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

- ISBN:978756176817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561768174 ; 978-7-5617-6817-4
目录
节选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编辑整理出农民*想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是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知识手册和文化读本。《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文化常识》以通俗、简明而生动的文字向农民介绍经典、有趣的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引领他们走进博大精深的文化世界,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相关资料
**章 民俗·礼仪1/春节贴门神的由来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隆重、*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过春节时,民间有很多习俗讲究,其中之一就是贴门神。门神是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门神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手里拿着各种传统武器,随时准备同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我国过去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的。*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二将。到了唐代,一次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安。于是,他让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武将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后来,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从此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2/春节拜年的习俗拜年是过春节时民间的一项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地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谒,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习俗从何而来的呢?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为了躲避这种怪兽,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是由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叩头致礼,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除此之外,还有同事相邀几个人一起去拜年,或者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团拜”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又兴起了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3/元宵节闹花灯的由来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佳节,俗称“灯节”。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都是一片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的欢乐景象。到那时,不论皇室贵戚,还是平民百姓、深闺淑女,都可以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可谓是年中难得一见的盛况。元宵夜的燃灯之俗始于汉朝。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规定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从此这个风俗历代相袭,到隋
-
经典常谈
¥7.6¥14.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经典常谈
¥13.7¥39.8 -
年轻人的国文课(八品)
¥28.3¥59.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9.9¥24.0 -
国学入门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寻味中国
¥15.1¥38.0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