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管理学类

包邮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管理学类

¥20.1 (4.8折) ?
1星价 ¥20.1
2星价¥20.1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734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5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00473459 ; 978-7-5004-7345-9

本书特色

《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是内地学者对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的一项开拓性成果,从职能、体制、过程和发展趋势四个维度,对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不仅对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界的学者和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各级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简介   在本书的研究中,我们比较重视以下研究方法的运用。   一是文本分析研究法。根据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的理解,所谓文本就是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在研究过程中,本书比较全面地分析解读香港公共管理方面官方权威的文本,特别是《基本法》、回归以来行政长官的历年《施政报告》和财政司司长的财政预算案等。   二是历史比较分析法。在分析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模式时,本书不仅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也比较注重对研究对象历史发展脉络的探讨,以期理解这一公共管理模式的特殊历史背景、现实特点和演变方向。   三是个案实证研究。无论是在公共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研究中,还是在趋势研究中,本书都比较重视通过比较全面的个案分析来说明问题。这也是对文本分析研究法的一个有益补充。

目录

**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节 回归前香港的政府公共管理体制一 回归前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构成 二 港英政府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 回归前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第二节 《基本法》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设计一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主要构件二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三 回归前后香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变化第三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一 一国主权下的高度自治性二 逐步提高的民主性三 相对弱化的行政主导性四 实质强化了的司法独立性五 行政层级的单一性第四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运作一 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关系方面二 行政与立法关系方面三 行政系统内部的运作四 政府与政党关系方面五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六 行政与司法关系方面第二章 香港特区行政组织系统与咨询系统的改革**节 特区行政组织系统的调整一 1999年底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市政服务架构的重组二 2000年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工商局架构的改组三 2002年的行政组织系统调整:政策局的合并第二节 特区行政咨询系统的改革一 特区行政咨询制度的改革二 特区行政咨询系统的发展第三节 区域咨询组织——区议会功能的加强一 特区政府加强区议会角色和功能的背景二 2001年以来特区政府加强区议会角色的措施第三章 香港特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高官问责制的推行**节 特区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一 回归以前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二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三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四 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取得的进展五 对特区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几点评价第二节 特区政府高官问责制的推行一 特区政府实施高官问责制的动因二 特区政府高官问责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三 实施高官问责制的意义与成效四 高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发展的路向第二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第四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进与法律分析**节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进一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演进的历史二 香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历史演进的总体分析第二节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法律文本分析法律文本分析一《基本法》关于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主要规定二简要分析第五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内容与特点**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施政报告文本分析一积极履行作为主权国家辖下的地方政府的职能二经济稳定与发展方面的职能三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方面四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五环境保护方面第二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总体特点一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规模(总量)方面的特点二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结构方面的特点第三篇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过程第六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决策**节 特区政府的规划性决策一作为公共政策框架的施政报告的决策二施政纲领的决策三重大公共财政决策第二节 特区政府一般性政策的决策一政策问题的确认二政策方案的设计三政策方案咨询与公众意见表达四咨询总结与意见整合五政策方案的合法化第三节 特区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一政策制定过程存在的问题二优化决策程序,提升政策制定能力的对策第七章 香港特区政府的公共管理执行**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执行机制一《香港公营部门改革》对政府政策执行机制的设计二政策制定主体和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关系三特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多元政策执行主体第二节 特区政府政策执行中的目标管理一特区政府推行目标为本的管理程序的背景与目标二目标为本管理程序的方法与内容三目标为本管理程序的推行和评价第三节 特区政府政策执行中的服务承诺一特区政府的顾客服务计划与服务承诺二特区公共部门服务承诺的主要内容三特区公共部门服务承诺计划的实施情况第八章 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的监督机制一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监督的层次分析二外部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监督三香港特区公共管理主体的内部监督四对香港特区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社会监督第二节 立法监督与司法监督一立法会的监督二司法机关的监督第三节 廉政公署的监督一香港廉政公署的架构与职权二廉政公署廉政监督职能的具体运作第四节 审计监督一政府审计监督在香港的发展二审计监督的类型与程序三香港特区审计监督的特点第五节 申诉专员的监督一香港申诉专员监督概述二申诉专员监督的类型与程序三申诉专员监督*新的发展动向第六节 特区政府公共管理监督的特点一监督主体地位的独立性与超然性
展开全部

节选

在《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的研究中,我们比较重视以下研究方法的运用。一是文本分析研究法。根据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的理解,所谓文本就是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在研究过程中,《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比较全面地分析解读香港公共管理方面官方权威的文本,特别是《基本法》、回归以来行政长官的历年《施政报告》和财政司司长的财政预算案等。二是历史比较分析法。在分析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模式时,《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不仅注重将所研究的问题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也比较注重对研究对象历史发展脉络的探讨,以期理解这一公共管理模式的特殊历史背景、现实特点和演变方向。三是个案实证研究。无论是在公共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研究中,还是在趋势研究中,《香港特区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都比较重视通过比较全面的个案分析来说明问题。这也是对文本分析研究法的一个有益补充。

作者简介

陈瑞莲,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府、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公开出版的著作有《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研究》、《行政案例分析》、《广东行政改革研究》、《行政管理学》、《乡镇行政管理》、《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中国城市公共行政导论》等,并在《政治学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等,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或转载论文七十余篇。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港澳特别行政区行政体制与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路与对策”和广东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委托项目“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