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

- ISBN:97870100737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355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010073781 ; 978-7-01-007378-1
内容简介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为人民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发展党的先进性、永葆党的先进性。党的十七大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已被写入十七大修改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使之具有党内*高的法律效力。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和艰辛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执政方式。这“三个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目录
导论
一、执政方式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执政方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空间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党的领导与执政
(二)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
四、课题的重点难点、主要新意和特点
五、课题的体系框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论分析
一、执政方式研究的理论前提
(一)执政方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领域
(二)执政方式的主体——执政党
(三)执政方式的客体——国家政权
(四)执政党与政权的连接形式——执政党执政
二、执政方式的基本内容
(一)执政方式的内涵和本质
(二)执政方式的核心问题:执政党与政权关系
(三)执政方式的实现形态:执政党与政权运作方式
三、国外政党执政方式模式及启示
(一)西方国家政党执政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启示
(二)苏共代表的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基本模式及启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
(一)党在革命根据地局部执政的概况
(二)党政关系的模式:“一元化”领导体制形成
(三)政权形式的探索:建立民主政权,施行民主制度
(四)执政基础的巩固:争取*广泛的群众支持
(五)顺应民意的决策:提出符合民心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执政方式的曲折发展
(一)规划新中国的执政蓝图
(二)党政关系:从适度分权到高度集权
(三)党法关系:从领导立法到以党代法
(四)党与社会的关系:从党包揽社会事务到无序的群众运动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改革
(一)科学定位党的领导
(二)解决领导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和以党代政问题
(三)推进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
(四)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四、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执政实践
(二)坚持执政方式的与时俱进
(三)坚持执政为民,实行执政的民主化
(四)坚持依法治国,实行执政的法治化
(五)坚持遵循科学规律,实行执政的科学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创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新世纪新阶段党对执政方式的清醒认识
(一)执政方式呈现新的特色
(二)执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二、历史方位的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迫切要求
(一)执政党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
(二)执政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
(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创新执政方式提出新要求
(四)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政权为创新执政方式敲响警钟
三、创新执政方式的重大成果: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三执政”的提出和完善
(二)“三执政”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丰富和发展
(三)“三执政”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四)“三执政”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一、“三执政”的核心: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要求
(二)“三执政”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时代要求
(三)在执政活动中坚持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二、坚持科学执政,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
(一)科学执政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总体性要求
(二)科学执政是新条件下完成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
(三)执政活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四)科学执政三要素: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
三、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一)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
第五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保障(上)
第六章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体制机制保障(下)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论分析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党,其执政活动首先要遵循现代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特殊规律。
过去,人们在党建理论研究中,往往局限于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特殊规律,在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原则等方面研究得比较充分,而对党与政权的关系、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定位,对权力的控制、运用和制约监督等现代政党执政的共同性东西研究得不够,对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有益做法分析研究和借鉴得少,以至于我们有些研究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打转转,难以取得新的突破。事实上,世界各国执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这既是我们加强执政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我们科学执政、少走弯路的有益参考。本章力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政党执政方式的重要理论问题,研究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执政的有益做法和措施,启迪我们的思路,为后面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执政方式研究的理论前提
在政党执政理论体系中,执政方式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问题,执政方式理论的研究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一)执政方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领域
所谓执政方式,就是执政党掌握、运用国家政权的途径、方法和形式的总称。执政方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以政党执政为立论前提,以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为理论主题,重点研究政党执政的途径、方法和形式等方面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政方式理论是政党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理论研究的任务,不仅是要准确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及其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客观反映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作出符合规律性的概括。
……
作者简介
杨绍华,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副主任、副编审、法学博士。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民主法制、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文章的编辑工作。在《求是》、《人民日报》、《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党建研究》等全国权威报刊和核心刊物发表理论文章七十多篇。参加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课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执政党拒腐防变机制问题研究》及《求是》杂志在全国范围招标的重点课题二十多个。主持并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问题研究》(批准号:06BKSO20),获全国社科规划办结项审批优秀成果。
-
(平装)二战战史
¥14.9¥45.0 -
民众政府
¥10.8¥25.0 -
走向海洋
¥20.3¥59.8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21.5¥58.0 -
走向海洋(八品)
¥20.3¥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2.6¥30.0 -
共产党宣言
¥8.9¥1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7.1¥38.0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8.9¥51.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
¥24.5¥4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7.6¥45.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新政治科学
¥11.7¥26.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3.0¥16.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6.8¥4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2.2¥3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6.7¥49.0 -
虎部队(国民党七十四军抗日纪实白金珍藏插图版)
¥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