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402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560840277 ; 978-7-5608-4027-7

本书特色

《歙砚新考》:砚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术品,是中图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的瑰宝。砚是研磨用具,“砚”古代又作“研”。汉·刘熙《降名·释书契》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砚”,石滑也。滑者利也,决研磨一。文房用具之一的砚为记载、传播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极为典型的中国历代美术之实物载体。历代文人墨客称道的是端砚、歙砚、洮河观和澄泥砚这四大名砚,与端观并称为砚中双璧一的歙砚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唐开元年,猎人叶氏逐兽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斫为观,由是山上始传。歙观是指以徽州地域范围内的现石为原材料,经歙县砚雕工艺精雕加工而成富含徽州文化内涵的砚台,其特点是石质坚润、纹理缜密、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贮水不涸。主要是以徽派雕刻艺术为核心,浮雕浅刻为主,精细见长,雕琢手法细腻,层次分明。是典型的徽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

目录

序**章 歙砚简史一、歙州地名的变迂二、歙砚的发展历史三、歙砚的评述著作及地位第二章 歙砚的砚石坑口一、婺源县砚坑1.砚山(龙尾山)的砚坑2.大畈(济溪)的砚坑二、歙县砚坑三、休宁县砚坑四、祁门县砚坑五、黟县砚坑第三章 歙砚的石品一、眉纹二、罗纹三、金星、金晕1.金星2.金线3.金花4.银星5.金晕6.银晕四、鱼子纹五、带状纹六、歙红七、歙青八、紫云玉斑第四章 歙砚的石质与鉴定一、石质优劣的感官与实践认知二、歙石的地质学研究及歙砚自磨刃发墨理论三、歙石与玉山罗纹石、九江星子石的区别第五章 歙砚的艺术风格一、歙砚的制作工序二、歙砚的雕刻造型三、歙砚的雕刻题材四、砚铭五、砚雕的发展过程第六章 当代歙砚砚雕技艺及传承附录附录一歙砚地方标准附录二浅谈歙砚的价值(汪德钦)歙砚的传统风格——师古而推新(王宏俊)艺无止境(凌红军)附录三文房书籍及文献小汇历史上的歙砚名工歙砚工艺美术大师及传承人名单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歙砚新考》讲述了:砚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术品,是中国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的瑰宝。砚是研磨用具,“砚”古代又作“研”。汉。刘熙《降名·释书契》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汉·许慎《说文》:“砚,石滑也。”“滑”者“利”也,意“研磨”。文房用具之一的砚为记载、传播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极为典型的中国历代美术之实物载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