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10749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112107490 ; 978-7-112-10749-0

本书特色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振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地震500万次。1900年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每年约8次,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林火灾等总人数的54%。地震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灾难。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震级为8级,87419人死亡或失踪,汶川成为一片废墟。抗震救灾成为首要任务,关于抗震救灾的建议层出不穷,但其中部分观点是错误的,有可能给地震中的民众带来灾难。
《地震灾害对策》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土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施政决策的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指导震灾之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依据;还可以作为普及培训抗震减灾人员专业知识的辅助教材。

内容简介

地震是地壳的快速振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地震500万次。1900年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每年约8次,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林火灾等总人数的54%。地震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灾难。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震级为8级,87419人死亡或失踪,汶川成为一片废墟。抗震救灾成为首要任务,关于抗震救灾的建议层出不穷,但其中部分观点是错误的,有可能给地震中的民众带来灾难。
本书主要探讨地震灾害对策。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和如何阅读本书;2~7章分别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灾害、预防灾害、应对灾害、灾害救援、灾后重建;第8章为对地震灾害的思考,涉及到地震、工程建设、医疗、社会科学、法律、政府组织、公益性组织等多方面知识。
本书有利于使民众科学、理性、建设性的对待地震灾害,学到有效的防震、应对、救援、重建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土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施政决策的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指导震灾之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依据;还可以作为普及培训抗震减灾人员专业知识的辅助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阅览导读
1.3 地震史话
1.3.1 张衡与地动仪
1.3.2 查尔斯·里克特和震级
1.4 重点问题与解答
第2章 地震基本知识
2.1 地球的构造
2.2 板块构造运动
2.3 地震的类型和成因
2.4 震源、震中、地震波
2.5 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
2.5.1 震级
2.5.2 地震烈度
2.5.3 抗震设防烈度
2.5.4 汶川地震的震中、震级、地震烈度
2.6 世界地震分布区域
2.7 中国的地震分布区域
2.8 地震预报
2.8.1 触发地震的外力及发震机制十分复杂
2.8.2 监测技术及理论认识十分有限
2.8.3 地震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
2.8.4 地震预报的种种学说
2.8.5 地震预报与异常现象
2.8.6 地震预报的管理、发布程序
2.9 地震史话
2.9.1 赫顿和地质学
2.9.2 地核之父——奥尔德姆
2.9.3 罗伯特·马莱
2.10 重点问题与解答
第3章 地震灾害类型
3.1 地震灾害特点
3.1.1 多发性
3.1.2 突发性
3.1.3 瞬时性
3.1.4 选择性
3.1.5 次生性
3.2 原生灾害
3.2.1 造山运动
3.2.2 地裂
3.2.3 地陷
3.2.4 液化
3.2.5 工程结构破坏
3.3 次生灾害
3.3.1 滑坡
3.3.2 泥石流
3.3.3 火灾
3.3.4 污染
3.3.5 海啸
3.3.6 洪灾
3.4 诱发灾害
3.5 不同地区的灾害类型
3.6 地震史话
3.6.1 华县大地震
3.6.2 康熙皇帝住进防震棚
3.6.3 阪神地震
3.7 重点问题与解答
第4章 预防地震灾害
4.1 防震策略
4.2 房屋防震
4.2.1 房屋简介
4.2.2 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
4.2.3 房屋的常用结构形式及抗震性能
4.2.4 不同体型的结构抗震性能
4.2.5 不同设计的结构抗震性能
4.2.6 不同施工质量的房屋抗震性能
4.2.7 汶川地震房屋状况
4.2.8 结构防震的体制建设
4.2.9 建筑防震
……
第5章 应对地震灾害
第6章 地震灾害救援
第7章 地震灾害重建
第8章 地震灾害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主要探讨地震灾害应对的策略。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和如何阅读本书;第2—7章分别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灾害、预防灾害、应对灾害、灾害救援、灾后重建;第8章为对地震灾害的思考,涉及地震、工程建设、医疗、社会科学、法律、政府组织、公益性组织等多方面知识。 本书有利于使民众科学、理性、建设性地对待地震灾害,学到有效的防震、应对、救援、重建等知识。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规划、土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施政决策的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指导震灾之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依据;还可以作为普及培训抗震减灾人员专业知识的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姚攀峰 男,1976年生,河南省太康县人。清华大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现在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 从事工程设计10多年,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抗震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作者先后在《工程地质学报》、《建筑结构》等杂志发表论文11篇(含正式录用论文),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士工程学术会议(2007,重庆,国家一级学术会议)作报告1次。提出了广义朗肯土压力理论、非饱和土土力学工程应用方法和箭尾形夯点布置与施工方法,获得国家专利1项,部分研究成果被王思敬院士等专家引用。 此外,参考了北京地铁五号线、锦屏大坝(国家重点项目)等工程的设计,作为结构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了UHN10号、UHN4号、国贸三期(北京市重点工程)、铁科院永丰创新基地(北京市重点工程)等工程的设计任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