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川东圆通场的个案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04726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5
- 出版时间:2008-10-01
- 条形码:9787500472650 ; 978-7-5004-7265-0
本书特色
《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川东圆通场的个案研究》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采用微观实证的研究方法,以建国后的集市为分析对象,把乡村集市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指出集市作为一种以经济交换为主要活动的场所,在现代国家出现后,源自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共同构造;其规则和秩序既是国家建构的,也是社会自我生成的。 作为初级市场的农村集市,长期以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生长于自然经济的内在结构之中。但在当代,作为农村社会交换空间的集市,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成为国家权力和市场社会内生权力相互交汇的特定场域。
内容简介
《集市政治交换中的权力与整合:川东圆通场的个案研究》以建国后的乡镇集市为研究对象,作者通过考察建国以后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以三中全会后集市贸易的恢复发展,认为集市作为一个经济交换活动的场所,其规则和秩序的形成既有国家建构的痕迹,也是社会自我生成的动因。现代国家成立以后,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共同建构和改造着集市,集市的参与主体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着国家与集市。
目录
节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论丛(第二卷)》以建国后的乡镇集市为研究对象,作者通过考察建国以后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曲折历程和以三中全会后集市贸易的恢复发展,认为集市作为一个经济交换活动的场所,其规则和秩序的形成既有国家建构的痕迹,也是社会自我生成的动因。现代国家成立以后,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共同建构和改造着集市,集市的参与主体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着国家与集市。
作者简介
吴晓燕,1969年生,四川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1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1998年在复旦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合作撰写《平原经济:黄河岸边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主持并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