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儒学(第二辑)

包邮中国儒学(第二辑)

¥28.5 (5.7折) ?
1星价 ¥28.5
2星价¥28.5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6492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91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100064927 ; 978-7-100-06492-7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中华孔子学会学刊,收录了众多儒学研究名家的文章,对儒学作出了原创性的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性著作。第二辑收入的论文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儒学微观、儒学广论、日本明治儒学、古代观念及其言说方式。

目录

儒学微观
李翔海:《论语》“三十而立”商诠
梁涛:从简帛《五行》“经”到帛书《五行》“说”
蒙培元:从独立人格到大人境界——孟子的人格修养论
金安平:士贵或是王贵: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
余治平:董仲舒政治哲学之新议
陈来:朱子《论语集注》的儒学思想
曾春海:阳明的圣贤之路
张学智:明代《尚书》学中的拥蔡与反蔡
儒学广论
柯雄文:礼的伦理向度与宗教向度
韩星:儒家的批判精神与王权政治
单纯:论儒家的生命伦理与天命信仰的关系
向世陵:儒家传统承继与孔庙修复的关系考量
王锟:“现代性”(modernity)及其儒家路径的反思
日本明治儒学
宫城公子:日本的近代化和儒教的主体
希福来:西村茂树——关于现代化的儒教方面的见解
松本三之介:中江兆民的传统与近代——其思想构筑与儒学的作用
刘岳兵:中村敬宇的儒学思想
古代观念及其言说方式
郭静云:“神明”考
方旭东:汉语思想是如何失去我们的?——试以“精神”一词的谱系学考察为例说明
王中江:早期儒家的“慎独”新论
邓曦泽:苦心孤诣求自证:——从熊十力的言说方式看“中国哲学”的言说困境
展开全部

节选

儒学微观
李翔海:《论语》“三十而立”商诠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古人在诠解这段话时曾指出:“《论语》此章*为难解。盖以夫子自述进德之序而其语又为弟子所共闻,非揆之全经而无少刺谬,未可云得其立言之体也。”[(清)程廷祚:《论语说》]的确,由于这一章是《论语》中仅见的孔子完整地叙述自己一生之进学历程者,言约而义丰,遂成为历代《论语》注疏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并由此而留下了多种不尽相同的诠解与论析。本文拟就作为其中关节点之一的“三十而立”一节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以求从一个侧面加深对这一段关涉到孔子完整之学思历程的“夫子自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首先梳理以往对于孔子“三十而立”的主要解释。

以往对于孔子“三十而立”注解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充分强调了“志于学,”之“志”对于孔子之所以能够“三十而立”的重要性,并由此而肯定这里所谓“学”就是学为圣人。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