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包邮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1星价 ¥36.3 (7.9折)
2星价¥36.3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67890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806789056 ; 978-7-80678-905-6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回到历史原点的方式,全面探究了论语派小品文创作的缘起、内涵、风格、笔调等,并对于林语堂、邵洵美、俞平伯、郁达夫、老舍等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与小品文创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作为自由主义作家论语派的创作与东西方文化的关联,对他们在传统中发现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取舍、人生哲学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评析。本书还对《论语》杂志的基本面貌、编辑理念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原创性,推进与深化了论语派的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幽默与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兴盛
**节 “王纲解纽的时代”
第二节 “由神感可进而言性灵”
第三节 “绝对的自由主义者”
第二章 牢骚与幽情: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
**节 针砭不抵抗政策专制统治
第二节 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第三节 对官场政治病的揭露
第四节 对社会世相的针砭
第五节 闲情逸致的抒写
第三章 谑而不虐:论语派小品文幽默风格论
**节 庄谐并出的立意
第二节 新颖理智的妙语
第三节 自然冲淡的韵味
第四章 娓语闲谈: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
**节 自然亲切的闲谈语气
第二节 平和舒徐的叙述节 奏
第三节 清顺自然的口语化句法
第五章 论语派与东西方文化
**节 个人主体自由与消极自由者
第二节 在“传统”中发现“现代”
第三节 对西方文化的取舍
第四节 论语派的人生哲学
第六章 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
**节 在个人自由与文化启蒙的语境中
第二节 在失落中重拾西方与本土文化
第三节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的小品文
第七章 论语派其他作家论
**节 邵洵美的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
第二节 俞平伯的小品文创作
第三节 郁达夫、老舍的小品文创作
第四节 “时常有新的作家在本刊发现”
第八章 《论语》杂志的编辑理念与实践
**节 《论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论语》的编辑理念
第三节 《论语》的漫画创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幽默与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兴盛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文坛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小品文创作的热潮,以林语堂为代表的作家们先后创办的《论语》、《人问世》、《宇宙风》三个专门刊载小品文的刊物,推崇创作的性灵,提倡写以自我为中心的幽默闲适小品文,造成了“轰的一声,天下无不幽默和小品”的声势。在这几个刊物的影响下,《逸风》、《天地人》、《西风》、《谈风》、《文饭小品》等刊载小品文的杂志纷纷问世,将小品文创作的热潮继续推进下去。由于林语堂在提倡小品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论语》在小品文创作热潮中的突出影响,人们将30年代幽默闲适的小品文创作群体称为“论语派”,其中林语堂、邵洵美、陶康德、李青崖、章克标、徐訏、老向、姚颖、俞平伯、郁达夫、老舍等人为中坚。
  1947年,邵洵美发表了《论语简史》一文,该文简洁地回溯了《论语》的创办与发展的历史。他说:
  《论语》创刊于二十一年九月。*先的几期是章克标先生编辑的。后来他为了要专心撰著《文坛登龙术》,于是由孙斯鸣先生负责。到了十期以后,方由林语堂先生来接替。这时候《论语》已渐渐博得读者的爱护,销数也每期激增。林语堂先生编辑以后,又加上不少心血,《论语》便一时风行,幽默二字也成为人人的口头禅了。此后林语堂先生又与徐訏先生合编《人间世》,接着又与陶亢德合作《宇宙风》,为了外来的稿件不易分开,于是只得与《论语》脱离。我们便请郁达夫先生来继任编辑。不久郁达夫先生到福建去做官了,便由洵美约请林达祖先生合编。抗战军兴,时局紧张,政府的精神已完全两样,百姓的感情也已极度改变,我们便决定把《论语》停刊。
  胜利以后,感到还应有像《论语》这样一种刊物,于是决计复刊。这时洵美正远去美洲,遂由我的老婆作主,去邀请一般《论语》老友来共商大计,并聘请李青崖先生编辑。所以复刊的工作完全是李青崖先生的大力,大家用尽方法,向各处打听《论语》老友的踪迹,一个个分头联络,《论语》便再生了。
  这时李青崖先生同时担任京沪几个大学的课程,实在忙不过来。洵美于十二月回国,李青崖先生便坚请辞职,洵关只得暂代编辑,并仍约旧友林达祖先生一同帮忙。这是《论语》自创刊到今天的一个简单的历史。
  ……

作者简介

杨剑龙,1952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鲁迅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小说学会理事。著有《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现实悲歌:新现实主义小说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新时期文学二十年》(合著)等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转载,并曾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基督教文化思潮”等多项,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田汉戏剧奖评论奖、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教授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