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流动与自由发展-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分析

包邮收入流动与自由发展-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分析

1星价 ¥29.2 (6.8折)
2星价¥29.2 定价¥4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286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542628602 ; 978-7-5426-2860-2

本书特色

《城市发展研究系列丛书》综合运用当今城市研究中的*新方法,从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微观经济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是“城市发展研究系列丛书”之《收入流动与自由发展: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分析》,从收入流动的视角,剖析了收入分配和收入流动对城乡居民民生的深刻影响。 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简介

人们在讨论收入分配问题时,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的争论和讨论:一是收入增长的问题,究竟是增长快一点好,还是增长慢一点好;二是收入份额在个人、不同阶层、不同地区或者不同行业等分配大小问题,究竟是拉开差距好,还是公平分配好。前一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个人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要一致;后一个问题则是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公平问题,究竟是机会公平,还是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从现实层面来看,人们相对而言更注重结果的公平,即收入分配的结果要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分配要公平公正。
   《城市发展研究系列丛书》综合运用当今城市研究中的*新方法,从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微观经济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是“城市发展研究系列丛书”之《收入流动与自由发展: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分析》,从收入流动的视角,剖析了收入分配和收入流动对城乡居民民生的深刻影响。 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序言
导论 “收入分配-收入流动”现代框架:理论及政策含义
一、从收入分配研究转向收入流动性分析:一个新的视角
二、从“增长-分配”的“替代论”走向“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的现代分析
三、“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框架进一步分析:机会平等与收入流动性
四、“收入分配-收入流动”现代分析框架:政策含义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重点及其创新之处
六、本书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章 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文献分析与总结
**节 收入分配: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分析
一、收入分配的古典经济学分析
二、收入分配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三、新古典主义市场均衡理论与收入分配趋同假说
第二节 收入分配:经济发展的分析视角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效应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机制分析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引入收入流动性的分析
一、收入流动性: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新视角
二、收入流动性与收入不平等和社会福利水平
三、收入流动:机会平等与代际收入流动分析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收入分配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
一、技术创新与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化
二、内生性技术变化与工资收入差距分析
三、生产体制中的变化与收入分配
第二章 收入不平等及其衡量:从基尼系数到收入流动性
**节 引言 什么是不平等?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的测量工具:总结性分析
一、传统的收入不平等的衡量尺度与标准: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
二、不平等指标测算工具的发展:HDI指标与不平等的再评价
三、理解不平等背后的因素:收入不平等的分解分析
第三节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及其补充:一个评论
一、基尼系数的一般意义:适用条件及其局限性
二、基尼系数在中国:适用条件分析
三、基尼系数标准的补充和拓展:经济增长与收入流动
第四节 简要的结论
第三章 收入流动性:理论框架与分析
**节 引言 为什么要关注收入流动?
第二节 收入流动: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统一
一、收入流动性: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公平与经济效率的统一
二、收入流动分析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收入流动性:概念与分析方法
  一、收入流动性:概念与内涵
二、时间依赖意义上的收入流动
三、地位(位置)变动意义上的收入流动性
四、收入相对份额变动与收入流动性分析
五、对称收入流动性分析
六、方向性收入流动性分析
第四节流动性分析框架:应用分析及其扩展
一、流动性分析框架的应用分析及其拓展
  ……
第四章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财富分配格局:实证分析
第五章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收入不平等:分解分析
第六章 上海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差距:实证分析
第七章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动态分析
第八章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收人流动趋势:预警分析
第九章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收人流动:内在机制与动因分析6
第十章 公平分配与收入流动的政策选择:从增长到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权衡,1968年3月生。先后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获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台湾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著有《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中国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等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以及“上海市决策咨询优秀成果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