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04714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99 页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00471448 ; 978-7-5004-7144-8
本书特色
该书内容包括对中国古诗话的批评与审美;儒家、道家、墨家、发家对古诗话的批评与审美的贡献;汉魏六朝时对古诗话的批评与审美;唐颂宋、元、明、清对古诗话的批评与审美;当代对古诗话的批评与审美研究现状;并且研究了写作与批评、鉴赏与批评等,对名篇、名句、进行分类、考证与辨误,对诗神与含义、格调与外在形体、格调与神韵等进行考证与辨误等。本书的出版对于人们学习、理解和欣赏中国古诗话很有帮助。
内容简介
言为心声,诗以言志。诗人情感有所触,志存然后发为咏歌。故而古诗人如春兰、秋菊,擅一时之美:溯源曹刘者多豪逸、追慕潘陆者得丽辞、承接陶谢者求澹远、攀附鲍左者持峻洁、涉足徐庾者显萎靡,各发天籁之响。其意,既有鸾凤之翔,亦有蛱蝶之舞。或勃勃英气,慷慨悲歌;或嘲咏风月,专弄词工。然雅颂寖衰,楚骚难继。登高酋卑,行远愁肠。怀古常误入歧途。抚今则茫然失路。高歌盛唐气象,万里觅侯;低吟晚唐夕阳,声塞穷壤。柬诗专主议论,广集才气,崇尚性理,裨于风教。由此顿悟明清诗歌前途黯淡。类如此,唯古诗话与诗歌不离不弃,生发出大量的诗歌批评……
目录
绪章 抽丝者得绪而可引
**节 中西方批评之名词探究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歌批评之演进
第三节 中国古代诗话研究之现状及本书的写作方法
**章 诗话者何谓?所话者。诗也
**节 夫观文章 宜若悬衡然
第二节 言诗者日多,而诗道日晦
第三节 诗话作而诗亡,缘拾宋人道学唾余
第二章 目见者易远,足践者必近
**节 作与识原是一家眷属?
第二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第三节 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
第四节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
第五节 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上)
第六节 诗如天生花卉,春兰、秋菊各有一时之秀(下)
第三章 格谓品格。韵为风神
**节 精神道宝,闪闪著地,文之至也(上)
第二节 精神道宝,闪闪著地,文之至也(下)
第三节 日体格、日声调,恒为先务
第四节 体者,诗之象。如人之体象--
第四章 天有六气。降生五昧
**节 气不充,不能作势(上)
第二节 气不充,不能作势(中)
第三节 气不充,不能作势(下)
第四节 若无滋味之物,谁复饮食?
第五章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
**节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上)
第二节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下)
……
第六章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上)
第七章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下)
第八章 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
第九章 文章 得失寸心知,千古朱弦属子期
第十章 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上)
第十一章 言合典谟则列于风雅(下)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张一平,男,一九五六年十月生于山西省大同市。曾插队当过三年知青,后返城当了十二年工作。一九九二年获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一九九五年河北大学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专著有《中国古代诗话风格论》等;曾在《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精)故宫答客问
¥16.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