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2202496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7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122024961 ; 978-7-122-02496-1
节选
工业工程(IE)专业1。O年前在美国诞生,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中国
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1 990年后该专业才从国外引入,1 7年来在国内已经获得
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了解IE的人还不够多,应用IE技术
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企业也还在少数,工业工程需要在中国大力推
广和发展。工业工程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很好的上升空间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本
书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将工业工程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及*新的技术内
容融于其中。
全书共分1 3章,包括工业工程概述、工业工程思想、工业工程专业学习及
研究内容、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现代物流工程与管理、现代质量管理、管理信
息系统、系统仿真、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会计与财务管理等内容。前3章介绍了工业工程发展史、工业工程基本思想和工
业工程的现代研究和发展方向。第4章~第1 3章采用基础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
合的方式,介绍了工业工程解决实际问题所运用的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现代物
流、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仿真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本书内容系统、全
面、丰富,涉及领域宽广,论述清楚、流畅,大量结合实际案例,易学易懂。
本书由同济大学徐克林教授任主编,负责第1章,第3章,第4章,第5
章,第6章,第9章及第7章、第12章的部分内容的编写,并完成了全书的统
稿工作。同济大学郑永前副教授负责编写了第2章、第8章,西南大学徐勇副教
授负责编写了第1 3章,同济大学顾炜博士负责编写了第11章、第12章,同济
大学陆瑶博士负责编写了第7章、第10章。
同时以下人员参与了资料收集和全书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高阳、靳智文、
刘高坤(第1章),姜波(第4章),李毅(第"章),马晓兰(第9章),魏其
勇(第5章),任明宙(第6章),付宏坤(第8章),刘廷政(第10章),陈福
娟(第7章),靳智文(第12章),马宇波(第1 3章)。
本书可作为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含工程技术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参
考书,技术管理干部培训、成人或高职成人继续教育用书。也可供从事工业工程
专业相关工作研究的各类企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各级政府工业和经济管理部
门的决策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编 者
物流的定义
6.1.1 国外的物流定义
美国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有效
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
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此定义是在美国许多物流定义版本中较有影响力的一种,它提出物流是
为满足客户需求,是使客户满意的服务过程;强调了物流的计划、执行和控
制;抓住物流的根本目的,要有效率、有效益,即降低流动和储存成本,提
高效率。
欧洲物流协会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商品的运输、安排,与此相
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过程。
此定义是欧洲物流协会的权威定义,该协会也认为物流概念有一个发展过
程,它强调了物流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认为物流是对一个系统(如一个企业、
一个地区)的管理功能;达到特定目的的过程说法虽然比较灵活,但物流的本质
体现不出来,但对人员的运输颇有争议。
日本工业标准(JIS)的定义是将实物从供给者物流性地移动到用户这一
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输送、保管、装卸、包装以及与其有关的情报等各种
活动。
日本的定义有许多版本,开始指出物流是运输、仓储、保管、搬运、流通加
工、信息的有机结合。后来又强调物流是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益的活动。再后又指
出物流是管理活动,是协调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分的利益,*终达到满足
客户的需求。日本对物流的定义有一个逐渐认识深化的过程。
6.1.2我国的物流定义
虽然我国的物流定义有各种版本,但是国家标准的*近的定义是:“物流是
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客户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
过程。”
它强调了物流的各个功能,强调了物流是实现用户需求,但没有强调物流是
管理活动,没有指出高效率、低成本是物流的本质。我国目前一下子涌现出七十
多万家物流企业。
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6.2.1物流的产生
物流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物的流通的概念,
但真正的完整的物流概念和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
物流是随着商品的出现而产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发展的。在人类早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给自足,生产出来的有限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
费,而不需要考虑物品的运输、储存等问题,也就没有对物流的需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初期阶段,出现了机器生产,这
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生产率,生产出了较多的产品。但从整个社会看,总的
产品数量还是很有限,产品生产出来总可以分销出去。故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怎
样改进生产技术、多生产产品,不担心产品的销售问题,也就不关心销售,不关
心销售的运输成本和效益,因而也不会产生现代物流的概念。
直到20世纪初,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社
会总产品数量有较大程度的增长,社会总需求也相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生
产出来的产品不一定都能销售出去,市场竞争激烈,仅再靠提高生产技术已经有
困难。这时,人们不得不关心销售工作,希望通过抓销售来打开市场、降低销售
成本、提高流通的经济效益。由此人们才逐渐关注销售物流,现代物流的概念也
开始萌芽。
物流*早的概念是1915年由阿奇·萧(Arch.w.Shaw)提出的。他在《市
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中首次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有的人把它
翻译成“实物分销”,也有的翻译成“物流”,这就是*早的物流概念。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进一步阐述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PD)的
概念:“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
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6.2.2物流的发展阶段
(1)后勤管理阶段
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初源于战时军队物资的供应管理。第
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对军火进行供应时,首先采用了后
勤管理这一词。后来后勤管理组建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不断发展形成后勤工
程、后勤管理、后勤分销。
当时,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发展程度不高,生产与流通被界定为两个不太相关
的领域。生产企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上,管理的重点是如何开
发新的产品,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等。对物流在产品成本方面的作用缺乏充分认
识,重生产轻流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消费对物质产品需求
数量的增加,生产过程与流通之间有机协调的不足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迫使人们
逐渐重视物流的研究和加强物流管理工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物流尚未被人们认识,运输、储存、包装等物
流环节在流通过程中基本上是分散管理,而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活动,更未引起重
视。随着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物流管理和货物运输严重落后的情况日益
暴露出来,各企业、商社之间无法协调配合,供销、运输、储存等方面出现了许
多问题,造成物质产品积压和市场短缺同时存在、货物损坏率高等不合理现象。
所有这些问题,成为了影响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后,被动的去迎
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领域内去实现资源*优化。
这个阶段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部门,物流只是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
分,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
(2)物流管理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
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
有效。由此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Integrated Logistics),即把企业的输入与
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单纯依靠技术革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
率来获得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新的途径,如通过改进和
加强流通管理。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就成为现代企业获得利润的新的重要源泉
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和商业咨询家彼得·德鲁克,把流通领域的潜力比喻为“一块
经济界的黑大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以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
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
*大化。
(3)供应链管理阶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提
出来的,指的是对企业内部及与外部发生紧密联系的所有业务活动的统一管理,
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订单、采购、计划、生产、库存、运输、销售、服务在内
的所有企业业务活动。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账本里的中国
¥21.1¥48.0 -
国富论
¥18.0¥58.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博弈论
¥11.6¥38.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20.5¥50.0 -
博弈论
¥28.4¥49.8 -
国富论
¥9.7¥35.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31.1¥69.0 -
置身事内
¥36.8¥65.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6.7¥58.0 -
思考.快与慢
¥47.9¥69.0 -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第三版)
¥67.0¥108.0 -
半小时漫画经济学(生活常识篇)
¥1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