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231586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186 页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2315860 ; 978-7-80231-586-0
本书特色
《活人书》为中医经典文库之一,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简介 《活人书》原名《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类证活人书》、《无求子活人书》等,北宋朱肱撰,成书于公元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全书共二十卷,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脉穴,剖析伤寒的各种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详释仲景《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正方;卷十六至卷十八,采撷《外台》、《千金》、《圣惠》等各家一百二十六杂方;卷十九至卷二十,兼论妇人、小儿伤寒病证及方药。全书学宗仲景,参合各家,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正如清代徐灵胎所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本书对学习和研究《伤寒论》以及提高中医临证能力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节选
《活人书》原名《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类证活人书》、《无求子活人书》等,北宋朱肱撰,成书于公元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全书共二十卷,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脉穴,剖析伤寒的各种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详释仲景《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正方;卷十六至卷十八,采撷《外台》、《千金》、《圣惠》等各家一百二十六杂方;卷十九至卷二十,兼论妇人、小儿伤寒病证及方药。全书学宗仲景,参合各家,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正如清代徐灵胎所说:“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活人书》对学习和研究《伤寒论》以及提高中医临证能力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朱肱(1050-1125),字翼中,号无求子,晚号大隐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历任雄州(今属河北)防御推官、知邓州(今河南邓县)录事、奉议郎,故后人亦称朱奉议。崇宁元年(1102)日蚀,上疏讲灾异,指摘执政章淳过失,忤旨罢官,侨居杭州大隐坊,酿酒著书,自号大隐翁。其间对《伤寒论》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视医学,遍求精于医术之人,政和四年(1114),朱肱遂被征为医学博士,次年,因直言时事,书苏东坡诗获罪,触犯党禁,被贬于达州(今四川达县)茶场。同贬者陈弁、余应求、李升、韩均,时称“五君子”。政和六年(1116),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召还京师。
朱肱研究伤寒*重经络,认为不识经络,则犹触途冥行,不知邪气所在。在用经络循行部位和生理特点解释伤寒传变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脉证合参以辨别病证的表里阴阳。他对外感热病分类命名,施以不同方药,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朱肱先于大观二年(1108)著成《伤寒百问》一书,流传过程中渐有残缺。至大观五年(1112),张蒇据朱肱亲传缮本予以修订增补,终成20卷,改称《南阳活人书》,或称《类证活人书》),对汉张仲景《伤寒论》从经络病因传病加以分析,并附诸方治法,为分类论述《伤寒论》的著作。清代名医徐大椿称“大有功于张仲景者,《活人书》为**”。另著有《酒经》。除此之外,还辑有《内外二景图》。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3.1¥6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神农本草经
¥20.0¥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3¥45.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感悟中医-第3版
¥15.4¥48.0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5.4¥48.0 -
图解(黄帝内经)(新版)
¥25.5¥68.0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辨症玉函 附脉诀阐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0.8¥15.0 -
人体穴位随手查
¥14.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