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2434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108024343 ; 978-7-108-02434-3

本书特色

《官僚制社会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内容简介

简介   通过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和美国的社会学理论,从多种角度有机地分析现代组织的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官僚制和市民自由及人权关系问题。

目录

编译者总序序新版序文献及省略语上篇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与官僚制**章 马克斯·韦伯和政府组织一、方法论的考察二、对德国官僚制的批判三、德国官僚制与路德主义四、作为近代市民社会成立史的“官僚制”概念五、现代社会与“合法统治”第二章 经济、法、统治中的形式理性一、韦伯的经济、法.统治及与宗教社会学的关系二、经济以及法律中的形式理性三、统治的形式理性——作为理念型的“官僚制”概念第三章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与官僚制、社会主义、民主主义一、行为理论与官僚制——作为现实批判的社会学二、官僚制与社会主义的问题三、官僚制与大众民主主义的问题——莫姆森对韦伯的理解第四章 马克斯·韦伯与帕森斯一、从理念型到分析理论二、帕森斯对韦伯的理解三、帕森斯的普遍理论及其应用下篇 现代社会社会学和官僚制的分析第五章 从梅奥的思想和霍桑实验中间考察——马克斯·韦伯和美国社会学一、梅奥的思想和组织理论二、再访霍桑工厂第六章 官僚制的功能分析前言——研究的动向一、官僚制的反作用理论——马顿的研究二、组织分析与官僚制——古尔德纳的研究三、官僚制的能动性——布劳的研究四、组织过程中理念与现实的偏离——塞尔兹尼克的研究第七章 官僚制与组织文化前言一、战略模型二、社会文化背景与组织文化三、组织的共通文化的研究方法四、面向近代化以后的组织理论第八章 现代社会和官僚制问题一、两个社会的模型和官僚制二、官僚制的阶级局限性三、产业组织的官僚制化四、专业化与官僚制第九章 近代国家和官僚制一、近代国家的成立和官僚制二、日本官僚制的社会学分析
展开全部

节选

《官僚制社会学》内容简介:有人说“现代是组织的时代”,我认为这句话是在向我们询问现代组织历史性存在的意义。认为组织问题存在于任何时代及任何体制之中的这一认识未必就是正确的。对于像古埃及那样高度组织化的帝国中,试图发现组织会压抑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这一问题的思考实验,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现代的组织问题,立足于组织自身未曾存在般的理性之上,同时也只能以趋向个人的自由这一前提才能够存在。

相关资料

上篇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与官僚制**章 马克斯·韦伯和政府组织一、方法论的考察 马克斯·韦伯是在怎样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对其渊博的知识进行理论性的收集和整理的呢?我们的回答是,他的价值理念(wertidee)是禁欲的新教教徒彻底的理性主义。更通俗一点说,也就是西欧市民社会的理念。我们可以明确地在韦伯的社会学中读出这种价值理念。韦伯社会学的基础,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而且,他的“价值自由”(Werffreiheit)、“理念型”(Idealty-pus)以及“社会学”(Soziologie)——特别是“社会行为”(sozi-ales Handeln)——成为三位一体,赋予了认识上的“主观”乃至行为上的“主体”(Subjekt)在方法论上绝对的首要性。韦伯通过同时强调主观认识和行为主体(当然认识本身也是一种行为)的重要性,确立了以人为主体的学说。科学“价值自由”的主张,是将人类世界从基于宗教的权威或者神学形而上学的臆测而形成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的主张,因此也是通过人的主体行为创造世界的主张。换句话说,所谓科学的价值自由,就是主张不受一切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站在自由的角度上研究学术。而且重要的是这种价值自由的主张,只有以个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即实践生活中的“价值判断的自由”(Werturteilsfreiheit)为前提时才有意义。这种价值自由的主张应该能够保证和维持个人主观意志的自由乃至个人良心、信仰的自由,而决不允许以科学的名义,对这种个人的主观意志的自由进行侵犯。*终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应该取决于这种主观意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主张也才具有它的意义。这种“价值自由”的主张首先成为马克斯·韦伯学说的基础。对于韦伯来讲,有必要确立起一个能够从任何价值束缚中都能独立出来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正是以这种基础为前提,韦伯构建了他的理念型理论。价值自由还保证在科学中依主观认识选择问题的自由。理念型的理论,是从主观认识所具有的某一固定的价值理念出发,亦即从“价值关系”(wertbeziehung)出发,通过有意识地“单方面地提高”某一种固定的要素而形成的。即便在这种情形下,主观认识占据的也是方法论上的绝对首要性。这种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的角度,*终在韦伯社会学的“行为概念”中开花结果。韦伯之所以将社会的各种事实在思维和活动这一意义层面上还原为行为睢一承担者的个人,不仅因为个人在分析中是必要的经验上的*终单位这一方法上的理由,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对超个

作者简介

佐藤庆幸,1933年生于日本岐阜县。现就职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文学博士。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