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

包邮社火·社戏(从娱神到娱人的智慧)

1星价 ¥12.2 (6.1折)
2星价¥12.2 定价¥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0858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76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811085839 ; 978-7-81108-583-9

目录

系列总序
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龙灯艺术的考察
民间小戏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研究——以祁太秧歌为个案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
民和土族“纳顿”节庆习俗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以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鄂家村为例
茶园“花儿”歌手研究——以西宁市茶园为例
展开全部

节选

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龙灯艺术的考察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中国特有的龙文化派生出了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文化内容,舞龙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龙舞是汉族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与汉民族的重要节日——元宵节密切相关。我国南方的一些民族如布依、侗等民族也有特定节日下的、拥有自身特色的舞龙表演。舞龙习俗也因地方文化的差异而呈现出多彩的特点。又因其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年节文化,更渲染了许多喜庆祥和的色彩,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文体活动。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土城子镇,因其独具地方特色的舞龙表演于2002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评为“民间社火艺术之乡”。土城子镇的龙舞百余年前由河北、山东一带传人,历经百年传承不衰,是当地民众情之所系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生产生活上对当地民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地的舞龙表演,其道具的制作者和耍龙的把式是以回族人为主的。文化的流动,给这座塞外小镇打上了更深的民间文化的烙印。同时,也让古已有之的司水之神——龙,在这一方水土上扎下根来。回汉两族在这座小镇上共同生活,传承百年的龙舞艺术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环境之下的乡土文化氛围,而舞龙则成为两个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纽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