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汉代音乐文化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1091890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810918909 ; 978-7-81091-890-9
内容简介
《汉文化研究丛书:汉代音乐文化研究》主要从音乐学的角度对汉代的音乐品格、音乐种类、乐器类型和社会功能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目录
序二
前言
绪论
一、对先秦礼乐制的继承与新雅乐体系的建立
一、雅俗相依并存的汉代音乐文化特征
三、繁荣多元的汉代音乐文化内容
章 汉代社会的发展与音乐的发展
节 汉代统一安定的面与音乐的发展
二节 汉代社会的赏乐之风与音乐的发展
三节 汉代音乐文化的转型
一、音乐功能的转型
一、音乐形式的转型
三、音响结构的转型
四、社会音乐生活的转型
四节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中外音乐交流
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
二、中外各族音乐的交流
二章 汉代音乐的类型
节 汉代音乐中的“秦声”
二节 汉代音乐中的“楚声”
一、“楚声”与汉代“相和歌
一、 “楚民歌”与汉代音乐的亲缘关系
三、“一倡众和”的发展源流
三节 汉代的“祭祀音乐”
一、西汉“大乐”与东汉“大予乐”
二、汉代的《安世房中歌》
三、武帝定郊祀礼
四、东汉上陵之礼
五、汉代民间祭祀活动
四节 汉代鼓吹乐
一、鼓吹乐的起源
二、鼓吹乐使用的乐器
三、汉代鼓吹乐社会活动分类
五节 汉代乐府歌曲
六节 关于“汉乐四品”之辩
三章 汉代乐府与音乐研究
节 中国历史上设立“乐府”的时间
一、“乐府”的名称首先出现在秦代
二、武帝时“立乐府”的辨疑
二节 秦代乐府音乐
三节 汉初乐府的音乐活动
一、高祖时乐府的音乐活动
四章 汉代倡优乐人、士人与音乐
五章 两汉音乐赋
六章 汉代音乐美学思想
七章 从汉画像看汉代的乐器与乐队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以帝王为核心的上层统治者,虽然不是音乐艺术的创造者,但是他们出于娱乐、教化等目的而直接地参与音乐活动,投入人力物力,设立专门的音乐机构,进行大规模的引进、采集、整理音乐艺术的活动,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音乐艺术得以发展的很关键的一环。但是上层统治者在音乐上的这种投入,是建立在国家物质财富的基础上的,所以音乐的发展,也是国家繁荣的一个标志。所谓歌舞升平,未尝不可以这样理解。当然,国家经济的发展与音乐繁荣之间还有许多中介因素,尤其是上层统治者的娱乐心理和娱乐风气。战国时代诸侯大兴女乐,造成礼崩乐坏的局面。秦统一中国后,非但不引以为戒,而且变本加厉。“所得诸侯美人钟鼓”,皆原封不动地搬回秦国。刘向《说苑·反质篇》云:“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磬帷帐,妇女倡优”以至于“妇女倡优数巨万人”。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虽为后人想象之辞,但也近乎历史的真实。出现战国和秦的这种情况,一是因为统治者道德自律力的下降,二是因为战国和秦的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反,汉朝建立之初,一方面是统治者鉴于秦以奢的教训,暂时收敛之心;另一方面,汉初经济大萧条,也阻碍了音乐的发展。“汉兴,接秦之坏,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统治者鉴于这一现实,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表现在娱乐方面,也相当收敛。高祖、文帝都好乐且能为楚歌,宫人高祖唐山夫人、文帝慎夫人也都能乐艺,但他们基本上保持着普通的音乐爱好者的本色,并未大事乐舞。但是,当汉王朝的统治日趋巩固,经济重新发展之时,上层统治阶级的享乐风气又在滋生蔓延。至武帝即位时,“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都市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社会的之风日兴:“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蒹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于是汉武帝为了满足其娱乐享受、祭祀求仙、润饰鸿业的目的,立乐府、求郑声,大兴乐舞。由此可见,汉代统治者的娱乐心理从收敛到膨胀,是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而行的。
-
寻味中国
¥14.7¥3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门外文谈
¥13.2¥38.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8.3¥22.0 -
经典常谈
¥6.2¥14.8 -
溥仪偷运国宝
¥7.7¥26.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3.8¥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 -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25.2¥42.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千曲川风情:岛崎藤村散文集
¥18.0¥46.0 -
黄河上的古都
¥14.8¥46.0 -
经典常谈
¥16.7¥39.8 -
氍毹留痕-典藏本
¥29.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