的衣服,对他道:“今天是妈妈的生辰,爹爹必须走么?还会回来么?”
赵佶低头和言道:“爹爹现在必须去看看。一会儿会回来看你和你妈妈的。”
然后决然离去。这晚再也没回来。
赵构与母亲对着残席等至深夜,才有宫人来报:“王贵妃生下一位小公主,官家很喜欢,又见贵妃产后虚弱,所以留下照料,请韦娘子不要再等了。”
赵构闻言再问母亲:“爹爹是不是不来了?”
韦氏默然片刻,然后轻轻把他抱起,微笑着对他说:“构儿,你又多个妹妹了,喜不喜欢?你爹爹要照顾你的新妹妹,所以今天来不了了。但是没关系,我们不可以怪他。”
从此赵构便记住了,他有一个生于政和二年,与他母亲一天生日的妹妹。
政和三年,赵佶仿周朝称公主为王姬之旧制,改称公主为帝姬,用二字美名替换以往的国名封号,郡主称宗姬,县主为族姬。
赵构记得那个妹妹的美名是从乔贵妃口中听来的。某日乔贵妃前来与韦氏聊天,其间谈起王贵妃的女儿时忽然很有兴致地说:“姐姐见过王贵妃的四女儿么?就是跟姐姐一天生日的那个。长得真是玉雪可爱,而且一见人就笑,也不怕生,甚是可人。官家赐她美名为柔福,是所有帝姬中*好听的了。”
韦氏一听也笑着说:“真的么?那我什么时候也去看看,顺便准备点礼物送给她。”
她们继续闲聊着,都没在意一旁玩耍的赵构,也不知道他一直默默地听着,并记下了那与母亲一天生日的妹妹叫柔福帝姬。
2.缠足
临安皇宫内,在几句礼节性的淡然寒暄之后,柔福随赵构步入殿中。
她的步态自小时起就很优美,尤其是如现在这般安静地移步的时候。赵构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一个十五岁少女的身影渐渐自记忆深处浮现而出,大袖长裙、褕翟之衣,头上戴着九翚四凤冠,微微笑着应父皇的要求以淑女之姿翩翩地走着,有步步生莲之美态。
那是什么时候?她行笄礼之时罢。他郁然叹息,为她旧时模样。
但,当柔福迈过门槛进殿时,他注意到她探出罗裙的足。
这不是他印象中柔福的纤纤金莲。
他立即想起了一事。在迎柔福归来前,他曾命以前认识柔福的内侍省押班冯益和宗妇吴心儿前往越州验视,看甄采所发现的这个姑娘是不是真的柔福帝姬。两人回来说:“眉眼完全一样,只是略瘦弱了些,问汴京宫中旧事也答得无一错误,不过双足比以前大了许多。”
的确大了许多。
赐座之后,他仍反复思量着这事,目光不由长久疑惑着停留在她的罗裙边上。
柔福观之了然,淡淡问道:“九哥是觉得我的双足比以前大很多罢?”
听她直言问出,赵构不免有些尴尬,道:“妹妹想是被迫走了许多路,吃了许多苦。”
柔福恻然一笑,对他说:“九哥知道当初我们这些原本鞋弓袜小的帝姬妃嫔是怎么被送往上京的么?金人羯奴呵斥着聚逐我们,便如逐赶牛马一般。到了金国,再不是金枝玉叶,终日如普通奴婢一般劳作,也没人再服侍我们缠足。而今乘间逃脱,赤脚奔走归来,行程将有万里,岂能尚保得一双纤足如旧时模样?”
她说着这些凄惨故事,却无哭诉之色,眼中不见丝毫泪意,神情倔强得全然陌生。
那是她么?三年前的及笄少女,和眼前的苍白红颜。恍惚间这两个美丽的影子悄然重叠又分离,赵构忽然觉得悲伤。
他强以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想引她忆起一些美好往事:“瑗瑗,你还记得**次见九哥时的情景么?与你缠足之事有关。”
她闻言抬目看他,双眸闪着一缕奇异的幽光,说:“若非九哥提醒,我倒是忘了我缠足之事与九哥有关。”
赵构**次见到柔福时,她已经六岁了。
……
相关资料
*初我并不知道这个作者,但一翻开小说就无形地被它吸引。小说篇幅浩荡,长达65万字,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整部叙述风格宛如苏绣,针脚细密,色彩斑斓,在从容不迫中,却又有内在的焦虑忧伤与追问探究在燃烧。
——刘心武
《柔福帝姬》是一个过程,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很多象我一样的读者,在经年辗转间记挂着这个故事,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上线阅读,此时此处我默然回想,两年来的纷繁世事恍成背景,环绕着《柔福帝姬》的阅读记忆。
——素履无咎
相比起前十数回的起伏跌宕,我个人喜欢的还是*后一章《此花幽独》里,那个平淡得意犹未尽,仿佛是史实平铺直叙般的清绝结尾。当退位的高宗在梅树下与养子手持团扇,蓦然想起当年放灯的柔福,当年老的太上皇后吴婴葬,在夫君临终的手中看到了那一首题着“拜月无人见晚妆”团扇时冰冷而无奈的笑,嘎然而止的,便是我等读者那再也经不起这似是无情揉搓的酸梦之心。
——程灵素
作者简介
米兰Lady,就是一个写字的女子,喜欢与米兰有关的事物:米兰城,AC米兰,那种叫米兰的花和这个笔名“米兰”。
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却找了个背叛师门的工作。白天面对新闻稿,晚上狂翻故纸堆,*爱的终究还是中国历史与文化。
曾经有过许多心愿,大多没有完全实现,如今只希望……茅屋数问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
忽然七日
¥12.4¥38.0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全二册)
¥14.4¥49.8 -
孤单星球:遇见另一个自己
¥19.0¥68.0 -
我听见你的孤独-听月
¥14.5¥45.0 -
花季.雨季
¥10.6¥32.0 -
莫扎特的影子
¥18.5¥45.0 -
抚生.孤暮朝夕
¥14.5¥45.0 -
岩井俊二经典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10.5¥28.0 -
踮脚张望
¥13.2¥38.0 -
反差人设2
¥14.7¥42.8 -
反差人设
¥17.6¥42.8 -
诡秘博物图鉴(八品)
¥13.8¥42.8 -
不迟
¥18.9¥42.0 -
见春天
¥28.4¥49.8 -
云中歌1.绿萝裙/桐华
¥15.4¥45.0 -
大唐司天监贰随书附赠精美海报,超美超值!
¥13.9¥36.8 -
他像风一样自由
¥17.7¥36.8 -
灵飞经.1:灵曲卷
¥13.6¥42.0 -
南方有令秧
¥12.1¥34.8 -
等我·遇繁
¥35.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