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1星价 ¥16.0 (5.5折)
2星价¥16.0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3030919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8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08-05-05
  • 条形码:9787303091942 ; 978-7-303-09194-2

节选

前言
    《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是
1995年写作出版的。1996年修订再版,并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图
书奖。自出版到现在,13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有了13年特别是改
革开放30年的实践、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
邓小平同志当年的思想、观点、论断,深深感受到邓小平理论的威
力和魅力,以及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
平同志和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
理论勇气,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紧紧围绕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
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
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
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引导
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
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蓬勃
生机。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13年的实践证明了邓小平理论,
也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
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
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
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
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
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创
立的,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体系。要全
面学习、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学习、
理解、把握邓小平理论;同时,要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也必须把
它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鲜
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
理论。
    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主题。
    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
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这个主题,简洁鲜明,内涵丰富,集中阐明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
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本质、*核心的内容,是我们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
    这个主题首先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旗帜
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关
系中国的前途命运,关系13亿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对十七大,党
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我们党今后举什么旗、
走什么路的问题。在新的历史关头,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尤其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鲜明地提出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本的就是始终不渝地高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是大会主题的**句话,是十七大主题的灵魂,是十七大报告
的灵魂,也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
    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怎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要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紧的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
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大会主题的第二句、第三
句、第四句话。报告导语对此作了提纲挈领的论述。解放思想,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
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
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要适应当今世界和当代
中国的发展变化,紧跟世界潮流,站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具有良好
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大力推
动科学发展,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
局面。
    这个主题还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也就是党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为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大会主题的第五句话。报告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
  民根本利益所在。这个目标是十六大提出来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
  证明,这个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要求、反映人民意愿
  的目标,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极大地凝聚了社会
  各方面力量。十七大确定,要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干下去,直到2020
  年都要一以贯之地为之奋斗。   

第四章社会主义本质的哲学概括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连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
    根本目的的中介——社会主义本质和“主要矛盾”——社
    会主义本质和“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和“效率与
    公平”——社会主义本质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社会
    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目的和手段的区分是
    相对的——“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手
    段有时可能比目的更重要——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
    富裕——保持适当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然而,在过去长时
期内我们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为什么呢?总结历史经验,
这同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缺乏哲学概括是分不开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过去很少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个
概念,在表达类似的思想时,通常使用社会主义的“特征”、“基本
特征”、“本质特征”等等。而在使用这些概念时,实际上又是分别
从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作出的概括。如经济学认为,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科学社
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
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此
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或以共产主义思想
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有时也被列入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中。
应当说,在以上这些概括中,除了计划经济已因实践的发展和认识
的深化而不再被看作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外,其他的一些内容仍然科
学地反映了社会主义不同方面的特征。然而由于缺乏哲学的概括,
作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它们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在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括和表述,容易产生歧义;侧重
具体特征的描述,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更;更重要的是,
由于缺少哲学的高度,不能抓住社会主义的根本,忽视了社会主义
的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
    深谙唯物辩证法之道的邓小平同志,突破了以往描述社会主义
特征的传统思路,直接从哲学的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阐
释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根据”,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义的
大方向、总趋势。我们知道,在哲学中,本质和特征是不完全相同
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据,特征是事物的表现。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
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善于从具体科学关于事物多方面的特征中抽
象出事物的本质,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事物。正因为如此,就像列
宁的“物质”概念不同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一样,邓小平同
志的“社会主义”概念也不同于具体科学的“社会主义”概念,它
具有更根本的性质、更深刻的内容、更高的科学性和更强大的生命
力。它不会因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模式和发展的不同阶段而
有所改变,是我们永远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的锐利思想武器,也为我们
探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的道路和方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
  一、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凝结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
本精神,凝结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凝结着邓小平同志本
人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思考和探索。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
这一概念,*早是在1980年。从1980年到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本
质论,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思考,得
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其间,他以否定(什么不是)和肯定(什么
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多次阐发他对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他说,贫
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他反复强调发
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
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他明确指
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
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①他还说:“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
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②
    在《邓小平文选》中,明确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共有四处,
其中*全面、*深刻、*精辟的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
所作的一个总结性的理论概括,这是他长期思索的概括和总结、提
炼和升华。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终达到共同富裕。”③邓小平同志这一
新论断共有五句话,它是完整的一段话,构成一个严密体系,有自
己的内在逻辑,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去理解和把握,不可偏废,
更不能断章取义。
    邓小平同志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
根本目的——“*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从大的方面可以归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具体地分析也可以
说它是连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中介,既是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的结果,又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从解放、发展生产力
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的中间环节,带有“任务”和“目的”双
重性质。



作者简介

p>袁贵仁     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镇人。1968 年高中毕业,任中学教师二1978年考入 北京师范大学,1984年获哲学硕士学 位,1992年任教授, 1993年任博士生 导师。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副 主任、社会科学处处长、副教务长、副 校长、党委书记,北京市市长助理兼市 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2001年任教育部副部长。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 研究:著有《(价值学引论)》《(马克思的 入学思想)》《(人的素质论)》《(当代中国的 唯物辩证法)》《(教育一哲学片论)》《(价值 观的理论与实践)》《(袁贵仁自、选集)》等。 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 《(人的哲学)》《(对人的哲、学理解)》m邓小 平理论概论)》《(管理哲学)》《(为何思考世 界)》等。合著《(邓小平价值观研究)》《邓 小平思想方法论研究)》《(改革、市场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