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上.下)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26261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1204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542626103 ; 978-7-5426-2610-3
目录
上篇
一中国早期青花瓷
1 唐青花瓷
2 白蓝与中华
3 五代青花瓷
4 宋青花瓷
5 元青花瓷
一 中国早期青花瓷图录列表
一 中国早期青花瓷图录说明
二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于何时
1 “长生天力、大朝永昌”铭瓜果草虫纹梅瓶
2 现存伊朗和土耳其的中国元青花瓷是何时运去的理论论述
3 现藏中东两国的元青花瓷是公元1270或1272~1295年之间运进去的
4 不能以民窑青花瓷作标准为元官窑青花瓷划定断代的时间界限
5 元代瓷器中的款识
6 博陵第款元青花瓷
7 白狐孤窑款元青花瓷
8 关于书写有所谓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元青花瓷
9 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末100年间中国早期青花瓷的标准器
二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于何时图录列表
二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于何时图录说明
三 蒙古族岩画、壁画和民间图案与青花瓷
1 蒙古族岩画
2 蒙古族的壁画
3 蒙古民间图案纹饰
4 蒙古贵族促使青白釉元青花瓷的产生
三 蒙古族岩画、壁画和民间图案与元青花瓷图录列表
四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精神要素
1 蒙古人民的传说与图腾
2 蒙古民族普遍意识中的白蓝
3 对长生天、腾格里和成吉思汗的解释
4 蒙元宫廷建筑和节日中的白蓝
四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精神要素图录列表
四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精神要素图录说明
五 青白釉元青花资产生的经济要素
五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经济要素图录列表
五 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经济要素图录说明
下篇
六 谁是青白釉元青花瓷的拥有者
七 青白釉元青花瓷是两种*佳优势结合的产物
八 青白釉元青花瓷的造型、胎釉与纹饰
九 从“故宫旧藏没有元青花瓷”谈起
十 大元宫廷爱瓷也用瓷
十一 波斯藏元青花瓷幸免于难
十二 关于“青白釉青花瓷出口外销和吃抓饭”的可能性
十三 颜色与青花钴料的解释
十四 软察汗国(即金账汗国)与元青花瓷
十五 弯月的解释和元青花瓷是怎样运去波斯的
十六 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给予的启迪和证据
十七 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与艺术
十八 中国和波斯绘画理论
主要参考书目
怀念陈公柔先生
怀念俞伟超先生
后记
节选
《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以面貌全新的理论和史料,论述并证明中国早期青花瓷完全是产生于中华文化自己的沃土之中。中国早期青花瓷始烧于唐代滥觞期(中国北方诸多少数民族尚白、文化习俗与多神崇拜是早期青花瓷产生的沃土,与伊斯兰世界无关),发展于宋代。《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着重介绍了宋青花瓷的发展,并发表有鲜为人知的北方磁州窑系北宋青花瓷和定窑青花瓷以及南宋青黄釉青花瓷实物,令人耳目一新。到大蒙古国时期,成吉思汗铁木真和他之后的列位大汗们,根据萨满教白蓝统治理论精神,以北方磁州窑系或定窑青花瓷作为自己的标识与形象陈列于帐殿。到了元代,随着大元政权的建立,青花瓷得到了应有的升华,忽必烈为贵族——即生有白色骨头的长生天之骄子蓝色的蒙古人——大元统治阶级制造灵魂与圣物,体现着萨满教精神和藏传佛教信仰,进而表达大元整体意识形态,一改青黄釉为青白釉青花瓷,真正意义上成熟的青白釉青花瓷诞生了。1278年国家尚未统一,忽必烈就已迫不及待地设立浮梁瓷局,以北方磁州窑系(和定窑)世代熟练烧造唐宋青花瓷的全班人马,以官府手工业形式于景德镇组成御土窑。乃纯熟的技艺加优质高岭土两种*佳优势的结合;由汉文人和宗教学理论家们按大元王朝*高统治者的意图和要求设计画稿,并精工绘制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成熟官窑(御土窑)——青白釉元青花瓷,于1278年灭宋之前就已经正式烧造了。
《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资料充盈,内容详实,是波普博士发现元青花瓷60年后,**部凭实证以多领域多学科理论、多角度系统而完整地综合论述青白釉元青花瓷产生的理论巨著,并将其解释得淋漓尽致。《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介绍了大德型和至正型元官窑青花瓷标准器;还*终为元青花瓷作出不是日用瓷,不是出口外销,也不是为满足伊斯兰人席地而坐吃抓饭的习俗专门为穆斯林们烧造的阐释;它是具有苯教精神内容并因信仰采用藏传佛教(即密宗)多神崇拜的美术纹饰,以中国绘画的形式所表达的,生有白色骨头的长生天之骄子蓝色蒙古人礼佛之器的结论。并指出中东两国藏元青花瓷是1270年或1272年至1295年间(不是作为商品)运给(合赞汗皈依伊斯兰教之前)伊利汗的圣物。*后还叙述和发表了明与北元战争诱降和谈判中,显示洪武天威的洪武年制官窑青花瓷标准器,和瘸子帖木儿定烧的洪武青花瓷。同时也证实了整个明朝官窑瓷器的烧造并不存在空白期一说,改正了民初古董商人遗留的错误。
《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除叙述唐宋青花瓷外,着重阐述的中心内容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末整整一个世纪青花瓷的始末。
作者简介
宁志超,澳籍华人,生于1937年。祖籍中国辽海。早年曾经学习自然科学、测量学和精密光学仪器学。自幼接受家学和家族传统文化熏陶,酷爱古陶瓷、古书画,热衷于艺术品鉴赏、艺术品研究与深刻艺术理论追溯,终生浸泡于古艺术研究生涯之中。《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一书为其毕生心血之结晶。
李佶,澳籍华人。出生于中国北京。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编辑工作多年,是宁志超先生得力助手,负责并承担了本书中外文资料搜集、整理、翻译和文字及图片处理等工作。为《中国早期青花瓷史鉴》一书倾注大量心血,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
-
扑克收藏与欣赏
¥11.2¥32.0 -
东北书店书刊收藏与鉴赏
¥17.2¥60.0 -
全彩典藏图本-铜镜史典
¥15.5¥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年画
¥18.4¥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木雕
¥19.1¥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瓷器
¥19.1¥58.0 -
(2019年推荐)收藏传奇:文物收藏的故事 文明血脉的传承
¥15.4¥48.0 -
海外汉学译丛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23.0¥64.0 -
陶瓷(2)/大家谈收藏
¥6.5¥25.0 -
潘奕辰讲沉香
¥12.5¥32.0 -
温润通灵--玉器收藏与鉴赏
¥28.3¥78.0 -
邮票图说宠物乐园
¥16.0¥50.0 -
青铜之美
¥110.6¥158.0 -
永不消逝的纹路:经典文物图样
¥50.0¥89.0 -
那些年,那些钱2——聚焦古今钱币文明的传承与实践
¥70.8¥11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青铜器
¥18.4¥58.0 -
2022方寸天地-邮票上的中国历史文化人物
¥19.4¥68.0 -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
¥97.5¥199.0 -
藏书ABC
¥61.2¥128.0 -
画说;经典系列画说 元明清词大典
¥17.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