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

包邮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

1星价 ¥31.9 (6.5折)
2星价¥31.9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0167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08-05-01
  • 条形码:9787509701676 ; 978-7-5097-0167-6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世纪上半叶国民政府考试院为考察对象,以考试院行使考试权和推行考铨行政为切入点,通过对考试院的理论渊源、组织职权、人员构成、考铨行政等方面的考察,论述了考试院的制度变迁与实际运作,五院制体制下考试院的职权与地位,考试院与其它院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考试院在制度方面的创新,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之间的内在矛盾,及考试权独立的困境。并对国民政府考试院的绩效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目录

摘要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几个问题的争议
 第四节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足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章 中西糅合:考试院的渊源
 **节 中华国粹:古代的考铨制度
 第二节 考试择人:西方近代的文官考试
 第三节 五权分立:孙中山的考试思想
 第四节 初步尝试:民国初年的文官制度
第二章 考试院组织职权与人事分析
 **节 考试院组织职权的演变
 第二节 考试院成员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戴季陶与考试院的人事控制
第三章 考试任官,雷大雨小
 **节 考试的制度设计
 第二节 战前的任官考试
 第三节 分发与任用脱节
第四章 适时变通,广植人才
 **节 变通扩展:战时的任官考试
 第二节 救选举之穷:公职候选人考试
 第三节 执业资格: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
第五章 铨衡百官,职重权轻
 **节 战前铨叙行政的创设
 第二节 战时任用制度的变通
 第三节 战时公务员的考绩奖惩
 第四节 战时公务员的保障
 第五节 人事管理的初步统一
第六章 考试院的绩效分析
 **节 考铨制度推行之成效
 第二节 考铨制度推行之缺陷
 第三节 独立困境的深层分析
余论 由存废之争到制度革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考试院组织职权与人事分析
考试院组织职权是随着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组织法、国民政府组织法和考试院组织法的演变而发生变化的。抗战前,由于国民党内部纷争不已,政局不稳,国民政府组织法经常变动修正,考试院的组织职权也时有变动。抗战爆发后,考试院组织经历了萎缩、恢复、再扩张的过程。对机构成员的结构分析,是考察和评价一个机构的重要^法。,通过对考试院领导层的年龄、籍贯、学力、资历和性别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考试院领导层成员大都具有较深的革命资历、较高的学历,曾担任过重要职务,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行政经验,对考试院建立考铨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考试院是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戴季陶在人事上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始终控制着考试院的人事权,他早期的人际关系和用人之道,对考试院及考铨制度的发展均有较大影响。
  **节考试院组织职权的演变
  一 战前考试院的组织职权
(一)五院制政府的建立
五院制是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也是训政时期国比政府的重要特征。依据孙中山《建国大纲》的规定,五院的完成是在宪政开始时期。但1928年8月,在国民党_二届五中全会上,为了避免权力集中于国民政府主席或行政院,胡汉民、孙科等人提出在国民政府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达到分权和制衡的目的。
  ……

作者简介

肖如平,江西信丰人,1973年生。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讲师、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出版《朱培德传》(合著)。发表的学术论文有《论抗战时期的江西保学教育》、《近十年来中央苏区史研究述评》、《从自治到保甲:20世纪30年代江苏基层政治的演变》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