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与创新

- ISBN:97875629282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08-01-01
- 条形码:9787562928263 ; 978-7-5629-2826-3
本书特色
知识分子问题能否处理好、解决好,关系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兴衰,作者总结了我党在这些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创新角度研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很有新意,也很有现实意义。论文逻辑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资料翔实,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著。
中国人民大学 任大奎教授
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从党的执政的高度,在回顾和总结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和创新的基础上,着眼于21世纪党的执政理念与执政方式的发展,深入探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创新和发展问题,这一立意和视角具有前瞻性。
中山大学 钟明华教授
本书注重史论结合,资料非常权威,所进行的文献综述和评论也较为公正、客观。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充分肯定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正确的一面,又深入分析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存在的历史缺陷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其研究的结论是科学合理和正确的。
华中师范大学 龙静云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中的一种。作者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变迁的原因,总结了变迁的历史经验,把握了变迁的规律,阐述了变迁的创新点及其创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力求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作出较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析。作者认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在变迁中有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推进,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与创新研究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目录
一 知识分子及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内涵
二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研究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意义
三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体系结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及其基本经验(1919—1949)
一 党的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早期探索(1919—1927)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27—1937)
三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37—1945)
四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1946—1949)
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变迁的基本经验
第二章 过渡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实践(1949—1956)
一 中国共产党从执政的角度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新探索
二 过渡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 过渡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评析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及其经验教训(1957—1978)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头十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跌宕起伏(1957—1966)
二 “文化大革命”十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被严重扭曲
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发展(1978—2000)
一 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发展的背景
二 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发展
四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发展的绩效分析
第五章 21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新构建
一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构建的重要性
二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新构建的主要内容
三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创新
结束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一 中文参考书目
二 中文参考文章
三 英文参考书目与文章
后记
节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变迁及其基本经验(1919—1949)
一 党的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党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早期探索(1919—1927)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国*伟大的贡献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激进的革命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社会所作的准确判断的结果,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先敏锐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发展、革命与国家建设对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需要,并在各自的活动领域中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他们接受了新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并且按照列宁主义的政党模式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而且承担了这一新型政党的发起、地方组织的建立以及全国性统一组织的形成等全部工作。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在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的试验失败之后的一种选择。在一系列救国救民试验失败之后,他们对列宁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有了深刻的体会。……因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建中国共产党……更为突出的是他们是在一种高度自觉和理性的组织化基础上创建政党的。”
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进行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五四运动之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由于对俄国革命的倾慕而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大兴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开始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
作者简介
潘晔,女,1966年出生,湖北罗田人,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主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4¥2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