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学综论

包邮方志学综论

1星价 ¥19.0 (6.8折)
2星价¥19.0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70207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08-10-01
  • 条形码:9787561702079 ; 978-7-5617-0207-9

本书特色

《方志学综论》的基本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对地方志和方志学发展的历史,尽力求取脉络清楚,叙述简括;关于地方志的编纂问题,则以切于实用为要旨,密切联系当代修志的实际展开阐议,注意吸收和反映当代修志工作的经验。 《方志学综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精神,批判地继承方志学历史遗产,吸收当代修志的新鲜经验和方志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为发展我国的地方志事业服务。

内容简介

本书就方志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方志的名目、种类、性质和作用,方志的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对地方志和方志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本书还论述方志的收藏、整理和使用,及旧方志的珍贵价值、国内外收藏旧方志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旧志收集和著录编目问题。书中论述了方志编纂学的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体例、编纂方法、地方志的整理研究、方志专业队伍的发展和方志理论研究的发展,多层面、多视角进行了探讨。

目录

方志学综论序
前言
**章 绪论
**节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方志学的学科体系
第三节 方志的名目和种类
第四节 方志的性质和作用
第五节 方志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方志的起源和发展
**节 方志的起源
第二节 封建社会方志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中国方志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三章 方志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节 早期方志理论的产生及其内容
 第二节 唐宋时期方志理论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元明时期方志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
 第四节 清代乾嘉时期方志学的形成和章学诚的贡献
第五节 近代中国方志学发展和民国时期方志学的特色
第四章 新中国的地方志编纂和方志学发展
**节 方志事业的新生与发展
第二节 旧方志学的终结和新方志学的兴起
第三节 建设中的新方志学及其发展
第五章 方志的收藏、整理和使用
**节 旧方志的珍贵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收藏旧方志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旧志的收集和著录编目
第四节 方志的整理和使用
第六章 地方志的编纂(一)
**节 编纂地方志的意义和要求
第二节 编纂地方志的机构和人员
第三节 修志工作与档案、图书等部门的关系
第七章 地方志的编纂(二)
**节 地方志的体例
第二节 地方志的篇目
 第三节 地方志的辨体
第八章 地方志的编纂(三)
**节 编纂地方志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 纪和志的撰写
第三节 人物传的撰写
……
第九章 地方志的编纂(四)
第十章 地方志和方志学的前瞻
附录 当代地方文献辑存
展开全部

节选

《方志学综论》就方志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方志的名目、种类、性质和作用,方志的基本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对地方志和方志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方志学综论》还论述方志的收藏、整理和使用,及旧方志的珍贵价值、国内外收藏旧方志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旧志收集和著录编目问题。书中论述了方志编纂学的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体例、编纂方法、地方志的整理研究、方志专业队伍的发展和方志理论研究的发展,多层面、多视角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林衍经,浙江江山人,1929年12月生。1960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曾任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先后任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安徽省地方志学会顾问、学术委员,华夏地方志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7年,受聘任全国地方志评奖预评委员会委员。2002年,受聘为《中国方志通鉴》编委会委员。发表方志理论研究、方志评论文章近300篇。著有《方志史话》、《方志求是集》、《方志学综论》、《中华文明宝库.中国地方志》、 方志编纂系论》、《地方志与旅游》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