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449779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04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06449779 ; 978-7-5064-4977-9

本书特色

本手册以2008英文版、第83卷的《AATCC技术手册》为基准进行翻译。该手册包括1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个评价程序及专论。与2007版相比,它更新了32个标准,增加了2个标准;与2006版相比,更新了42个标准;与2005版相比,更新了68个标准。 该手册中文版由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AATCC)唯一授权的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翻译、出版。

内容简介

《2008AATCC技术手册(83卷)》介绍了由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提供的2008版技术手册,重点包括1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个评价程序10个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生物性能、色牢度、染色性能、评估程序、鉴别分析及物理性能等。《2008AATCC技术手册(83卷)》对研究纺织品检测技术、掌握检测方法、控制和提高纺织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可供在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纺织品服装企业中从事质量检测、进出口贸易及相关工作的人士学习参考。

目录

AATCC测试方法标准编号 委员会 标准名称AATCC 6—2006 RRl 耐酸和耐碱色牢度AATCC 8—2007 RA38 耐摩擦色牢度:AATCC摩擦测试仪法AATCC 15—2007 RR52 耐汗渍色牢度AATCC 16—2004 RA50 耐光色牢度AATCC 17—2005 RA63 润湿剂效果的评价AATCC 20—2007 RA24 纤维分析:定性AATCC 20A一2007 RA24 纤维分析:定量AATCC 22—2005 RA63 拒水性:喷淋试验AATCC 23—2005 RA33 耐烟熏色牢度AATCC 26—2004 RR9 硫化染料染色纺织品的老化测试:快速法AATCC 27—2004 RA63 润湿剂:再润湿剂的评估方法AATCC 28—2004 RA49 纺织品的防虫害AATCC 30—2004 RA31 抗菌性:纺织品防霉和防腐性能AATCC 35—2006 RA63 拒水性:淋雨测试AATCC 42—2007 RA63 拒水性:冲击渗水性测试AATCC 43—2004 RA63 丝光润湿剂的测试方法AATCC 61—2007 RA60 耐洗涤色牢度:快速法AATCC 66—2003 RA61 机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测定:回复角法AATCC 70—2005 RA63 拒水性:滚筒罐动态吸水性测试AATCC 76—2005 RA32 织物表面电阻率AATCC 79—2007 RA63 纺织品的吸水性AATCC 81一2006 RA34 湿处理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AATCC 82—2007 RA34 漂白棉布的纤维素分散质流度的测定AATCC 84—2005 RA32 纱线的电阻AATCC 86—2005 RA43 印花图案及整理剂的干洗耐久性AATCC 88B—2006 RA61 织物经多次家庭洗涤后的缝线平整度AATCC 88C—2006 RA61 织物经多次家庭洗涤后的褶裥保持性AATCC 89—2003 RA66 棉花丝光AATCC 92—2004 RR35 残留氯强力损失:单试样法AATCC 93—2005 RA29 织物的耐磨性能:埃克西来罗测试仪法AATCC 94—2007 RR45 纺织品整理剂:鉴别方法AATCC 96—2004 RA42 机织物和针织物(除毛织物外)商业洗涤后的尺寸变化AATCC 97—1999 RA34 坯布及前处理后纺织品中的可萃取物含量AATCC 98—2007 RA34 过氧化氢漂白浴中碱含量的测定AATCC 99—2004 RA42 机织或针织毛纺织品尺寸变化:松弛、毡合和毡缩AATCC 100—2004 RA31 纺织材料抗菌整理剂的评定AATCC 101—2004 RA34 耐过氧化氢漂白色牢度AATCC 102—2007 RA34 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AATCC 103—2004 RA34 退浆中使用的细菌仅一淀粉酶的分析AATCC 104—2004 RA23 耐水斑色牢度AATCC 106—2007 RA23 耐水色牢度:海水AATCC 107—2007 RA23 耐水色牢度AATCC 109—2005 RA23 耐低湿大气中臭氧色牢度AATCC 110—2005 RA36 纺织品的白度AATCC 111—2003 RA64 纺织品耐气候性:日光和气候曝晒AATCC 112—2003 RR68 织物释放甲醛含量的测定:密封广口瓶法AATCC 114—2005 RR35 残留氯强力损失:多试样法AATCC 115—2005 RA32 织物静电吸附:织物与金属测试AATCC 116—2005 RA38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仪法AATCC 117—2004 RR54 耐干热色牢度(热压除外)AATCC 118—2007 RA56 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测试AATCC119—2004 RA29 平磨变色(霜白):金属丝网法AATCC 120—2004 RA29 平磨变色(霜白):金刚砂法AATCC 121—2005 RA57 地毯沾污:视觉评级法AATCC 122—2000 RA57 地毯沾污:使用沾污法AATCC 123—2000 RA57 地毯沾污:快速沾污法AATCC 124—2006 RA61 织物经多次家庭洗涤后的外观平整度AATCC 125—2004 RA50 耐汗光色牢度AATCC 127—2003 RA63 抗水性:静水压法AATCC 128—2004 RA61 织物折皱回复性:外观法AATCC 129—2005 RA33 耐高湿大气中臭氧色牢度AATCC 130—2000 RA56 去污性:油渍清除法AATCC 131—2005 RR53 耐褶裥色牢度:蒸汽褶裥AATCC 132—2004 RA43 耐干洗色牢度AATCC 133—2004 RR54 耐热色牢度:热压AATCC 134—2006 RA32 地毯的静电倾向AATCC 135—2004 RA42 织物经家庭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AATCC 136—2003 RA79 粘合和层压织物的粘合强度AATCC 137—2007 RA57 小地毯背面对乙烯地板的玷污AATCC 138—2005 RA57 去污:纺织地毯的洗涤AATCC 139—2005 RA50 耐光色牢度:光致变色的测定AATCC 140—2006 RA87 染料和颜料在浸轧烘干过程中的泳移性评价AATCC 141—2004 RA87 用于腈纶的碱性染料的配伍性AATCC 142—2005 RR8l 植绒织物多次家庭洗涤和(或)投币式干洗后的外观AATCC 143—2006 RA61 服装及其他纺织制品经多次家庭洗涤后的外观AATCC 144—2007 RA34 纺织品湿加工过程中的总碱含量AATCC 146—2006 RA87 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过滤测试法AATCC 147—2004 RA3l 纺织品的抗菌性:平行划线法AATCC 149—2007 RA90 螯合剂:氨基多元酸及其盐类的螯合值测定——草酸钙法AATCC 150—2003 RA42 服装经家庭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AATCC 151—2003 RA56 抗污物再沉积:洗涤仪法AATCC 154—2006 RA87 分散染料的热固色性能AATCC 157—2005 RR92 耐溶剂斑色牢度:全氯乙烯AATCC 158—2005 RA43 全氯乙烯干洗的尺寸变化:机洗法AATCC 159—2006 RA87 酸性染料和酸性媒介染料在锦纶上的移染AATCC 161—2007 RA90 螯合剂:由金属引起的分散染料色变及对比AATCC 162—2002 RA23 耐水色牢度:氯化游泳池水AATCC 163—2007 RR92 色牢度:储存中的染料转移织物到织物AATCC 164—2006 RA33 耐高湿大气中二氧化氮色牢度AATCC 165—1999 RA57 耐摩擦色牢度:铺地纺织品——AATCC摩擦测试仪法AATCC 167—2003 RA87 分散染料的起泡性AATCC 168—2007 RA90 螯合剂:聚氨基多元羧酸及其盐类活性成分含量分析:潘酚(PAN)铜法AATCC 169—2003 RA64 纺织品的耐气候性:氙弧灯曝晒AATCC 170—2006 RA87 粉末状染料粉尘化倾向的评定AATCC 171—2005 RA57 地毯去污:热水萃取法AATCC 172—2007 RA60 家庭洗涤中耐无氯漂白粉色牢度AATCC 173—2005 RA36 CMC:可接受的小色差计算AATCC 174—2007 RA31 地毯抗微生物活性的测定AATCC 175—2003 RA57 抗沾色性:毛绒地毯AATCC 176—2006 RA87 染料分散液色斑现象的评定AATCC 178—2004 RR97 横档的视觉评定和评级AATCC 179—2004 RA42 经家庭洗涤的织物纬斜和成衣扭曲性能AATCC 181—2005 RA50 高温耐光色牢度:可控日光温度和湿度仪器法AATCC 182—2005 RA36 染料在溶液中的相对着色力AATCC 183—2004 RAl06 紫外辐射通过织物的透过或阻挡性能AATCC 184—2005 RA87 染料粉尘化特性的测试AATCC 185—2006 RA90 螯合剂:过氧化氢漂白浴中螯合剂的百分含量:潘酚(PAN)铜指示剂法AATCC 186—2006 RA64 纺织品耐气候性:紫外光和湿态曝晒AATCC 187—2004 RA42 织物尺寸稳定性:快速法AATCC 188—2003 RA60 耐次氯酸钠家庭漂白洗涤色牢度AATCC 189—2007 RA57 地毯纤维的含氟量AATCC 190一2003 RA60 耐活性氧漂白剂家庭洗涤色牢度:快速法AATCC 191—2004 RA41 酸性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影响测定:上装式洗衣机法AATCC 192—2005 RA64 纺织品耐气候性:给湿与不给湿条件下日弧灯曝晒AATCC 193—2007 RA56 拒水性:抗水/乙醇溶液测试AATCC 194—2007 RA49 纺织品在长期测试条件下抗室内尘螨性能的评定AATCC评定程序EP 1—2007 RA36 变色灰卡EP 2—2007 RA36 沾色灰卡EP 4—2007 RA36 标准深度卡EP 5—2006 RA89 织物手感:主观评定EP 6—2003 RA36 仪器测色方法EP 7—2003 RA36 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EP 8—2007 RA36 AATCC沾色彩卡EP 9—2007 RA36 纺织品色差的视觉评价EP 10—2007 RA59 多纤维贴衬织物的评定EP 11—2007 RA36 用荧光增白纺织品校准分光光度计uV能量的程序专论1993 AATCC标准洗涤剂2003 AATCC标准液体洗涤剂织物和成衣手洗的标准化程序家庭洗涤测试条件的标准化程序织物在可燃性测试之前进行标准家庭洗涤测试以区别耐久和非耐久整理主观分级程序术语实验室间测试ASTM方法概述AATCC测试方法编写格式指南联合报告研究委员会
展开全部

节选


    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简称AATCC)的技术手册已经被国内外纺织品服装
生产及贸易商广泛采用,成为重要的国际纺织标准之一。长期以来由于
《AATCC技术手册》仅有英文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纺织品服装出
口企业对该标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广大出口型纺织企业迫切需要中文版的
AATCC技术手册。
    2007年7月,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龟家协会正式授权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全文翻译《AATCC技术手册》,并在中国出版《AATCC技术手册》中文版,
以方便广大国内纺织品服装企业了解和采用AATCC标准。
    本手册是以2008英文版第83卷的《AATCC技术手册》为基准,由中国
纺织信息中心组织标准专家和学者将其译成中文,共约九十万字。
    2008版的《AATCC技术手册》,包括1 16个现行有效的测试方法、10
个评定程序和10个专论,内容涉及纺织品的生物性能、色牢度、染色性能、
评估程序、纤维鉴别分析及物理性能等,与2007版本相比,更新了32个标
准,增加了2个标准;与2006版相比,更新了42个标准;与2005版相比,
更新了68个标准。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中文版的《AATCC技术手册》较之英文版原文难
免有一定理解偏差或错误,恳请专家、读者和用户提出宝贵意见,并参照原文
使用。
    本手册在立项、翻译和校对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
先生,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斌红女士等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
一并表示感谢。
    《AATCC技术手册》编译委员会
    2008年3月

耐摩擦色牢度:旋转垂直摩擦仪法
    AATCC RA38技术委员会于1966年制定;1969年、1972年、1994年、1996年、2005年进行修订;1974年、1977年、
1983年、1988年、1989年重审;1981年、1985年、1986年、2002年、2004年进行了编辑性修订:2001进行了编辑性修订和重
审:技术等同干IS0105一X16.
1.目的和范围
    1.1  本测试方法用于测定有色织物表面因摩擦
而发生颜色转移至其他织物表面的程度。适用于所
有以纱线或织物形式制成的纺织品。无论这些纺织
品是染色、印花或以其他方式着色。尤其适合于印
花面料,其挑选出来的面积远小于标准AATCC摩擦
仪(AATCC方法8)的测试要求(见13.1和13.9)。
    1.2本测试方法包含干摩擦或者含有水或其
他液体的湿摩擦。
    1.3因清洗、干洗、收缩、熨烫、整理等可
能影响材料的色转移程度,根据具体要求可在任何
处理前或后进行测试,或者处理前和后均进行
测试。
2.原理
    2.1试样固定在旋转垂直摩擦仪上,在一定
条件下与标准摩擦布摩擦(见13.1)。
    2.2对比沾色灰卡或AATCC沾色彩卡,对转
移到摩擦布上颜色评级(见13.2)。
3.术语
    3.1色牢度:材料暴露在加工、测试、储存
或使用中可直泌到的环境下的耐颜色变化,或/和
染料向贴衬材料转移的能力。
    3.2摩擦脱色:在摩擦条件下,染色剂从色
纱或者织物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或同一织物的邻
近区域。
4.安全和预防措施
    本安全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这些措施有助于
测试过程,但未包含所有的内容。在本测试方法
中,使用者有责任在处理材料时采用安全和正确的
技术;须向制造商咨询有关材料的详尽信息,如材
料的安全参数和其他建议;须向“美国职业安全卫
生管理局”(OSHA)咨询并完全遵守其标准和
规定。
    4.1应遵守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在所有实验
场所要佩带防护眼镜。
5。仪器和材料
    5.1  旋转垂直摩擦仪(见图1、13.1和
13.3)。
    5.2标准摩擦方布,51mm×51mm(2英寸×
2英寸)(见13.3、13.4)。
  5.3 AATCC沾色彩卡(见13.5)。
  5.4沾色灰卡(见13.5)。
  5.5 AATCC白色吸水纸(见13.5)。
6.校准
    6.1对测试操作和仪器作常规检查,并做好
记录。为避免因异常的摩擦图形导致的不正确测试
结果和影响等级评定,下述的观察和校正操作格外
的重要。
    6·2使用内部的摩擦牢度较差的织物作校准
样品,做三次干摩擦脱色实验。
    6.2.1因沾色不匀导致摩擦布上的图形不圆
可能表明摩擦指需要重修表面(见13.6)。
    6.2.2  重影图案表明夹子可能松动(见
13.6)。
    6.2.3样品侧面有摩损痕迹,表明金属夹的
环安装向下且位置不够高,以致阻碍摩擦样品
表面。
    6.2.4确认湿摩擦布准备方法(见9.2)。
    6.2.5如果摩擦区域与相邻区域相比手感明
显光滑,或者发现试样发生滑移,则更换测试仪上
的砂纸(见13.7)。
7.试样准备
    7.1试样可以是各种结构构成的,约至少
25mm x25mm(1英寸×l英寸)的正方形。
8.调湿
  8.1测试前,参照ASTM D 1776《实验用纺
织品调湿的要求》,对试样及摩擦布预调湿和调湿。
将每块试样和摩擦白布在21℃±1t(70。F±2
。F)、65%±2%的环境中,在筛网或多孔的调湿架
上分开放置至少4h。
9.操作程序
  9.1干摩擦测试。
  9.1.1抬起仪器上半部露出仪器底座,摩擦
布置于垂直杆的末端并用弹簧夹固定。
    9.1.2将试样放置于底座使垂直杆可以直接
接触试样。放下仪器的上半部分使其回到操作位
置,使位于摩擦杆末端的摩擦布接触到试样。在摩
擦仪垂直杆加上砝码,给摩擦指的压力为11.IN±
1.1N(40盎司±4盎司)。
    9.1.3左手固定底座上的试样,右手转动转
轴20圈,垂直杆将反向转动40圈。
    9.1.4抬起仪器上半部,取出试样和摩擦布,
调湿和评级。
  9.2湿摩擦测试。
  9.2.1确定操作(见13.8)准备湿摩擦布。
称量已调湿的白色湿摩擦布,浸泡在蒸馏水中,每
次只准备一块。
    9.2.2称量干摩擦布。使用注射器管、刻度
吸管或者自动吸管,吸取摩擦布0.65倍重的水
(mL)。例如,摩擦布重0.24mg,则用水量为0.24
×O.65:O.16mL。将摩擦布放在盘子里的白塑料
网格上。在摩擦布上均匀喷水并称量,参照
AATCC 8和AATCC 116说明计算含湿率。如果需
要,调整用水量和使用一块新摩擦布,重复上述步
骤。当达到65%±5%含湿率时,记录用水量。用
注射器管、刻度吸管或自动吸管吸取记录的水量处
理每块湿摩擦布。每天重复上述过程。
  9.2.3避免在测试开始前水分蒸发,以致含
湿量降低到规定范围以下。
  9.2.4其余步骤同上述9.1。
  9.2.5  晾干摩擦白布,在评估前调湿(见
8.1)。对于起绒、拉毛或磨毛材质,松散纤维可能
影响评级。评级前,用透明胶带轻轻粘去摩擦白布
上多余的纤维物质。
10.评级
    10.1参照AATCC沾色彩卡或沾色灰卡对从
试样转移到白色测试布的颜色评级(见13.2,
13.5和13.10)。
    10.2评级时在摩擦白布下垫三层未使用过的
摩擦白布。
    lO.3应当注意一般摩擦布上圆形边缘沾色比
中心严重的情况。
    10.4对摩擦布上的圆形边缘评级。
    10.5对干摩和湿摩牢度评级如下。
    5级——可忽略或没有颜色转移
    4.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5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4.5级
    4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4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4级
    3.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4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3.5级
    3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3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3级
    2.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3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2.5级
    2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2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2级
    1.5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2级
或9级AATCC沾色彩卡的1.5级
    1级——颜色转移相当于沾色灰卡的1级或9
级AATCC沾色彩卡的1级
  10.6多块试样测试或一组评定人员评定颜色
转移时,取结果的平均值,精确到0.1级。
11.报告
  11.1按照10.5方法报告评级结果。
  11.2说明是干摩擦测试还是湿摩擦测试。
  11.3说明评级使用沾色灰卡还是AATCC沾
色彩卡(见13.2)。
12.精确度和偏差
    12.1精确度。尚未设立本测试方法的精确
度。使用标准统计学方法,比较实验室内和实验室
之间的结果,取平均,直到本测试方法建立精
确度。
    12.2偏差。摩擦色牢度的真值仅决定于测试
方法,没有独立的方法检测真值。作为对本性能的
评定方法,本方法偏差未知。
13.注释
    13.1旋转垂直摩擦仪提供了摩擦指往复旋转
运动,给摩擦指选定的压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