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068383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6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500683834 ; 978-7-5006-8383-4
本书特色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舍、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内容简介
《浮生六记》,一本追怀往事的书。
“事如春梦了无痕”。然而,用敏感的心灵细细同味,再久远的事情也会依稀币现。大概人生总是不得完美,借生命的重温以获取一些活泼的暖意。清乾隆年间,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书生沈复,用简约俊逸的文字,回忆自己的纯真少年和忧患中年,记录那段时光里所经历的闺房之乐、坎坷之愁、闲情之趣,浪游之快……处处流露不随人是非的市美眼光和浪漫情怀。
沈复深情的双眸始终瞄向自己的妻子芸娘,这位“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她的聪慧、爱美、襟怀、气概和痴情,让读者“阅而心醉”。
《浮生六记》流传久远, “浮迷”众多。其中两位超级“浮迷”——林语堂、俞平伯的贡献,让其成为经典并走向世界:1924年,《浮生六记》由俞平伯整理标点并首次以单行本印行后,迅速广为流传;民国时期,《浮生六记》精彩片段被选入《国文》课本;1935年,《浮生六记》由林语堂译成英文,并相继被译成德文等多种文字。
目录
一 闺房记乐
闺房记乐白话版
二 闲情记趣
闲情记趣白话版
三 坎坷记愁
坎坷记愁白话版
四 浪游记快
浪游记快白话版
五 中山记历
中山记历白话版
六 养生记道
养生记道白话版
节选
一 闺房记乐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
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日: “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相关资料
(《浮生六记》)俨然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平伯(著名作家)
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
——林太乙(林语堂之女,作家)
我读《浮生六记》并不很早,却是好几回用这本书作语文教材,读得很细;我曾用它教美国学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著名作家)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我读《浮生六记》,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典散文中*美好的一种散文来读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冯其庸(著名红学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随园食单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5.6¥39.0 -
我在史铁生
¥12.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