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58698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05869844 ; 978-7-5058-6984-4
本书特色
海峡西岸发展研究论集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机遇与挑战并存
福建经济发展近期放缓的原因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福建产业空间布局
海峡西岸中心城市群建设的目标与措施
闽台企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促进闽商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强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功能的战略构想
新形势下拓展闽台经贸的方针与政策
闽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的具体对策建议
I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曾经使福建获得了引进外资的特殊优势,形成了
适应当时福建资源禀赋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和劳动密集型
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福建在改革开放中赢得了发展先机。
l研究全国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重新确定福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
的定位,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对于制定福建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找
到加快福建经济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l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所制定和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
由该战略导致的政策和投资流向的地域分化。
l形成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
业分工的城市群,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具竞争力的一种空间组织
方式。国家、地区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终都将通过城市群这一地域
单元体现出来。
l中心城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和依托,它们带来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将对区
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
加快构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节选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作用。
福建省背山面海,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左右,闽西山地和闽中山
地呈NNE—SSW走向纵贯西、中部。它是福建省山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
时也是福建省内及其从陆上与周边省区进行商品流通的“拦路虎”。受地貌条件
的影响,闽西北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密集于闽西大山系和闽东大山系之间鞍部的河
谷、盆地,区际之间联系不便,历史上有“闽道难于蜀道”之说。如今,尽管
交通技术水平有较大的发展,但山区对修筑公路和铁路的限制性仍很大。修筑铁
路只能沿河谷走,并且允许铁路通过的山口也不多。区内公路大多数等级偏低,
路网密度较小,并且仍有不少县市无高等级公路与全省公路主干网相连,一些乡
村甚至还未通公路。由于河流多、峡谷险,水运价值不大,其中闽江上游可通小
汽船,沙溪和汀江部分河段仅能通小木船。交通运输条件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闽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易造成农矿产品的积压,也不利于外部资金和技术的
引进,致使许多投资者望路兴叹。复杂的地形也促使城市和产业布局局限于盆地
或沿河谷延伸,一方面,使城镇发展空间狭小,人口规模和建成区用地的扩大极
为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增高,并且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妨碍了
城镇空间的有序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致使区域经济整体呈现出以盆地为单元
的“小而全”态势。
闽东南地区东侧临海,利于东部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由海上与省外(包括
国内外)联系较之陆上方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构建外向型经济,沿海
地区较之内陆地区更具优势。福建省海岸线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
拥有众多的天然深水港湾,其中罗源湾、福清湾、泥洲湾、金门湾、东山湾可建
5万~10万吨的深水泊位。这些港湾多伸人大陆与半岛相间分布,具有不冻不
淤、口小腹大、风浪天然屏障好的特点,而且在各内陆河流人海口处多呈三角湾
或三角港,有利于港口群的形成。本区海拔一般小于500m,地貌类型一般是丘
陵、红土台地和沿海平原,被誉为福建的“四大平原”皆分布在东部地区,平
原是集约农耕区、人口和城镇集中分布区,第二和第三产业较发达,综合交通网
密度大。很明显,生产要素组合较之内陆地区合理。平原也有利于交通运输等基
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发育,闽东南地区公路网密集,通达性好,等级高,
其中福州一泉州一厦门一漳州的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并拥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
两个枢纽性机场及泉州晋江机场。同时,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已形成较为完善
的大、中、小城镇等级体系。
当然,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程度在
逐渐减弱。因此,影响福建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还有人文地理方面的
因素。
2.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响。
(1)历史基础。
闽东南历来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历史上就曾充分利用临海的
优越条件,发展以海运为中心的外向型经济。南宋至明初,闽东南的海上贸易
得到空前的发展,泉州当时被誉为“东方**大港”。海上贸易促进了闽东南
地区桑、茶、果、蔗等经济作物和陶瓷、丝绸、金属制品、造船等行业的兴
旺。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均于1942年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具有半殖民地
性质的城市经济出现了畸形的繁荣。甲午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福建先后兴
办的一大批工厂,也主要集中在福、厦两地,而内陆仅在邵武、建欧等地有煤
矿开采,其问厦门、福州分别于1933年和1946年正式设市。在新中国成立后
的“一五”时期,泉州、漳州相继设市,当时连同先前的厦门、福州等4个
城市均位于闽东南地区。此后,随着投资重点的内移,才逐渐在内陆地区建立
起南平、三明、永安等新兴的工业城市。
(2)侨台条件。
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据侨情普查统计,2005年福建省旅居世界各地的
华侨和华人超过8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旅居港澳的同胞
80万人。另外,台湾同胞中80%为闽籍。在这些闽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中,
又约有80%祖籍为闽东南地区,其中泉州、漳州、福州是全省*主要的集中地。
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出于乡情和与祖籍地的亲缘关系,纷纷回乡投资办厂,他们
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市场、信息等生产要
素,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泉州湾地区经济突飞猛进、晋江市进入全国四强县
级市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得益于上述生产要素的进入,促进了乡镇企业蓬勃发
展。相对而言,内陆地区在这方面就没有优势。
(3)人力资源。
福建省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有限的人力资源集中分布在
闽东南地区,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数量分别占全省的86%和89.4%,其中又以
福州和厦门两地*为集中。
由于闽东南地区拥有众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服务设施,吸引
了闽西北甚至我国中西部的大量人口向闽东南地区集中。据估计,流入闽东南地
区的人口大约有1/2来自闽西北地区。大量外来人口的流人,一方面为沿海地区
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得以继续保持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
势:另一方面,在流人的人口中具有许多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开拓能力的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闽东南的智力优势。而闽西北地区却由于科技人才的严重外
流,使原本人才短缺的态势日趋恶化,削弱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后劲。
3.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前,福建省被列为海防战略前线,国家几乎没有什么重点投资,
而省政府又把有限的投资重点倾斜于闽西北大搞“小三线”建设。闽西北地区
依靠其丰富的石灰石、煤炭、铁矿、森林等资源,大力发展建材、冶金、煤炭、
森林等工业,使闽西北地区逐渐成为福建省的重工业基地。1978年以后,在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不平衡区域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战略重点转向闽东南地区,
主要表现在:
(1)在闽东南地区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1980年国家批准设立厦门湖里加工区,1984年又把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
1984年福州被列为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建立马尾经济技术开.
发区。1985年泉州、潭州等11个县(市)开辟为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1988
年又扩展到全区30个县市。随后,又相继在厦门的集美、杏林和福州的经济
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台商投资区。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融侨经济技术开发
区和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闽东南已形成全方
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开发格局,从而使本区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程度*高
的区域之一。上述经济特区、开放开发区、保税区等的设立,对于引进外资和
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大促进了闽东南地区的发
展。相比之下,内陆山区国家级开放开发区几乎为零。“小三线”建设时期,
山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了一批资源型工矿企业,成为早期福建工业的支柱
和增长点,但科技含量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山区技术
含量低、经营粗放的国有企业的弱点逐步显现出来,面临着国企改革、技术更
新换代、经营体制转换等难题,大中型国有企业不仅没有对经济起到带动作
用,反而成为“包袱”,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持续下
降。而沿海地区因三资企业较多,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占
全省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加大对闽东南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据统计,1979~1988年全省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达60亿元,其中约
70%的投资用于闽东南地区,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投资总和。兴建了交通、
通讯、电力等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厦门和福州两个现代化国际机场的建设,
厦门东渡港与福州马尾港的改造扩建,泥洲湾深水泊位的兴建,福厦漳公路的拓
宽改造,福州华能电厂的投产以及现代化邮电通讯网络的建设等。这些重大基础
设施的兴建,大大改善了闽东南的投资环境。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面纱
¥17.9¥49.8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她们
¥16.0¥46.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罗生门
¥10.0¥36.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重生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