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战略的调整

包邮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战略的调整

¥40.6 (7.4折) ?
1星价 ¥40.6
2星价¥40.6 定价¥5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708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1
  • 出版时间:2008-07-01
  • 条形码:9787010070810 ; 978-7-01-007081-0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课题负责人:张二震;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2)的研究成果。 本书系统总结了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在深入分析当代国际分工贸易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思路。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深入、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从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开放的经济国际化战略转变;从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建立“世界工厂”,向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变;从技术引进向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继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课题负责人:张二震;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2)的研究成果。 本书系统总结了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在深入分析当代国际分工贸易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思路。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深入、全面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从引进外资和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开放的经济国际化战略转变;从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建立“世界工厂”,向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变;从技术引进向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继续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目录

总论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环境
 二、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
 三、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章 要素分工、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
 一、国际分工新变化:从产品分工到要素分工
 二、要素分工与贸易投资一体化
 三、新型分工模式下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三角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及效益
 一、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二、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特点:与珠三角的比较
 三、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发展效益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贸易投资一体化格局下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一、长三角贸易投资一体化程度的实证分析
 二、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内部经济收敛性分析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业资本转移与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
 一、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规律与趋势
 二、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和长三角地区转移的特点
 三、国际产业资本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长三角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发展中经济体自主创新的
 理论分析
 二、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自主创新
 三、贸易投资一体化对发展中经济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长三角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
 一、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外资的利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
 三、关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文献综述
 四、基于城市层面外资企业生产与内外资企业发展关系的分析
 五、长三角内外资企业技术状况对比——以江苏为例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长三角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与本土企业成长
 一、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理论分析与长三角现状
 二、跨国公司进入与本土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三、苏南地区和昆山的实践:来自调研问卷的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对外开放、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竞争力
 一、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二、开放过程中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三、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竞争力
 四、强化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服务业开放与长三角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一、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比较——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三、贸易投资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生产者服务业开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长三角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理论分析与发展对策
 一、长三角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分析
 二、承接服务外包与长三角产业升级
 三、长三角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长三角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对外直接投资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
 四、发展长三角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开放模式的比较
 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开放路径的比较
 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开放绩效评估
 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开放战略的调整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要素分工、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过程中*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某些产品的生产不再局限于企业与国家的内部,生产环节的不同阶段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一件*终产品经常需要由若干国家共同完成。大量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这种现象的重要性。根据Hummels,Ishii和Yi(2001)的测算,这种形式的贸易已经占到全球贸易的l/3,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Feenstra和Hanson(1996)根据美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推断美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发现美国进口的中间产品比例从1972年的5.3%增加到1990年的11.6%。Campa和Goldberg(1997)的研究表明英国和加拿大都有相同的情况。平新乔(2005),刘志彪、吴福象(2005,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来自国外的中间投入部分呈逐年递增之势。
无论从世界贸易来看,还是从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来看,国际贸易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论是古典与新古典的“比较优势”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其研究对象都是*终产品的贸易,而无法对上述中间产品的贸易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一新的贸易现象是当前国际经济学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迄今为止尚未出现有广泛影响并广为接受的理论,这一研究现状体现在对这一现象的定义上,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术语来描述这一现象。在我国国内,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这种新的贸易形态,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上,存在完全对立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符合我国比较利益,应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价值链短、增加值低,理应进行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尽管从理论上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还为时过早,但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迫切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分工现象究竟是什么?它与传统的贸易形式有什么区别?二是新的贸易分工现象的福利后果是什么?基于已有的研究,我们尝试从理论上对这种新的贸易分工现象进行刻画,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