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2440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6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030244062 ; 978-7-03-024406-2

本书特色

《分布计算应用模型》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展现。 分布计算的目标是把多台联网的计算机统一起来,让它们共享信息或其他资源,主要包括多媒体系统、客户/服务器系统、并行计算、WEB编程、移动Agent等。近年来,作者从事了分布计算应用工作,尤其对在异构环境下的任务调度模型、高校知识网格及其关键服务模型、WAP应用模型、基于构件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对等网络资源管理模型、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内容简介

《分布计算应用模型》主要探讨了运行于独立计算机系统上,通过彼此协作,执行网络服务、网络应用等模式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分布计算概述、基于异构环境的任务调度模型、高校知识网格及其关键服务模型、WAP应用模型、基于构件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对等网络资源管理模型、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等。《分布计算应用模型》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可供分布式并行计算、网络计算、WAP计算等领域的科技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丛书序前言第1章 概述1.1 分布计算系统的发展1.2 分布计算系统的概念1.3 同构型与异构型分布计算系统1.4 分布计算系统的优点1.5 分布计算系统存在的问题1.6 分布计算系统的透明性1.6.1 透明性的概念1.6.2 影响透明性的主要因素1.7 计算模式1.7.1 单机计算1.7.2 分布式计算1.7.3 并行计算1.8 分布式计算的优点参考文献第2章 基于异构环境的任务调度模型2.1 一种QoSMin-Min异构分布式系统任务调度策略2.1.1 相关工作2.1.2 QoSMin-Min调度策略2.2 基于QoS的混合Min-Min任务调度策略2.2.1 相关工作2.2.2 调度策略2.2.3 实施2.3 异构环境下的混合遗传调度策略2.3.1 遗传算法概述2.3.2 相关工作2.3.3 混合遗传调度算法2.3.4 实施2.4 异构环境下子任务可分解的调度策略2.4.1 相关工作2.4.2 子任务可以分解的调度策略2.4.3 实施2.5 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高校知识网格及其关键服务模型3.1 研究背景3.1.1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3.1.2 知识网格研究现状3.2 语义网格和知识网格研究3.2.1 语义WEB概述3.2.2 网格与P2P系统3.2.3 语义网格3.2.4 知识网格3.3 高校知识结构分析和知识表示3.3.1 高校知识结构分析3.3.2 高校知识结构的知识表示3.4 高校知识网格体系结构3.4.1 知识网格形式化表示3.4.2 高校知识网格定义3.4.3 高校知识网格构建方法3.4.4 基于服务的高校知识网格体系结构3.4.5 高校知识网格的团队知识应用场景3.5 团队知识共享模型3.5.1 团队知识共享模型定义3.5.2 团队知识模型中知识表示3.5.3 知识共享模型上的操作3.5.4 知识订阅和通知模型3.5.5 实现算法3.5.6 算法分析3.5.7 实验分析3.6 知识推荐服务模型3.6.1 用户偏好分析3.6.2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3.6.3 系统实现和试验分析3.7 个人知识共享模型3.7.1 个人知识节点表示模型3.7.2 个人知识查询3.7.3 个人知识模型更新3.7.4 实验分析参考文献第4章 WAP应用模型4.1 研究背景4.1.1 WAP规范研究现状4.1.2 WAP应用研究现状4.2 WAP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4.2.1 WAP模型4.2.2 WAP应用安全模式4.2.3 个性化推荐4.2.4 移动搜索4.3 基于wAP的移动内容服务模型4.3.1 移动内容服务模型4.3.2 关键技术及实现策略4.3.3 模型实现及评价4.4 移动内容服务系统安全模式4.4.1 安全要求4.4.2 安全模式4.4.3 模式评价4.5 移动内容服务个性化推荐模型4.5.1 问题的提出4.5.2 个性化推荐模型4.5.3 性能评价4.6 基于WAP的移动搜索模型4.6.1 移动搜索模型4.6.2 模型实现与评价参考文献第5章 基于构件的企业信息系统模型5.1 研究背景5.1.1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现状5.1.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研究现状5.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基础理论5.2.1 领域工程概述5.2.2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概述5.2.3 基于构件的企业信息系统领域开发流程5.3 企业信息系统领域关键技术研究5.3.1 访问控制技术介绍5.3.2 基于角色的三维空间访问控制模型研究5.3.3 工作流技术介绍5.3.4 基于子任务和动作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研究5.3.5 报表技术研究5.3.6 基于角色的客户协同定制化报表系统模型研究5.4 构件化的企业信息系统领域通用框架模型研究5.4.1 企业参考模型体系结构5.4.2 企业信息系统基本组成5.4.3 GFEIS模型体系结构5.4.4 GFEIS模型的构件模型5.4.5 GFEIS模型的构件约束5.4.6 GFEIS模型装配算法5.4.7 基于.NetRemoting技术的分布式构件库模型5.4.8 GFEIS模型应用实例5.5 基于QoS和离散微粒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研究5.5.1 WEB服务概述5.5.2 微粒群算法原理5.5.3 基于QoS和离散微粒群算法的WEB服务组合研究5.5.4 仿真实验参考文献第6章 对等网络资源管理模型6.1 对等网络及相关技术6.1.1 对等网络概述6.1.2 对等网络拓扑模型6.1.3 对等网络应用6.2 结构化对等网络资源发现机制6.2.1 相关工作6.2.2 CRF路由算法6.2.3 节点的自治6.2.4 性能分析6.2.5 实验仿真6.3 基于语义的对等网络资源发现机制6.3.1 相关工作6.3.2 文献的语义表示6.3.3 基于语义的搜索模型6.3.4 性能分析6.3.5 实验仿真6.4 基于语义的对等网络资源发现机制6.4.1 相关工作6.4.2 信任度模型6.4.3 复杂度分析6.4.4 实验仿真参考文献第7章 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管理模型7.1 网格理论概述7.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1.2 网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7.1.3 网格体系结构7.1.4 网格研究现状7.2 网格理论相关研究7.2.1 网格环境下的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7.2.2 网格资源管理中使用经济学方法的研究7.2.3 网格资源管理中使用智能主体技术的研究7.3 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发现模型7.3.1 问题描述7.3.2 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资源发现模型7.3.3 讨论7.3.4 相关工作7.4 网格资源分配策略中的博弈7.4.1 定义7.4.2 问题描述7.4.3 网格资源的博弈模型7.4.4 网格中博弈的定义7.4.5 网格合作博弈中的纳什均衡7.4.6 算法设计7.4.7 仿真结果分析7.4.8 仿真结果7.4.9 结论7.5 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调度与配置的框架设计7.5.1 信号博弈理论7.5.2 基于经济智能主体的网格资源调度的框架设计7.5.3 模型分析7.5.4 模型解的证明7.5.5 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吉林大学,1993年赴德国TUBINGEN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与研究。曾任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兼任南开大学等兼职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教育》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B63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主要从事分布计算及计算智能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计算机教材、专著及译著92种,其中多本教材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