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体验的视角
1星价
¥21.3
(7.3折)
2星价¥21.3
定价¥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2905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5 页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811290523 ; 978-7-81129-052-3
目录
绪论一、引言二、“东北亚国际关系”概念的界定三、美国东北亚政策的阶段性**章 “华夷秩序”末期的政策(1784-1894)一、美国接触前的“传统东方秩序”二、美国人东方寻找财富三、东方秩序遭遇危机:美国人的机会第二章 “华夷秩序”崩溃时期的政策(1894-1903)一、借“调人”地位,压制中国二、积极参与东北亚争端三、对俄交易失败第三章 格局大调整时期的政策(1904-1914)一、挺日拒俄,建立均势二、格局重置第四章 一战前后混乱格局时期的政策(1912-1922)一、抢滩“民初中国”二、与日本争夺中国第五章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时期的政策(1919-1931)一、错误的理解,失败的安排二、华盛顿体系中的东北亚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东北亚区域内的国际关系自其发生到20世纪30年代初历经了五个发展阶段。针对这里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美国的政策、对策是什么?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特点?这些差别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可循?这些问题反映出美国对东北亚怎样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本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得出以卞结论:在形式、特征方面,美国的政策经历了由“模糊”到“明确”、从“追随”到“独立”的变化:在出发点和利益考量方面,经历了由侧重经济考量到侧重政治考量,由简单商业利益考量到符合战略利益考量的演变:在博弈模式和地位方面经历了由不结盟到积极参与并成为主要竞争者,再到主动制定规则,影响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过程。
作者简介
李朋,博士、教授。1963年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牟平。曾求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第二、三、四、五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黑龙江大学第三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现从事东北亚史、国际关系史、美国外交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4部。现为黑龙江大学世界史学科带头人,世界史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员、理事,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员、理事。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