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红楼管窥-张锦池论红楼梦

- ISBN:97875039369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6
- 出版时间:2009-08-01
- 条形码:9787503936999 ; 978-7-5039-3699-9
内容简介
《红楼梦》说的是“大幸者的不幸,大善者的不善”,它以“一支正道曲,千红无孑遗”的社会理念,谱写了一曲令人热耳酸心的“青春的悲歌”,发出了“救救青年”的呼喊。
具有对称美是《红楼梦》结构学的一大特点,但并不是它的总体特点,它的总体特点是对称中有不对称、不对称中有对称,从而形成的均衡美。
《红楼梦》后四十回,在情节演绎上与原著貌似,在思想底蕴上与原著神离, 一为“讽喻文学”的佳作,一为“叛逆文学”的经典。
节选
一 来自两种管教思想之对立的影响《红楼梦》开卷一写到贾府,便画龙点睛式地写出它所面临的双重危机:一是“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二是“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两点,特别是后一点,具有统摄全书情节的作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自古皆然,亦多由于“儿孙不肖”。贾府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也已到了这种田地:“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但仍有一线希望:“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
作者简介
张锦池,1937年2月生,江苏省靖江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著有《红楼十二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等多部及论文多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获龙江文化建设终身荣誉奖。社会职务有: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到山中去
¥9.1¥30.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 -
哇哈!这些老头真有趣
¥13.7¥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门
¥1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