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

包邮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

1星价 ¥11.7 (7.9折)
2星价¥11.5 定价¥14.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7681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561768174 ; 978-7-5617-6817-4

目录

**章 民俗·礼仪春节贴门神的由来春节拜年的习俗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青龙节的习俗清明节的来历寒食节和介之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由来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重阳节登高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腊八节与腊八粥小年祭灶的由来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泼水节的习俗“那达慕”大会舞龙、舞狮“三茶六礼”的婚俗结婚喝交杯酒的习俗新娘蒙盖头的由来“六月六.回娘家”的由来婴儿出生报喜的习俗中国古代的作揖礼中国古代的“唱喏”古礼中的左右尊卑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什么叫居丧什么叫丁忧古代的棺椁制祭祀之礼泰山封禅“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什么叫大宗、小宗古人的起居礼貌中国古代的跪拜礼庆贺乔迁的温锅礼名字避讳的风俗古时书信问安用语古时社交场合的称谓古时对友人的称谓古时亲属间的称谓年龄的别称“死”的别称第二章 天文·历法干支在历法中的应用阴阳历的历法体制农历月份的别称“正月”与“征月”四时的划分二十四节气古历中的日、气什么叫朔、望古人的计时方法十二生肖十二时辰与生肖的对应关系《夏小正》《太初历》天文学家张衡张遂与《大衍历》郭守敬与《授时历》什么叫“斗建”上元积年是怎么回事岁星纪年三垣、二十八宿什么叫四象黄道吉日黄历历法与《周易》第三章 官制·官衔太师、太傅、太保司马,司徒、司空“三公”相,丞相、宰相士的变迁家臣门客吏的政治地位太尉的历史演变御史大夫的演变“十三曹”“郎官”“九卿”将军的位权演变古代的卖官制侍中的历史演变隋朝的官制改革“清官”的*初含义尚书省的历史变迁门下省的历史变迁中书省的历史变迁秘书省的变迁“六部”什么叫“宰执”枢密院的职责计相的权力和职能翰林学士的历史地位明朝大学士的职能明朝的东西二厂明朝的锦衣卫满清的八旗制度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处清朝的南书房清朝的理藩院清朝的总理衙门清朝的绿营兵清末的新军钦差大臣的职能县的来历郡县制刺史的演变“三辅”两晋南北朝的侨郡县都护府的职能宋朝的路、州.县“省”的沿革明朝的“三司”制度
展开全部

节选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编辑整理出农民*想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是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知识手册和文化读本。《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以通俗、简明而生动的文字向农民介绍经典、有趣的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引领他们走进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相关资料

**章 民俗·礼仪1/春节贴门神的由来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隆重、*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过春节时,民间有很多习俗讲究,其中之一就是贴门神。门神是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门神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手里拿着各种传统武器,随时准备同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我国过去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的。*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二将。到了唐代,一次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安。于是,他让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武将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从此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2/春节拜年的习俗拜年是过春节时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地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谒,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习俗从何而来的呢?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为了躲避这种怪兽,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是由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叩头致礼,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除此之外,还有同事相邀几个人一起去拜年,或者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团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又兴起了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3/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佳节,俗称“灯节”。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都是一片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的欢乐景象。到那时,不论皇室贵戚,还是平民百姓、深闺淑女,都可以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可谓是年中难得一见的盛况。元宵夜的燃灯之俗始于汉朝。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规定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从此这个风俗历代相袭,到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