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945-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0768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87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010076881 ; 978-7-01-007688-1
本书特色
《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是“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丛书”之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简介 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村落个案研究,所揭示的问题对于历史发展脉系的把握太过局限,甚至常常将旨在探寻“支配历史运行”的深层力量或因素的历史学主旨,淹没在烦琐的个体生活史现象描述之中。从制度变迁视角而言,20世纪之初地方自治的政制变革及其后来乡村政体的反复更迭,科举之废引动的新旧学制在乡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于传统乡绅阶层内在构成要素的变动等等,都是超越村落和区域特性的宏观问题,尽管它的具体展开和落实仍然具有区域特征。可以说,20世纪的制度变迁与乡绅阶层的相关性无疑成为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录
节选
《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对于民国以来的乡制变革作了较系统的考察。由工业化浪潮引发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动:一方面,是原始村落正在成片地急剧消失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另一方面,是传统乡村的生活模式、社会结构、乡村文化和信仰体系等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动。乡村社会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华夏文明主要是建立在乡村社会基础上的文明。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次*重大转折:即世纪之初革命道路的选择和世纪末改革道路的选择,都是从农村开始的。这意味着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依赖于对乡村社会认识的深度,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在整个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5)”论题无疑构成其重要的研究方面。
作者简介
p>王先明,1 9 57年生.山西屯留县
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
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社
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
会副理事长、天津史学会副理事长兼
秘书长等。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
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
中国近代乡村史。在《历史研究二》、
《近代史研究二》、《中国史研究二》<<世
界历史)》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
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代表性著作
有:<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二》(人民
出版社2000年),《近代“新学”一传
统中国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商
务印书馆2 0 0 5年再版),《近代绅
士一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2.6¥6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