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大讲堂-雅论与雅俗之辨
读者评分
4.3分

包邮文化艺术大讲堂-雅论与雅俗之辨

1星价 ¥9.0 (3.0折)
2星价¥9.0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岁月如***(三星用户)

你们关于艺术的书籍,也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籍。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是有好处的。

2021-08-28 22:11:39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就古代文艺美学看,“雅”属于统治者、士大夫精英文化层面,是正统的、雅正的;“俗”则属于被统治者、平民百姓大众文化层面,是世俗、俚俗与浅俗、粗俗的。从狭义上看,“雅”与“俗”,意指审美意趣与审美境界上的高雅别致、典雅庄重、超凡脱俗与通俗浅显、质朴粗犷、自然本色等。从其美学思想的发展看,“雅”与“俗”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正是基于此,本书才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示了牙篷俗审美的立体面貌。

2019-12-24 12:39:5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64790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0
  • 出版时间:2009-10-18
  • 条形码:9787806479087 ; 978-7-80647-908-7

内容简介

“雅”与“俗”,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范畴。就古代文艺美学看,“雅”属于统治者、士大夫精英文化层面,是正统的、雅正的;“俗”则属于被统治者、平民百姓大众文化层面,是世俗、俚俗与浅俗、粗俗的。从狭义上看,“雅”与“俗”,意指审美意趣与审美境界上的高雅别致、典雅庄重、超凡脱俗与通俗浅显、质朴粗犷、自然本色等。从其美学思想的发展看,“雅”与“俗”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正是基于此,本书才从“雅者正也”的审美意识出发,考察了中国美学雅论与雅俗之争的文化渊源,阐述高雅、典雅、和雅、清雅和古雅等雅境的审美内涵与审美特征,同时,还对我国先秦至清代的雅俗审美意识的历史轨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旁征博引,观点鲜明。充分示了牙篷俗审美的立体面貌。

目录

总序 (蔡锺翔 陈良运)
绪论 雅俗论的文化渊源
一、“雅正淫奢”之别
二、雅乐
三、俗乐
四、尚雅贬俗
五、“雅正”诗学精神
上编 “雅”论
 **章 高雅
  **节 雅 人
  第二节 雅趣
 第二章 典雅
  **节 释“典”
  第二节 “典雅”说的美学内涵
 第三章 和雅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顺庆   1954年生,湖北沙市人。文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学院院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著有《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跨文化比较研究》、《东方文论选》、《中国文化与中国文论》、《比较文学史》等专著和18部编著作品,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及海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