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7938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43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1793839 ; 978-7-5017-9383-9

本书特色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套教材面向中央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军转干考试;选调生考试;大学生“三支一扶”考试。知识系统全面,融合*新权威信息,公务员命题及阅卷专家亲自编写,规避误区,优化学习思路,汇集专家智慧,攻克高分难关,全解全析,明示命题原则与规律,把握命题脉搏,讲练结合,前瞻预测,剖析解题思路,拓展内在联系。

内容简介

简介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通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研习历年的试题,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复习备考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是考生掌握考试动态,赢得高分的*佳捷径。历年的考题是标准的复习题。自从实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以来,也时有真题重现或者与真题极其相似的现象发生,所以对往年真题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循着命题人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把握考试的脉搏,明确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书还将重点法条提炼出来,让考生能针对考试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赢得高分。

目录

**章 常识判断**节 法律常识一、法理学二、宪法学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四、刑法五、民法六、民事诉讼法七、刑事诉讼法八、商法与经济法第二节 政治常识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毛泽东思想概论三、邓小平理论第三节 经济常识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运行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第四节 管理常识一、管理概述二、决策与计划三、组织四、领导五、控制第五节 人文与科技常识一、文学常识二、历史常识三、军事常识四、地理常识第二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节 选词填空一、典型例题分析二、解题思路点拨第二节 语句连贯第三节 阅读理解一、片段阅读二、文章阅读第三章 数量关系**节 数字推理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考试题型分析三、数阵训练四、数独训练五、古典型数字训练第二节 数学运算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解题技巧分析三、数的特性四、计算问题五、一般性应用题六、其他类型应用题第四章 判断推理**节 图形推理一、基本情况简介二、古典图形推理三、多图形推理四、视觉推理五、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六、图形类比七、图形拆分与组合八、图形敏感度训练第二节 类比推理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解题思路分析三、属种关系与种属关系四、原因与结果五、并列关系与对立关系六、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七、事物与其作用对象的关系八、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九、其他关系第三节 定义判断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解题思路分析三、定义概述四、定义判断题型第四节 逻辑判断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解题思路分析三、逻辑的基本概念四、逻辑的基本规律五、对当关系及三段论推理六、复合命题及其推理七、归纳推理八、可能性推理题型及解题方法指导九、其他必然性推理第五章 资料分新**节 文字资料分析一、基本情况简介二、基础知识三、文字资料题型分析第二节 统计表资料分析一、基本情况简介二、解题思路分析第三节 统计图资料分析一、基本情况简介二、统计图的类型
展开全部

节选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内容简介:《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通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研习历年的试题,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复习备考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也是考生掌握考试动态,赢得高分的*佳捷径。历年的考题是标准的复习题。自从实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以来,也时有真题重现或者与真题极其相似的现象发生,所以对往年真题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循着命题人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把握考试的脉搏,明确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将重点法条提炼出来,让考生能针对考试重点,抓住关键环节,赢得高分。

相关资料

插图:**章 常识判断本章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传统题型,主要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侧重测查考生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常识判断涉及的主要的法律知识点有法理学、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常识判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要求考生对知识点做全面叙述,但从根据近几年常识判断的出题情况来看,此部分侧重点有所变化,加强了对考生细致理解、案例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的考查。根据*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内容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对考生的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 法律常识【本节考点分析】一、法理学(一)法的外延与内涵1.法的外延(1)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成文法;(2)国家通过一定方式所认可的习惯法,即不成文法;(3)法院或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创制的规范、规则;(4)其他执行国家职能的法,如教会法等。2.法的内涵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二)法的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2.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4.法是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的社会规范。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三)法的本质法的本质是法的根本性质,是指法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法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四)法的作用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两类。1.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的作用。(1)评价作用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违法以及违法性质和程度的作用。(2)指引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3)预测作用即当事人可以根据法律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将如何行为以及某种行为的法律后果,它又叫法律的可预测性,其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4)教育作用即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所发生的影响,其对象为一般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