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高中二年级-全能力作文训练

- ISBN:97875476003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47600375 ; 978-7-5476-0037-5
内容简介
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终于可以作出判断:作文教学要走过三个阶段——知识教学、前能力教学和能力教学。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作文教学的重心只在于向学生传授各种文体规则、写作手法、修辞方式、作文技巧等,追求大量词汇、语言以及语法规则的获取。这种教学形式可归结为知识教学。近年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开始移向兴趣养成、能力塑造、创造性思维开发,进而关注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鼓励学生写真情表实感,远离假大空作文。这种教学形式我们称之为能力教学。由知识教学到能力教学是一次本质意义上的飞跃。但是目前的能力教学其操作与理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局限也随之显现出来了:单极训练(即单向训练)使得能力形成后无法获得迁移,从而不能举一反三,更未能实现高水平的巩固。这种能力的形成只能服务于某一种特定情形,并未泛化为一般意义上的通用能力,一旦事易时移就不灵了。严格意义上讲,单极训练不是完整的能力训练,故又称之为前能力训练,与之相应的教学应称为前能力教学。
要构建完整的能力结构,除了上述的能力训练外还要经历两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力迁移和能力巩固。完成这一过程将会把作文教学带入第三阶段——能力教学。
摆在你面前的这套丛书——《中国作文教学大系·全能力作文训练》就是奔这一目标来的。
本套丛书共12册,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每年级一册;每册各21个单元,每单元由七个板块构成,可归结为三个基本范畴:能力训练、能力迁移和能力巩固。其中“认知源头”、“思维技法”和“发现之旅”三个板块是用来完成能力训练的;“作文医院”和“能力迁移”两个板块是用来完成能力迁移训练的;“佳作示范”和“借题发挥”两个板块是用来完成能力巩固训练的。
目录
认知源头
思维技法
发现之旅
1.经典诱发:莫让浮云遮望眼
2.构思尝试
3.现场表达
佳作示范换一个角度会很美
作文医院
能力迁移
1.迁移练习
2.参考例文:小议“水滴”与“汪洋”
借题发挥竞争与奉献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认知源头
思维技法
发现之旅
1.经典诱发:中学生打工利大于弊
2.构思尝试
3.现场表达
佳作示范关于友情(节选)
作文医院背水阵与失街亭
能力迁移
1.迁移练习
2.参考例文:“国际面包”可休矣(片段)
借题发挥谈男女生的交往
第三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认知源头
思维技法
发现之旅
1.经典诱发:为“出头鸟”喝彩
2.构思尝试
3.现场表达
佳作示范谈读书
作文医院作文失误的几种常见病
能力迁移
1.迁移练习
2.参考例文:中学生不该沉溺于武侠小说
借题发挥吃亏的学问
第四单元 从哲理的角度去思考
认知源头
思维技法
发现之旅
1.经典诱发:“凹”与“凸”的启示
2.构思尝试:渔王的儿子
3.现场表达:渔王的儿子
佳作示范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
作文医院
能力迁移
1.迁移练习
2.参考例文:冠军与苍蝇
借题发挥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第五单元 中心论点的分解
第六单元 掌握多种论证方法
第七单元 并列式论证结构
第八单元 递进式论证结构
第九单元 运用比喻展开论述
第十单元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十一单元 设置悬念,引人深思
第十二单元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第十三单元 诗歌想象
第十四单元 诗歌鉴赏
第十五单元 彩线穿珠,托物言志
第十六单元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
第十七单元 定点换景与移步换景
第十八单元 作点辩证分析
第十九单元 科幻小说与寓言故事
第二十单元 读书札记
第二十一单元 总结与报告
节选
《全能力作文训练(高中2年级)》内容简介:说作文是语文的归宿和落脚点不过分。我历来认为,语文的事情多半是作文的事情。学好语文*后要在说话和作文上经受检验。近年来,语文教育备受关注,问题不少,解决起来头绪复杂,变数很多。语文界同仁为此做出不少努力,但效果不够理想。依我看,解决语文问题的切入点还应该在作文。“写”统辖着“读”,“写”制约着“说”,“想”又是通过“写”来外化和表达的。语文的诸多环节*终都要落脚于写。写的问题这般重要,而恰恰就在时下的语文教学中,作文的病症表现得*为突出:其一是教材的问题,其二是教法的问题。造成教材和教法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是其背后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思想和观念。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个性化表达,鼓励写真情表实感,注重作文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些要求意义深远,极有价值,但尚未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理念与操作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而缩短这些距离,就是编写这套丛书的动因。我们的追求很明确:一是将新的教学观念“发现法”注入作文教学全过程,并且遵循能力形成的心理学规律,设计每一个训练步骤,精选每一篇例文,使其成为课本读物的有机补充;二是提供一套系统完整且有一定思想含量、操作性强的作文教材。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结束作文教学无系统教材的历史。为了实现上述追求,本套丛书在编写阵容上吸纳了四个方面的同仁:一是来自“发现法”教学思想的故乡——美国的学者Scott先生,他是纽约的一位作文教学法专家;二是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知名作家团队;三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团队;四是部分省市的语文界实力派人物、特级教师和教研员。这个团队的组成确保了这项浩大工程的高水准完成。这套书能够给孩子们提供的东西也许会很多,但下面两样是我*为看重的。
相关资料
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能读书是一回事,善于读书又是一回事,并不是所有认得若干汉字的人都善于读书,“能”和“善”,相差只是一个字,实际距离却不可以道里计,问题就在这里。经常有些青年人,也有些中年人,其中有学生、教师,也有编辑工作者等等,他们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读好书,做好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是当前各个高等学校学生都在奋发读书的气氛中,这个问题也就显得很突出了。要具体地谈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学生该读什么书,或者研究什么题目该读什么书,这是各个教研组和研究导师所应该答复的。这里只能谈一点基本的经验。首先是方法问题。用老话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其缺点是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对所读书的主要观点、思想却忽略了。另一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这种人读书抓住了书里的主要东西,并丰富、提高了自己,但是不去作寻章摘句的工作。明朝人曾经对这两种方法作了很好的譬喻,说前一种拥有一屋子散钱,却少一根绳子把钱拴起来。后一种呢,恰好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拴的钱。用现代的话说,这根绳子就是一条红线。这两种方法都有所偏差,正确的方法是把两种统一起来,对个别的关键性的章节、词句要深入钻研,同时也必须领会书的大意,也就是主要的观点、立场,既要有数量极多的钱,也要有一条色彩鲜明的绳子。在学习理论的时候,还必须联系实际,才能学得深、学得透。其次是先后问题。明白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是先读基础的书呢,还是先读专业的书呢?例如学习中国历史,是先学好中国通史,还是先学断代史或专门史呢?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次序颠倒了,不善于读书。其实道理极简单,要修一所房子,不打好基础,这房子怎么盖呢?你能把高楼大厦建筑在沙滩上吗?因此,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书,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钻研。基础要求广,钴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更广。“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是有道理的。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学习古典文,那些范文*好是能够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除了多读之外,还得多抄,把重点、关键性的词句抄下来,时时翻阅,这样便可以记得牢靠,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多读多抄,这个“二多”是必须保证的。第三是工具问题。认识了字并不等于完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城堡
¥14.5¥45.0 -
儒林外史
¥13.7¥39.8 -
想念地坛
¥13.2¥36.0 -
经典名著大家名作子夜茅盾作品精选集价值典藏版
¥11.0¥39.8 -
宇宙从何而来
¥16.8¥52.8 -
老人与海
¥6.9¥28.0 -
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
¥14.4¥42.0 -
谈文学
¥7.0¥20.0 -
学习.就是找对方法
¥11.3¥35.0 -
绿山墙的安妮
¥8.0¥25.8 -
在人间
¥7.7¥24.8 -
基督山伯爵:全译本
¥14.7¥38.0 -
白洋淀纪事
¥10.5¥29.8 -
鲁滨逊漂流记
¥12.8¥36.8 -
四大名著红楼梦
¥12.2¥35.0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堂吉诃德(全2册)(典藏版)
¥52.0¥72.8 -
聊斋志异-(无障碍阅读本)
¥8.0¥26.0 -
燕子来时
¥7.9¥25.0 -
呼啸山庄
¥12.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