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10247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01024759 ; 978-7-5010-2475-9
本书特色
《文苑历程:大师的文学课》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 ——朱自清 明季以来。世目《三国》《水浒》《西游》、《金瓶梅》为“四大奇书”,居说部上首。 ——鲁迅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为安徽省六安地区出土铜镜的图录。共收录从战国、汉代直至明清各个时期各具特色、时代特征明显的铜镜280多面。其中80%以上铜镜均具有明确的出土地区,其他则多为六安各地方博物馆馆藏精品。每面镜下都有详细地文字说明,这对研究六安地区铜镜各时代特征及发展脉络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目录
节选
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市城东地区先后清理发掘了一批战国至唐宋时期的古墓葬,出土了铜铁、玉石、陶瓷及漆木器数以千计,其中单铜镜就有400多面。出土的铜镜不仅数量多,而且时代跨度大,发展演变规律清楚。《六安出土铜镜》就是在此基础上编辑而成的。收录的这些铜镜时代从战国到清代,分别收藏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局、皖西博物馆、寿县博物馆和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县文物管理所。
相关资料
**讲 秦之前的歌谣歌谣既为韵文中*早产生者,则其起源自当甚古。质而言之,远在有史以前,半开化时代,一切文学美术作品没有,歌谣便已先有。试看现在苗子,连文字都没有,却有不少的歌谣。我族亦何独不然?虽然,古歌谣发达虽甚早,传留却甚难,不著竹帛,口口相传,无论传诵如何广远,终究总要遗失。何况歌谣之为物,本是当时之人自写其实感,社会状况变迁,情感的内容亦随而变。甲时代人极有趣的作品,乙时代人听起来或者索然无味。现代欧美一时流行的曲子,过了几年便无人过问者往往而有,况于一千几百年前的古歌?想他流传不坠,谈何容易。现在古书中传下来这类古董,也有好十几件,我们虽甚珍惜,却有审查真伪的必要。*古之歌谣见于经书者,有帝舜与皋陶唱和的歌:股肱起哉,元首喜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右歌见《尚书·皋陶谟》,在我们未能把《皋陶谟》的编辑时代从新考定以前,只得相信他是真。那么,这三首歌便是中国*古的古歌,距今约四五千年了。但即令是真,也不过君臣谈话之间,用韵语互相劝勉,在情感的文学上,当然没有什么价值。《尚书大传》也载有性质略同的三首歌:卿云烂兮,乣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成听。苌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这三首歌,就诗论诗,总还算好。**首且已采作国歌了,但以文学史的眼光仔细观察,这诗的字法、句法、首节,不独非三代前所有,也还不是春秋战国时所有,显然是汉人作品。《尚书大传》相传是伏生作,真否已属问题,就算是真,伏生已是汉初人了。据说**首是帝舜倡,第二首是八伯和,第三首是舜载歌,显是依傍《皋陶谟》那三首造出来的无疑。此外还有什么帝尧时代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见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什么帝舜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见晋王肃的伪《家语》。娘家的来历先自靠不住,更无考证之余地了。(伪《列子》有尧时《康衢歌》四句,全抄《诗经》。此外各书还有尧舜时歌数篇,皆无征引之价值)。《离骚》说:“启发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据此,则夏代的歌
-
人类酷刑简史
¥21.1¥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5.7¥49.0 -
安史之乱
¥30.6¥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5.4¥4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9.9¥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6.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3.0¥68.8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 -
1688年的全球史
¥28.3¥78.0 -
愤激年代:漫画二战史(1931—1945)
¥19.6¥58.0 -
中国通史
¥16.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