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2008-AATCC技术手册-(83卷)

- ISBN:9787506449779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04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06449779 ; 978-7-5064-4977-9
本书特色
本手册以2008英文版、第83卷的《AATCC技术手册》为基准进行翻译。该手册包括1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个评价程序及专论。与2007版相比,它更新了32个标准,增加了2个标准;与2006版相比,更新了42个标准;与2005版相比,更新了68个标准。 该手册中文版由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唯一授权的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翻译、出版。
内容简介
《2008AATCC技术手册(83卷)》介绍了由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提供的2008版技术手册,重点包括1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个评价程序10个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生物性能、色牢度、染色性能、评估程序、鉴别分析及物理性能等。《2008AATCC技术手册(83卷)》对研究纺织品检测技术、掌握检测方法、控制和提高纺织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可供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纺织品服装企业中从事质量检测、进出口贸易及相关工作的人士学习参考。
目录
节选
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简称AATCC)的技术手册已经被国内外纺织品服装
生产及贸易商广泛采用,成为重要的国际纺织标准之一。长期以来由于
《AATCC技术手册》仅有英文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纺织品服装出
口企业对该标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广大出口型纺织企业迫切需要中文版的
AATCC技术手册。
2007年7月,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龟家协会正式授权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全文翻译《AATCC技术手册》,并在中国出版《AATCC技术手册》中文版,
以方便广大国内纺织品服装企业了解和采用AATCC标准。
本手册是以2008英文版第83卷的《AATCC技术手册》为基准,由中国
纺织信息中心组织标准专家和学者将其译成中文,共约九十万字。
2008版的《AATCC技术手册》,包括1 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
个评定程序和10个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生物性能、色牢度、染色性能、
评估程序、纤维鉴别分析及物理性能等,与2007版本相比,更新了32个标
准,增加了2个标准;与2006版相比,更新了42个标准;与2005版相比,
更新了68个标准。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中文版的《AATCC技术手册》较之英文版原文难
免有一定理解偏差或错误,恳请专家、读者和用户提出宝贵意见,并参照原文
使用。
本手册在立项、翻译和校对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
先生,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斌红女士等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
《AATCC技术手册》编译委员会
2008年3月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仪法
AATCC RA38技术委员会于1966年制定;1969年、1972年、1994年、1996年、2005年进行修订;1974年、1977年、
1983年、1988年、1989年重审;1981年、1985年、1986年、2002年、2004年进行了编辑性修订:2001进行了编辑性修订和重
审:技术等同干IS0105一X16.
1.目的和范围
1.1 本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有色织物表面因摩擦
而发生颜色转移至其他织物表面的程度。适用于所
有以纱线或织物形式制成的纺织品。无论这些纺织
品是染色、印花或以其他方式着色。尤其适合于印
花面料,其挑选出来的面积远小于标准AATCC摩擦
仪(AATCC方法8)的测试要求(见13.1和13.9)。
1.2本测试方法包含干摩擦或者含有水或其
他液体的湿摩擦。
1.3因清洗、干洗、收缩、熨烫、整理等可
能影响材料的色转移程度,根据具体要求可在任何
处理前或后进行测试,或者处理前和后均进行
测试。
2.原理
2.1试样固定在旋转垂直摩擦仪上,在一定
条件下与标准摩擦布摩擦(见13.1)。
2.2对比沾色灰卡或AATCC沾色彩卡,对转
移到摩擦布上颜色评级(见13.2)。
3.术语
3.1色牢度:材料暴露在加工、测试、储存
或使用中可直泌到的环境下的耐颜色变化,或/和
染料向贴衬材料转移的能力。
3.2摩擦脱色:在摩擦条件下,染色剂从色
纱或者织物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或同一织物的邻
近区域。
4.安全和预防措施
本安全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这些措施有助于
测试过程,但未包含所有的内容。在本测试方法
中,使用者有责任在处理材料时采用安全和正确的
技术;须向制造商咨询有关材料的详尽信息,如材
料的安全参数和其他建议;须向“美国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局”(OSHA)咨询并完全遵守其标准和
规定。
4.1应遵守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在所有实验
场所要佩带防护眼镜。
5。仪器和材料
5.1 旋转垂直摩擦仪(见图1、13.1和
13.3)。
5.2标准摩擦方布,51mm×51mm(2英寸×
2英寸)(见13.3、13.4)。
5.3 AATCC沾色彩卡(见13.5)。
5.4沾色灰卡(见13.5)。
5.5 AATCC白色吸水纸(见13.5)。
6.校准
6.1对测试操作和仪器作常规检查,并做好
记录。为避免因异常的摩擦图形导致的不正确测试
结果和影响等级评定,下述的观察和校正操作格外
的重要。
6·2使用内部的摩擦牢度较差的织物作校准
样品,做三次干摩擦脱色实验。
6.2.1因沾色不匀导致摩擦布上的图形不圆
可能表明摩擦指需要重修表面(见13.6)。
6.2.2 重影图案表明夹子可能松动(见
13.6)。
6.2.3样品侧面有摩损痕迹,表明金属夹的
环安装向下且位置不够高,以致阻碍摩擦样品
表面。
6.2.4确认湿摩擦布准备方法(见9.2)。
6.2.5如果摩擦区域与相邻区域相比手感明
显光滑,或者发现试样发生滑移,则更换测试仪上
的砂纸(见13.7)。
7.试样准备
7.1试样可以是各种结构构成的,约至少
25mm x25mm(1英寸×l英寸)的正方形。
8.调湿
8.1测试前,参照ASTM D 1776《实验用纺
织品调湿的要求》,对试样及摩擦布预调湿和调湿。
将每块试样和摩擦白布在21℃±1t(70。F±2
。F)、65%±2%的环境中,在筛网或多孔的调湿架
上分开放置至少4h。
9.操作程序
9.1干摩擦测试。
9.1.1抬起仪器上半部露出仪器底座,摩擦
布置于垂直杆的末端并用弹簧夹固定。
9.1.2将试样放置于底座使垂直杆可以直接
接触试样。放下仪器的上半部分使其回到操作位
置,使位于摩擦杆末端的摩擦布接触到试样。在摩
擦仪垂直杆加上砝码,给摩擦指的压力为11.IN±
1.1N(40盎司±4盎司)。
9.1.3左手固定底座上的试样,右手转动转
轴20圈,垂直杆将反向转动40圈。
9.1.4抬起仪器上半部,取出试样和摩擦布,
调湿和评级。
9.2湿摩擦测试。
9.2.1确定操作(见13.8)准备湿摩擦布。
称量已调湿的白色湿摩擦布,浸泡在蒸馏水中,每
次只准备一块。
9.2.2称量干摩擦布。使用注射器管、刻度
吸管或者自动吸管,吸取摩擦布0.65倍重的水
(mL)。例如,摩擦布重0.24mg,则用水量为0.24
×O.65:O.16mL。将摩擦布放在盘子里的白塑料
网格上。在摩擦布上均匀喷水并称量,参照
AATCC 8和AATCC 116说明计算含湿率。如果需
要,调整用水量和使用一块新摩擦布,重复上述步
骤。当达到65%±5%含湿率时,记录用水量。用
注射器管、刻度吸管或自动吸管吸取记录的水量处
理每块湿摩擦布。每天重复上述过程。
9.2.3避免在测试开始前水分蒸发,以致含
湿量降低到规定范围以下。
9.2.4其余步骤同上述9.1。
9.2.5 晾干摩擦白布,在评估前调湿(见
8.1)。对于起绒、拉毛或磨毛材质,松散纤维可能
影响评级。评级前,用透明胶带轻轻粘去摩擦白布
上多余的纤维物质。
10.评级
10.1参照AATCC沾色彩卡或沾色灰卡对从
试样转移到白色测试布的颜色评级(见13.2,
13.5和13.10)。
10.2评级时在摩擦白布下垫三层未使用过的
摩擦白布。
lO.3应当注意一般摩擦布上圆形边缘沾色比
中心严重的情况。
10.4对摩擦布上的圆形边缘评级。
10.5对干摩和湿摩牢度评级如下。
5级——可忽略或没有颜色转移
4.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5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4.5级
4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4级
3.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4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3.5级
3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3级
2.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3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2.5级
2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2级
1.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2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1.5级
1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1级
10.6多块试样测试或一组评定人员评定颜色
转移时,取结果的平均值,精确到0.1级。
11.报告
11.1按照10.5方法报告评级结果。
11.2说明是干摩擦测试还是湿摩擦测试。
11.3说明评级使用沾色灰卡还是AATCC沾
色彩卡(见13.2)。
12.精确度和偏差
12.1精确度。尚未设立本测试方法的精确
度。使用标准统计学方法,比较实验室内和实验室
之间的结果,取平均,直到本测试方法建立精
确度。
12.2偏差。摩擦色牢度的真值仅决定于测试
方法,没有独立的方法检测真值。作为对本性能的
评定方法,本方法偏差未知。
13.注释
13.1旋转垂直摩擦仪提供了摩擦指往复旋转
运动,给摩擦指选定的压力。
-
石油石化领域理化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及实例汇编
¥29.8¥48.0 -
电路及磁路
¥11.0¥33.3 -
电视原理-(第7版)
¥18.2¥43.0 -
防爆工艺导论
¥29.9¥59.0 -
路易.威登的秘密
¥35.8¥58.0 -
中国传统酿造酒醋酱
¥52.5¥128.0 -
零担货物运输网络中绿色物流的枢纽选址与路径规划:英文版
¥57.9¥78.0 -
图解汽车线束技术
¥55.6¥78.0 -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
¥35.6¥48.0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
¥69.3¥99.0 -
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66.3¥96.0 -
(社版)XG管道分质直饮水供水技术与工程
¥54.0¥78.0 -
水利工程与水工建筑施工
¥38.4¥68.0 -
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扬子江水利考
¥36.2¥75.0 -
用于固态锂金属电池的钛酸镧锂基电解质研究
¥48.0¥58.0 -
LNG船舶夜航安全评估
¥32.4¥56.0 -
科学论证:逻辑与科学评价方法:logic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89.6¥128.0 -
河南省水资源——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144.0¥200.0 -
职业健康安全(李冰峰)
¥28.0¥36.0 -
变电施工现场吊装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34.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