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别无选择(五十名家孤篇自荐丛书)
读者评分
4.3分

包邮你别无选择(五十名家孤篇自荐丛书)

五十名家孤篇自荐丛书

1星价 ¥7.8 (3.7折)
2星价¥7.4 定价¥21.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wux***(三星用户)

刘索拉的书,值得看,算一个版本,收了

刘索拉的书,值得看,算一个版本,收了

2016-04-17 15:50:18
0 0
FLO***(三星用户)

值得一读的“老”经典

品相一般,但是胜在内容值得一读,价钱又便宜,比那些现在出的所谓精选动辄好几十还选得挺别扭的那一种强得多了。

2013-02-16 13:34:13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141182X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150
  • 开本:32开
  • 页数:409
  • 出版时间:2001-03-01
  • 条形码:9787801411822 ; 978-7-80141-182-2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五十名家孤篇自荐丛书》之一,是一本全新的、独特的书,是*优秀的作家与*优秀的作品的完美结合。书中收录了9篇由作家自己推荐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另外一种评价作品的尺度。从作家的“自我经典化”中,读者可以看到作家和批评家对作品析评价是多么的不同。并且这些作品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坛近20年来的*高成就。

前言

  书行将付梓,编辑约我说几句话,便脱口而出:“文学艰难!”
  仅凭参与组织了一次文学评选活动,只能算是靠近一次文学,就发本应业内权威人士当发的如此深沉之感慨,会给人以“为赋新詞强说愁”的感觉,甚至可能还会被误解为有点儿刚识几个字就硬往文学圈里挤的劲儿。因此将这次“文学艰难”的真实感觉自降几级,但*多算是靠近文学的艰难之感。
  也许是工作关系,做了几十年的准文学青年,像非左撇子的我见到饭习惯于用右手抓一样,心中一直以为文学是导引人们前行的火炬。天必将降大任于文学,文学必将做出骇世惊俗之举,文学家在我心中也一直是救民众于水火的人民子弟兵,甚至是拿破仑。但随着历史形势的变化,文学不再依靠意识形态的推论和劳动人民的需求,来确立自己的主题并酿就流派和思潮,她渐变为给人给已以想象性满足的书写符号时,我便忿忿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你随时可见那面色苍白、言辞木讷、目光呆滞,而一爬上网便神采飞扬,一进聊天室便口若悬河的男女青少年或超龄男女青少年,每当听着他们大谈“美眉”、“大虾”等比我听英语还难懂的语言时,我便更加忿忿然。这时准文学青年的情结便发作起来,我虽写不出锦绣文章,但可以拿起笔作刀枪,可以硬把文学往网络男女青少年包括超龄网络男女青少年脑袋里灌。我不敢奢望他们弃网而读经,哪怕通过网上游戏知道当今还有许多被我等奉若英雄的作家的大名也好啊!好啦,我终扒上文学的边了,随之靠近文学的艰难我也觉出来了。
  先是说到这次活动的权威性,我确实有点儿慌,难于回答,尽管我也曾幻想过做挽网络青少年于传统文学中的英雄,但也自觉我非力大身沉之辈,甚至装不得这等豪杰状,只是搞次活动,像以前无数次活动一样,只不过这次赶上世纪末,再加上有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互动而已,没想权威。依我浅薄的眼光,按照我以为的公正原则,征求各方意见,请了自认为*合适的专家做评委。评委们严谨、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动,这件工作绝不是修鞋的皮匠来找木工的碴儿,而是美食家对厨师的评品。当然换一批美食家评出的优秀厨师可能不一样。创作本身再个性化,一但形成作品便是一种公众化的东西。那就要允许别人发表看法和评品。尽管梵高的作品在身后才为人所识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对要得出一个结果的评选来说,少数服从多数总比多数服从少数更好使。如果再深究评委推荐人的资格问题,我真无话可说了。好在有“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在那儿档着,这次小小的活动又算什么呢?也许是人们对评奖寄予厚望,有点儿像我对作家们的那种准文学青年情结在起作用吧!
  再说到如此活动有无商业炒作之嫌,也挺难回答的,其实作家们的作品以各色选本的形式在书肆坊间随处可见,汗牛充栋。好在我始终认为世上没有不重复的选题,只要创新的策划就够了。只有操作方式得当方可能达到我们这次活动的初衷。适度的市场化操作,绝不意味着道德的沦丧。期待一次活动不带任何宣传、不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如同让所有的人都唱咏叹调,让革命队伍里是纯而又纯的布尔什维克一样难。
  这里还不要说活动的组织、资金的调配、软件的设计、作家授权的取得、作品结集的出版等等之难。说了半天,其实我只是靠近了一下文学,就感到了这许多难处。而真正身处其中的话,又该如何呢?我想靠近文学艰难之程度一定远低于文学之艰难。
  文学艰难难于何处呢?是创作环境难还是作品发表难?是作品市场化给作家带来的困惑难还是文学青年的大师化情结难?想必这只在身处其中的作家们才可以做答。而我所感到之难,与之相形,也许仅是一种姿态、一种方式、一份心境吧。
  现在回头看看书中的作品,篇篇都很好看。愿读者也有同感。但我更愿专家对这次活动的评选结果与青少年网民的评选结果之异同能引起作家和的关注。

                           安然

                       2001年2月20日晨

 

目录

刘索拉    你别无选择

韩 东    我的柏拉图

余 华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徐 坤    厨房

陈 村    一天

邱华栋    黑暗河流上的闪光

述 平    某

曹文轩    阁楼

何 顿    生活无罪 

  

展开全部

节选

石白对这些人与贾教授无形的对抗又气又恼。他凭直觉认为贾教授是无所不知的圣人。
并且他学了七年的和声学,假如在作品中去打破它,不是成心和自己过不去?巴哈的赋格他
从来没背下来过,即使考核时他也总不得已地照谱子弹,为此被减了很多分。但那是圣经中
的圣经,是不可企及的,既然不可企及,就不要多想。人家已经干过了不可企及的事,你就
不要想再去干什么新的了,你再干也是白费,也超不过巴哈。超不过巴哈你就成不了大师,
成不了大师你就超不过巴哈。超不过巴哈你就只有惭愧,你只有惭愧但不能超过巴哈。石白
觉得自己对这些问题理解得比森森孟野透彻得多。争执是无聊的,所谓“创新”也毫无意
义。你认为的创新不过是西方玩儿剩下的东西,玩儿剩下的再玩儿就未免太可笑,玩儿没玩
儿过的又玩儿不出来,不如去背巴哈,反正模仿巴哈不会受到方向性抨击。
石白是个心跳本不剧烈但每天去追求剧烈心跳的天才。谁都说他呆,但他对音乐的任何
一本理论书都狂热地崇拜。他对音乐的狂热似乎全球无一人可比,他从不迈出琴房去做无意
义的聊天,但他每门成绩都勉强得“良+”或“良—”。他既不参加班会也不参加任何活
动,更不去无目的地游山玩水,即便看完一场电影,坐在食堂里,他也要神情严肃地和你讨
论电影的主题展开、时代背景、作家生辰、演员技巧。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但说起
来又字字铿锵有力。那股认真劲只能使人毛骨悚然。
他除了音乐书,别的什么书也不看,但每部作品前又都要加上文学语言注释。李鸣每次
看到他那么苍白消瘦地追求狂热,都禁不住要可怜他。
那次钢琴考试他又得了四分,大概又是因为背不下巴哈。他大为恼火,问李鸣为什么他
得了四分而李鸣不常练琴却能得五分?这问题让“懵懂”帮着解答了。在下一次钢琴考试
前,她带着他去逛了四个美术馆,看了十个当代*新画展。第二天他满怀激情与信心走进钢
琴考场,结果又得了个四分。为这事,他发誓再不与“懵懂”打交道。
小个子对他的行为大为诧异:“你怎么能这样?”他们那时是在去“采风”的路上,搜
集民歌并游览名胜。
“别管我。”石白只是看着自己的游览图,把上面的名胜用笔圈起来,每走到一个地
方,不管刮风下雨,掏出照相机就照,甚至连光圈距离都不调。
“难道不是名胜,再好看的风景也不照了?”小个子怒气冲冲,他没带相机,指望着和
石白一起照相。
“别废话,你懂个屁。”石白嚓地一声按动快门,然后用笔在游览图的某一个圈上又打
了一个对勾。
“你简直是胡闹。”小个子嘟嘟喏喏,“这个人真怪,天下**白痴。”
“你才是白痴,只知道浪费胶卷。”
小个子气得直跺脚。当游艇在一个著名的河上开时,石白根本无兴致和大家说笑。河两
边的名胜与讲解员的滔滔不绝,使他无暇顾及天空和脚下,只是抬眼看看岸边,又低头写下
讲解员的话,然后匆匆看一眼游览图上的圈,打个对勾。
为此,有个叫莉莉的小提琴手爱上了他。说他从身上能闻到一股神圣的气味。并且据说
石白长得有点儿象聂耳,不过可能比聂耳要高十几公分。
莉莉长得象个运动员,肩宽腰细,两腿细长笔直。整天穿着一双回力鞋,没有什么事她
不敢干。她常常夜里十二点钟从学院的高围墙上翻下来,偷偷溜回宿舍,或者晚上在阳台上
只穿着胸罩短裤练习体操。那个阳台设在女生宿舍与琴房之间,因此总有男生要路过。每当
男生走来,她就用浴巾围住身体,只露出个瘦瘦的肩膀和长长的细腿,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到了夏天,她的裙子短得不能再短,有时在琴房就索性只穿胸罩和短裤练琴。
她和石白的相识也是从这儿开始的。那是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莉莉正穿着她的“三点
式”练琴,没锁门,门突然被石白推开了。石白和莉莉是一个琴房的,他是来取谱子,结果
被吓了一大跳,连忙退了出去。莉莉想他反正不会再回来,就接着拉琴,没想到石白又把门
推开,恭敬地说了声“对不起”,然后飞快地缩回脑袋把门关上。气得莉莉冲着门连踢了两
脚,大骂“傻瓜蛋!”。
事后只要一提此事,石白就推推眼睛,连连给她鞠躬。
自从他们成了朋友,莉莉总是说:“陪我出去玩儿玩儿吧。”
“我没时间,真的。”石白央求她,“我快考试了。”
石白不愿去陪莉莉,但愿意让莉莉陪着他,可又不许莉莉出声。搞得莉莉觉得很窝囊。
有一次,他让莉莉给他试奏他的小提琴曲,莉莉为了让他在视觉上也满意,特意穿着演出
服,一身黑色的长裙和高跟鞋来为他试奏。搞得石白只顾看她站在那儿边拉琴边摇头晃脑地
自我表现,根本没听清楚自己的作品。石白一肚子气恼,把眼睛捂住。
“为什么不看着我?”莉莉问。
“你为什么要穿这么一身衣服试奏?为什么要穿这么高的鞋子?”石白喊起来。
“这又碍你什么事?”
“碍了!碍了!我听不见我的作品!”
莉莉把高跟鞋一甩,就甩到石白眼前的钢琴键上。然后光着脚哭着跑到操场去了。
“跟他吹了!”“懵懂”愤愤不平地看着莉莉,她穿着拖地长裙光着脚站在风里,眼睛
都哭肿了。
此后莉莉就把琴房里的所有家当都搬到戴齐的琴房里去了。

作者简介

祖籍陕西志丹,生于北京,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发表代表作、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8年后旅居英国,目前定居纽约。于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主要音乐作品有《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等。
  刘索拉不只是音乐家、作曲家,更是知名作家,出版的小说集有《你别无选择》、《混沌加哩楞》等。
  她于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唱片制作公司,意图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家生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