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云大师谈幸福
读者评分
5分

星云大师谈幸福

1星价 ¥12.0 (7.5折)
2星价¥12.0 定价¥16.0
商品评论(1条)
juz***(三星用户)

星云大师的书 很喜欢的书!!!

星云大师的书 很喜欢的书!!! 星云大师的书 很喜欢的书!!! 星云大师的书 很喜欢的书!!!

2020-06-06 15:38:2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7979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55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208079793 ; 978-7-208-07979-3

内容简介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幸福配方”——每天说一些欢喜的话,激励自己不要悲伤。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励自己融入群众。每天谈一些益智的事,激励自己增长智慧。每天审视圣者的慈像,激励自己增加内心的善美。
  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目录

自序 幸福境界
做幸福人
 想法改变人生
 一样米养百种人
 心甘情愿,一定快乐
 好好做自己
 谁**名
 丰裕之后的省思
 能忙能闲皆是福
 眼睛以睡眠为食
 礼貌与人缘
 独处的幸福
 放风筝的体悟
 有书真富贵
 “半人”与“非人”
 反观自己
 大家尊重
 立志做喜鹊
 有用的人
 人际沟通法门
 人情世故
 不做旁观者
 留些余地
 分一杯羹
 小兵也可立大功
 放下身段
 一切总会过去
 名枷利锁
 搬开石头
人生三昧
 人生之路
 身心安住
 解脱自在
 拥有与享有
 感恩*美
 马拉松竞赛
 停·听·看
 淡中有味
 四季人生
 欣赏缺陷美
 莫护短
 婚姻幸福之道
 快乐空巢期
 欢度老年生活
 做老来子
 人命无常
 人体四大
 追求圆满
 生命如水
幸福配方
 心药方
 提升心灵之美
 不求神通
 以退为进
 观自在
 眼不见为净
 欲乐与法乐
 离苦得乐
 心发愿成
 耕耘心田
 培养器量
 开启心牢之钥
 心念如种子
 养身与养性
 积极护生
 幸福观
 了解平等
 虚荣毫无价值
 幸福的真谛
欢喜修行
 生活中修行
 欢喜与忧烦
 创造欢喜,给人欢喜
 见贤思齐
 降魔
 实现理想
 无量寿
 自我克制
 逆增上缘
 幽默,才有禅味
 八十楼的人生
 各有各的爸爸
 观照法门
 信仰的层次
 反省十二问
 随缘修行
 六根清净方为道
善缘福报
 点滴因缘
 随缘自在
 布施种福田
 佛也要结善缘
 量有而用
 一句话的影响
 奇妙的缘
 空欢喜
 要独立,不要孤僻
 酸葡萄变甜葡萄
 追因究果
 吉凶谁定?
 有漏世间
 基因即业力
 远祸求福
 “熏习”的力量
 去除习气
 生死之间
 生命字典
展开全部

节选

做幸福人
  想法改变人生
 朋友送给小王一盆牡丹花,奇怪的是每朵花的边缘,都参差不齐。
 有人就说了:“牡丹花象征富贵,现在你这盆花的边缘不圆,表示富贵不圆满。”
 小王一听,赶紧把牡丹花送还。
 朋友听了他的理由,笑说:“你也可以解释成‘富贵无边’呀!”
一个人的思想模式,不能只有直线的,也不能只是单向的,凡事要从前后、左右、上下、正反等多方面去思考;也就是说,当事情陷入胶着状态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往往就会出现转圜的余地。
恋爱失败了,你想:以后可能会有更好的对象。
失业了,你告诉自己:也许明天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
大雨天,不能外出.不能运动,不好受,转念一想:下雨天正可以在家读书。
被人倒债了,如果你往好处想:损失财富,可能财去人安乐,可能因此消灾免难。
“你骑马来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世间事,祸福得失往往难以预料,好坏有无也非绝对的,所以遇事能换个角度想的人,总能从窘境中破茧而出。
  一样米养百种人
有个人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当宠物,每当他喂小狗的时候,小狗心里就想:“主人这样爱护我,从来没有要我回报,这么一个大慈大悲的人,难道他是一个神明吗?”可是当他喂小猫的时候,小猫心里也在想:“这个人每天都给我美味的食物,对我百般殷勤,难道我是神明吗?”同样的对待,猫和狗的想法却有这么大的悬殊,可见,世上的是非、善恶、好坏,也都在于个别的想法,很难订定绝对的标准。所谓一样米养百种人,诚不虚也。
有一个人,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曾受朋友一餐之赐,后来有所作为,他以良田百亩回赠朋友,正是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另有一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有一个朋友收留他,供给食宿;后来朋友家中人口增多,实在不够居住,便在隔壁租了一间房子,请他迁居,但此人却怀恨在心,誓言要把朋友弄得家破人亡。所谓一斗米养了一个恩人,一石米养了一个仇人,此皆是想法不同所致。
有的人贫无隔宿之粮,但是他安分守己,感谢国家社会的护佑,深觉国家的可贵。有的人,洋房汽车,丰衣足食,但他怨恨国家苛捐杂税,一直想要移民他乡。所以,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想像之中。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当我们以圣人之心看世间,一切人都是圣人;以盗贼之心看人,则所有人等都是盗贼。因为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心甘情愿,一定快乐
人生如何快乐?快乐的妙方,不外凡事心甘情愿。
读书、工作、交友、上班、做事,能抱着“心甘情愿”的心全力以赴,一定能快乐。
在我一生中,是“心甘情愿”让我在严苛封闭的丛林中安住身心十年;是“心甘情愿”使我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讥讽与毁谤;是“心甘情愿”使我无怨无悔地兴办佛教的文化教育事业;是“心甘情愿”让我立定了弘扬人间佛教的坚强决心;更是“心甘情愿”激发起我生生世世做和尚的愿心!
我一生感受到的,如物质的贫乏、事务的繁忙、责任的负担、奋发的艰难,并不觉得辛苦,只有对委屈、受冤,心中稍有不平,但也因秉持着心甘情愿慢慢进步。
我是个外省人,我自觉本省人比外省人对我好;我是出家人,我自觉在家众比出家众对我好;我是男众比丘,我也自觉女众比丘尼比男众比丘对我好,我的意思是说,愈是靠近的人,愈是不满。所谓同行是冤家,这本是世间上自然的定理。其实,大家待我都太好了,我承受他们的太多,偶尔有一些嫉妒闲话或批评,我认为是非常公平的。在人生舞台上要有心胸容忍别人的批评、指责。佛陀也曾说,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恶骂、侮辱如饮甘露者,不配名为修道的人。
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要的是成果,没有人会关心你过程中的辛酸,也因此让我受用很多。为达目的,再艰苦、再刁难,我都不会失望、灰心、改变心意、转移目标或更改原定计划,凡事尽可能给对方*好的、*有利的、*需要的。故能在苦中不苦、忙中不忙。能迎刃解决多方问题,不外乎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险。
我常教导徒弟凡事要学习吃亏、退让、忍辱。
“当对方无理时容忍。
当流言中伤时不理。
当别人受难时体恤。
当接受任务时奋起。
当不幸来临时勇敢。”
只要是“心甘情愿”,一切的苦也都不觉苦,一切难也不觉难,反而能从磨练中得到收获与领悟。
  好好做自己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但却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弃自己,羡慕别人,哪里会成功呢?
人都有他一定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就叫做“做人的本色”。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本色,就是失去了立场,失去了人的本位。本色也可以说是做人的形象,每一个人希望把自己树立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那就是人的本色。有的人,一生不管做什么都不像,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色。
《古文观止》里的《诫兄子严敦书》说:“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做人能做得出人的本色,也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了。
  谁**名
澳洲移民部部长菲力浦罗达克曾问:“世界上的宗教领袖当中,哪一位**?”
 我说:“你*欢喜的就是**。”
 五根指头争老大,大家都想当**。大拇指一伸我是顶好;食指指东指西,要人服从;中指认为自己居中,*长、*大;无名指戴金戴银,珠光宝气。当大家都说过以后,小指说:我合掌,对人恭敬、对人礼拜,在圣人之前,我*靠近他,应该就是**。
其实,**固然很好,二、三也是不错,四、五各有所长,所以,能大能小、能前能后、能一能二的人生,*为幸福快乐!
  丰裕之后的省思
衣服、鞋子、日常物用太多了,住所变成了仓库;土地很多,东一块、西一块,自己管理不了,别人处理不了,成为带不走的麻烦;房屋很多,南一栋、北一栋,到头来甚至不知道住在哪里才好?儿女很多,很有福气;福固然很好,气多了,也抵消幸福。丰裕不可泛滥,泛滥就成灾难了。
曾经有一位信众,要送我二十四把茶壶,每一只茶壶上都刻有《心经》,且外表形状都不一样。他不知我平常喝茶,只需要一只茶杯就满足了。
用饭时,一位信徒一直在我旁边夹菜,并说道:“师父!您不要吃饭,多吃菜。”
“不吃饭怎么会饱呢?”我不解地问。
“会呀!我已经两三个月没吃饭,只吃菜。”
我回他道:“你要成仙当然不用吃饭,我要成道所以要吃饭。”
富裕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但富裕之后仍能惜福更好,一个人的福报如我们银行的存款,必须要有积存才能支出,而珍惜大地资源、勤朴节约就是修福的*具体行动。
许多年前佛光山就发起过“废纸回收”,我自己更是从丛林受训时,就“惜字纸”,一张纸不仅两面都会利用,连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也会挤上几个字,有时还会用色笔在纸上再写一遍,除非到真没有办法分辨时,才会不舍地丢弃。
佛光山有二千多名住众,可以接待五千多人的设备,*初一切建筑计划皆出自我的构想,并无建筑师或设计师。犹记得在建大雄宝殿前的成佛大道时,正逢经济*困难的时候,我就率领徒众,用手一块块将石板磨出来,虽有点粗糙,却铺出一条成佛大道;灵山胜镜前的红地砖.也是自己铺的。因为佛光人有一个信念:自己若没有办法做的事,就不必指望别人做!
  一直到现在,我仍谨记着惜福之法:
  一、只字必惜,贵之根也。
  二、粒米必珍,富之源也。
  三、片言必谨,福之基也。
 四、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现在凡事皆用设备代替人力,这到底是人力的进步呢?还是人力退化了呢?
现代人四体不勤,处处依赖机器,失去作业的乐趣,何尝不是损失?
机器万能,人控制机器,机器做人的事,人成为为操作机器而活的生物,这是人所希望的吗?
有一位计程车司机,别人开五年的车就要汰旧换新,他的一部车可以开十年,因为一般人在红灯停车时,总是在靠近时才猛踩煞车,而他懂得在远远的地方就放慢速度,等靠近红灯,车速也慢下来了。尽量减少猛然煞车的次数,就能保持车子的性能,延长车子的寿命。这是一种惜物的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啊。
  能忙能闲皆是福
有人说“能吃”是福,我说“能拉”也是福。
有人说“能睡”是福,我说“能醒”也是福。
有人说“能坐”是福,我说“能忙”也是福。
徒众每次跟我通电话,末了总要加一句:“师父!您不要太辛苦,早一点休息。”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忙不完的事?
其实人生在世,总离不开工作,能工作也是一种福气!
我总认为:
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要工作。
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要工作。
想要改善自我的生活,要工作。
想要知识学问的充实,要工作。
想要福国利民的成就,要工作。
想要他人接受的代价,要工作。
想要大家心里的赞美,要工作。
想要实现佛国的理想,要工作。
如果懂得忙里偷闲的巧妙,那也是一种情趣。
“忙里山看我,闲中我看山;
相似不相似,忙总不及闲。”
因为忙,每每在高速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稍做休息,睡睡醒醒、醒醒睡睡间,脑海里似乎有很多事情待办,可是一睁开眼,又觉得没有什么事,人家说“情到深处无怨尤”,这或许就是“事到多时自超然”吧!
超然的境界不是丢下不管,而是经过很多不平凡的经验累积,而这些经验是在失意时泰然,得意时淡然,有事时斩然,无事时澄然,处人时蔼然,能如此则凡事就超然了。
  眼睛以睡眠为食
 有人说睡觉是生命的奢侈品,有人说睡觉是人生的必需品;
 有人说睡多了会变钝,也有人说睡不够会变笨;
 有人说睡觉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也有人说睡觉是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
 适当的睡眠是休息,休息是为了下阶段的精进。人要吃饭,才有力气;身体的结构,眼睛以睡眠为食。人,*好不要熬夜,经常熬夜成为习惯,当你想在正常的时间入睡,当然就难上加难了。难以入睡的人,都是因为生活起居作息无定,或者思虑过多、精神衰弱、妄想颠倒;假如我们忘记境界、忘记是非人我,一夜安稳,早睡早起,心思单纯,工作有序,那就不怕不能人眠了。
  礼貌与人缘
一天要会见许多访客,有些客人向我合掌后,还会加一句:“大师!我能跟您握个手吗?”一天下来,不知握了多少次的手。徒众送茶给我时,我竟忘情地要伸出去握手,惹得大家都笑起来。
“握手”代表一种热情、一种礼貌,风俗起于十字军东征时代,那时敌我分别只有宗教信仰一项,所以敌我难分,两人握手是表示手中没有武器,不存敌意,那当然就是朋友了。此风俗一直流传下来,成为今天各地通行的见面礼了。
中国有句老话“礼多人不怪”,这个礼馀表现在行动上,还表现在一套应对的语言上,例如,见面就问:尊姓、大名、贵庚、仙乡、尊翁、令堂、贵干、劳驾、多承教海、多蒙赐教……等,大家都是“以礼相对”,不容易冲突。
在今日的丛林寺院里,来自于十方的衲子,也有一套丛林的用语,能使大家“口和无诤”的和平相处。例如:上下、法号、大名、令师、贵常住、礼座、接驾、法驾、告假、请开示、惭愧、晚学、大德、学人、不敢打扰、慈悲开示、慈悲原谅、您好威仪、您真亲切、您很发心……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各有不同的性格,但是有了一套礼貌性的语言,彼此也就不容易起计较、不容易有争执了。
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之所以一言不合就相互争执,甚至大打出手,问题就在于没有一套“承受教诲”的语言,甚至一不小心就用了质问的语气,因而针锋相对,惹祸上身。
一个人,如能学习无诤的语言,例如:请、对不起、谢谢你、非常抱歉、非常惭愧、打扰你了、感谢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能为您服务什么吗?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多承关注、请多指教、岂敢岂敢、不吝指教等等。经常把这些客气、尊重的话语挂在嘴边,人际之间必然会泯去许多无谓的计较,必然会消除许多烦人的纠葛。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是一门艺术,我不要求徒众个个都能言善道,但至少要应对得体,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批评的话里带赞扬,训诫的话里带推崇,命令的话里含扶掖,能抱着如此诚恳和平易的心境讲话,一定会到处有人缘。
“礼”是一种规律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使心和行为、实质和形式达到调和,是人格圆满境界,故孔子常说:“恭而无礼则劳,愤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故“礼”之用,以和为贵。
在团体中与人相处,知和而和,能“和”,才能和气、和平、和好、和悦、和顺、和祥、和谐、和衷共济、和气生财!
我常以四句话提供给大家,来改善人我之间的关系。
“初见三句话”,大家初见面讲三句好话,你好、大家好、今天天气很好。
  “相逢一微笑”,大家见面时,面露笑容。
 “争执一回合”,有争执时,只限一回合一句话,不要一直争下去。
“赞美要适当”,称赞人家要恰如其分。
果能如此,人我关系定能和谐、改善。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南京栖霞山寺出家,1967年创建佛光山,弘扬“人间佛教”,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学校、育幼院、医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等各种机构,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发展。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达百万人之多。
星云大师一生致力弘扬“人间佛教”,在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撰有《释迦牟尼佛传》、《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丛书》、《人间佛教系列》、《人间佛教语录》等,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