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0634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7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218063430 ; 978-7-218-06343-0

内容简介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是本丛书的一个鲜明特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与借鉴比较研究法、制度研究法、过程研究法、生态分析法、行为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政策研究法、结构一功能分析法等方法。尤其注重运用了以下四种方法:1.制度研究方法。重点阐释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的制度化规范。2.过程研究方
法。着重通过收集与分析大量实证材料,对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的实际运行状况加以描述与归纳,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3.生态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考察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较好地把握现阶段中国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政治与公共治理的原创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4.比较方法。对中国的传统和现实以及中外公共治理体制及其
运行机制作比较分析。本丛书力求在保持四种方法各自侧重点及其特色的前提下,做到互补互通,相得益彰。

目录

1 导论
1.1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权力监督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1.2.1 西方分权理论和代议制度对权力监督理论的论述
1.2.2 西方结构主义对国家权力的建构与后现代理论对国家权力的解构
1.2.3 我国学者或实践者对人大监督的理论及实践活动的阐述和分析
1.2.4 中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书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1.4 本书的核心概念
1.4.1 宪政
1.4.2 人大监督
2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理论
2.1 人大监督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权力机关监督的理论
2.1.2 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权力机关监督的理论与实践
2.1.3 共产党人对权力机关监督理论的探索
2.1.4 从宪政视角对人大监督权马克思主义思想源流的探讨
2.2 中西权力机关监督制度的形成与理论比较
2.2.1 西方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2.2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2.3 从宪政视角对中西权力机关监督制度的理论比较
3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运作
3.1 人大监督权的结构与功能
3.1.1 人大监督权的结构
3.1.2 人大监督权的功能
3.2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横向运作
3.2.1 人大与政党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对政党的监督
3.2.2 人大与政府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对政府的监督
3.2.3 人大与司法机关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对司法机关的监督
3.2.4 人大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监督
3.3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纵向运作
3.3.1 上下级人大之间权力结构关系的宪政设计及相互监督
3.3.2 宪政视角下上级人大对下级国家机关的监督
3.4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四项权能的运作
3.4.1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知情权的运作——以政务公开为重点
3.4.2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检查权的运作
3.4.3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审议权的运作
3.4.4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处置权的运作
3.5 宪政视角下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运作
3.5.1 宪政视角下人大法律监督的运作
3.5.2 宪政视角下人大工作监督的运作
4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解构
4.1 对人大监督权两种理论范式的宪政视角解构
4.1.1 从宪政视角对人大监督权经典研究范式的解构
……
5 宪政视角下人大监督权的重构
6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