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11867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8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1186761 ; 978-7-5011-8676-1
本书特色
兰德公司是美国*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它先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继而又扩展到内外政策各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囊的“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本书详述了这一充满神秘的神秘智囊的创立与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一部引人入胜的兰德公司的历史。本书为您揭开兰德的神秘面纱,同时给您一个观察美国20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全新视角。无论是美国的对苏核战略、五角大楼重组、越南战争,还是当今的伊拉克战争、恐怖主义研究,兰德和它的理性选择理论都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决策。本书以兰德的档案史料为基础为您揭开兰德的神秘面纱,同时给您一个观察美国20世纪后半叶历史的全新视角。
目录
**部分
**章 伟大的开端
第二章 人力因素
第三章 原罪
第二部分
第四章 餐前的一次谈话
第五章 保密专家
第六章 喜欢开死亡玩笑的人
第七章 兰德轨道
第三部分
第八章 优美的舞蹈
第九章 神童规则
第十章 科学艺术
第十一章 苏联问题的*终解决方案
第十二章 压不倒的力量
第四部分
第十三章 在迪建的一个夜晚
第十四章 成功的代价
第十五章 偷窃
第十六章 万变不离其宗
第十七章 B组对抗
第五部分
第十八章 见证终结
第十九章 恐怖分子网络
第二十章 尤达和绝地武士的反击
第二十一章 回到伊拉克
第六部分
第二十二章 战略家之死
第二十三章 兰德何去何从
致谢
节选
**章 伟大的开端
兰德公司恩泽世间,
他们整天思考着如何赚取酬金。
他们坐在那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你和我都是他们手中的棋子。
——《兰德赞歌》玛尔维娜·雷诺兹
1945年10月1日,距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之后不到两个月,美国陆军航空队指挥将军从华盛顿飞往旧金山,他此行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曼哈顿计划。
亨利·H·阿诺德将军是一个身材中等体型肥胖的人,双眼明亮透彻,时常笑容满面。他推崇空军力量至上。美国历史上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仅有九个人,而他就是其中唯一来自空军的五星上将。1912年他取得了军事飞行执照,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把空军从陆军中独立出来。强力破坏性武器是*有效的战斗手段,他对此深信不疑。听闻有人质疑德国德累斯顿空袭的道德性,阿诺德写道,“我们不能心慈手软,战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具有毁灭性的,甚至是惨无人道的。”
阿诺德将军支持核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尤其是陆军航空队负责运送和掌控这种强力武器之后,他对此更是坚定不移。(1947年杜鲁门总统把空军从陆军联盟中独立出来,开展各项活动争分五角大楼庞大预算的一杯羹。)科学精英荟萃使得曼哈顿计划成为现实,阿诺德担心,在和平时期想要效仿曼哈顿计划显然是困难重重的。
华盛顿广泛招募人才致力于讨伐轴心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精英们为世界创造了雷达、喷气战斗机和原子弹,极大地促成了国家工业(通用汽车、福特、美国钢铁、通用电气)产能和净产量的飞跃。经过四年的发展,美国从二等军事力量一跃成为历史上*强大的军事大国,从而开启了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时代。正如古希腊及其联盟一样,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应运而生,美国的盟友希望美国能够统治世界,而它也必将统治这个世界。
现在这场战役已经打赢了,促成美国胜利的联盟本来就不甚稳定.战后联盟关系开始土崩瓦解。商人想要赚钱,科学家想要做研究,很少有人能够忍受军队的种种限制和低廉收入。阿诺德将军担心如果每个人都回到工业或学术上,美国的敌人会有机可乘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大的潜在敌手正是其昔日的战时盟友——苏联。
早在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曾警告过人们: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打破了战时与美国缔结下的联盟关系,他的军队牢牢控制了中欧和东欧,并不断向意大利和法国施加压力。苏联军队似乎随时准备着摧毁所有敌对政治势力,美苏冲突已成必然,何时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这也正是阿诺德飞往加利福尼亚的原因,他希望找出一种方法招募国内精英,把他们召集到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地方,从而研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武器。
其实早在一年前的战争期间,阿诺德曾经要求他的首席科学顾问,一个名叫西奥多·冯·卡门的匈牙利人(他同时还是古根海姆实验室的主负责人)构思一项计划,吸引科学家在和平时期继续为空军效力。卡门提出了一项名为《走向新地平线》的报告,提倡建立一个新型科学机构,“以战争期间协助指挥和提供参谋的科学家们为核心”,建立一所不招收学生、只为空军效力的学院。换句话说,这就是日后兰德公司的雏形。阿诺德很欣赏这个计划,但碍于战事紧迫,他只能暂时把它搁置一旁等待时机。1945年9月的某一天,体形清瘦面容坚毅的前试飞员富兰克林·R·科尔博姆从加利福尼亚来到阿诺德的办公室时,将军所等待的时机终于降临。
科尔博姆以前是一名狂热的水兵,每天早上上班之前,他都要在自家游泳池里游泳,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童年时期他生活在纽约北部的郊外,他抓住机会离开了这里,到西部寻找更广阔的天空和更好的机遇,*终成为美国*大飞机制造商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总裁唐纳德·道格拉斯的得力助手,以及副总裁兼工程师头领亚瑟·E·雷蒙德的特别助理。
早在1942年阿诺德和科尔博姆就曾经见过面,当时科尔博姆一手促成了麻省理工学院为陆军航空队研发新生雷达技术的事情。他们两人对航空事业拥有同样的热情,对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他们的行为相互呼应——阿诺德在军队中推崇科学家,科尔博姆则呼吁知识分子要支持空军。
同阿诺德一样,科尔博姆担忧军队中的科学精英战后即将分道扬镳,为此他向一些华盛顿政府官员提议,寻找一种方式在战后继续挽留科学精英为政府效力,但是效果甚微。当他*终来到阿诺德的办公室时,他还未来得及完整陈述自己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科学家顾问小组为军队服务的观点,阿诺德将军抢先拍击桌子,兴奋地说:“我知道你要跟我说什么,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重要的事情。”他建议科尔博姆立刻拜访道格拉斯,争取得到他的支持,两天后他们将在加利福尼亚的汉密尔顿空军基地再次碰面,届时科尔博姆将整理出实现这个项目所需的人员、机器和资金清单。
科尔博姆搭乘*早的一班飞机B-25轰炸机离开了华盛顿,到达道格拉斯的圣塔莫尼卡工厂。在这里他召集了需要参加会议的相关官员,随后调用一架飞机把他们运到旧金山湾地区。当时唯一可用的飞机是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飞机,绰号为“圣牛”的道格拉斯(C-54飞机,于是科尔博姆及其随从搭乘这架飞机飞往汉密尔顿,比阿诺德早一个小时到达基地,时间刚好足够为会议准备一顿午餐。
当阿诺德将军的飞机降落在汉密尔顿空军基地时,迎接阿诺德的是科尔博姆、雷蒙德及他的亲家道格拉斯(道格拉斯的女儿嫁给了阿诺德的儿子)。阿诺德带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顾问爱德华·鲍尔斯,他与科尔博姆在1944年合作设立了首例军民战时合作计划B-29特种轰炸工程。
午餐期间,与会人员开始进入正题。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一个新机构,从事远程导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阿诺德非常看好这项技术的前景。阿诺德及其小组坚持只有航空队才能享有这种新武器的控制权,军队的其他分支则无权过问。当阿诺德喝完咖啡后,他承诺从未用完的战时研究经费中抽出1000万美元,用于设立研究小组及其头几年的运营操作。亚瑟·雷蒙德提议项目取名为兰德工程,兰德即研究与发展(RAN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科尔博姆自告奋勇担任小组组长,同时他也在寻觅可以胜任正式领导人的合适人选。(岂料他的临时任期*终延续到长达20多年之久),兰德公司的规划由此诞生。
起初,兰德工程并没有明确定义其目标,只有在汉密尔顿讨论时确定下来的概要草案——运用民间技术资源研发新式武器。但是怎样研发?除了远程导弹之外,还要研发哪些武器?研发多少?在随后几个月内,阿诺德、科尔博姆、鲍尔斯及道格拉斯就新组织的未来发展频频交换纪要、信件和意见书,探讨机构的前景,但一直都未能确定*终的细节,直到12月末柯蒂斯·李梅的加人才使其目标尘埃落定。
在别人眼中,李梅是一个鲁莽、好战而又极为苛刻的人,还有人认为他疯疯癫癫。他是*冷酷无情的好战分子,他犹如斗牛犬般傲慢,有着“永不言败”的拼劲,是电影《奇爱博士》里几个将军的原型。他时常叼着一根香烟,提倡对敌方发起猛烈攻击——不管美国面临的是何方敌手,通常主要是指苏联。
李梅被任命为航空队负责研发的副参谋长,其职责包括监督管理新建的研究小组。他有意无意间表现出善于与政府打交道的才能,使得他一跃成为管理这个新生机构的绝佳人选。
李梅秉承其一贯雷厉风行的作风,冲破阻碍兰德诞生的所有繁文缛节——那时他把所有批准军需预算的相关空军官员召集到一个房间里,不签署明确的兰德计划任命书就不准他们离开。1946年3月1日兰德计划终于正式启动。兰德章程清楚地写道:“兰德工程是一个持久的科学研究和发展项目,对空战领域展开广泛的科学研究,旨在为空军提供参考战略、战术和设备。”
兰德不同于其他政府合同机构,它不必向领导部门提交报告,其研究结果将原封不动地直接提交给李梅。李梅有权决定兰德工程是否接受空军提出的研究建议,而兰德也可以单独决定其研究课题以维持总体平衡。
……
作者简介
阿贝拉,美国《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出版过《影子敌人:希特勒针对美国的秘密恐怖分子计划》(合著)、《终极行动》、《死亡之夜》、《伟大的美国》和《圣徒之死》等多部著作。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8.4¥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23.2¥45.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6.0¥35.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