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
读者评分
4.8分

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

此版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阿来作序深度解读。

¥9.4 (2.2折) ?
1星价 ¥13.4
2星价¥13.4 定价¥4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367444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53674445 ; 978-7-5536-7444-5

本书特色

★人教统编教材八年级上推荐必读,必读名著,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深度导读
素质阅读,传递宝贵的经验和成长的智慧。阿来长序导读,带我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透彻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全球畅销2000万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部重要著作之一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副总统戈尔作序;影响阿来创作的自然文学名著之一;柴静关注的现代环保运动肇始之作。
★质感精装,亮丽装帧,适合年轻人的舒适阅读版本
细腻护眼的纯质胶纸,硬精装,家庭藏书之选。

内容简介

"    此版本《寂静的春天》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阿来作序深度解读。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风景宜人、生机勃勃的村庄像魔咒一般陷入一片死寂,由此引出了以DDT为代表的化学农药对于水源、土壤、动植物甚至人类自身的严重危害。意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揭示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和紧迫性。这是一本认可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目录

阿来:人类保护自然,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序言


致谢


01. 明天的寓言


02. 忍受的义务


03. 死神的特效药


04. 地表水与地下水


05. 土壤的王国


06. 地球的绿幔


07. 无谓的浩劫


08. 寂静的春天


09. 死亡之河


10. 无人幸免的天灾


11. 超越波吉亚家族的梦想


12. 人类的代价


13. 透过一扇窄窗


14. 每四个中就有一个


15. 大自然在反抗


16. 雪崩前的隆隆声


17. 另一条道路

展开全部

节选

阿来:人类保护自然,是为了保护自己
中国有很多文学类型,比如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等,但我们一直缺少另一种文学类型,这种文学在美国叫“自然文学”——反映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建立对大自然的理解与尊重,因而化育出环境保护的观念与行动。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都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内容,出现过利奥波德和约翰?缪尔这样的杰出作家,用自己的作品宣扬环保主义观念,用自己的实践倡导环境保护运动。女性作家蕾切尔?卡森也是这样一个人物。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很早就被引进到中国,现在我手中的这一本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的版本或者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版本,但是这样的书对于中国读者好像没有什么影响。
今天的中国,某些地区面临着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局面,我们自己身处的环境也越来越糟糕。如果树少一点,花少一点,大家勉强可以忍受,但是如果已经到了没有干净的水喝,没有干净的空气呼吸的程度,大家还在心安理得地忍受,并且不准备做一些改变,我认为有点儿匪夷所思。
我很早就开始读美国自然文学的书,因为我喜欢他们与自然相处的友好态度。我读的ZUI早的一本就是卡森的《寂静的春天》。
其实《寂静的春天》,不应该称为寂静的春天,因为在中文里,寂静这个词蕴含比较美好的意义。如果按照意义来译,我觉得它应该叫“死寂的春天”更合适。
蕾切尔?卡森是个科学家,不是一个文学家。
我们知道,每当春天来临时,万物就会萌发,百鸟会歌唱。因为鸟要繁殖,鸟的异性之间要互相吸引,需要靠叫声来完成。春天来了,天气转好,它们也会感到兴奋,所以春天的鸟叫会比其他季节要多得多。
可是在一个又一个春天,卡森发现鸟的叫声越来越少了,她开始追踪观察。鸟的叫声少了意味着鸟少了。那么鸟的数量减少就意味着一定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这些精灵一样的生命突然在原野中、森林中、河岸中、田野中消失不见了。这引起了她的关注与思考。
这时候,她开始做科学调查工作,后来发现鸟类减少的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农药。鸟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农药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昆虫杀死以保护农作物,道理也很正当。但鸟吃下这些被毒死的昆虫后,自己也死掉了。
当她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提出了观点:农药与化肥,对我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有帮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不是只给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给其他生命生存的。其他生命和我们一样平等。基督教是这么看的,佛教也是这么看,佛教说众生平等,不只是讲人跟人——穷人跟富人,高智商的人跟低智商的人,有权的人跟没权的人都是平等的。
其实佛教里说的“众生”,说人也好,一株草也好,一只虫也好,大家都是平等的生命,佛经《妙法莲华经》里就说,地上的生命“一云所雨,一雨所孕”。就是说一朵云下下来的雨滋润的这些生命,不管是这个雨落在人的身上还是落在一株草的身上,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使万物成长。所以说只要这个雨水落到的地方,所滋润的生命就没有高下,没有贵贱。在佛的眼里都是平等的,这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而不只是我们今天讲的人与人的平等。
用宗教眼光是这样看,那么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呢?人是从整个自然界里逐渐进化出来的,从低级的生命到高级的生命,其实所有生物都是生命进化过程当中的一个阶段,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轻忽它们呢?这是**。
第二,如果世界上的花草树木都灭绝了,动物都灭绝了,人也没有办法生存。树都灭绝了,没有植物制造氧气,水也消失了,那人跟生活在火星上一样,有什么区别?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的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也刚好契合了这个观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利奥波德也曾提出过,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农药是科学发明的,古代并没有农药。人类有了农药以后,大量地杀死昆虫,昆虫死亡以后,鸟去吃中毒的昆虫,鸟再死亡,而这只是解决了农田的一部分灾害。卡森是个化学家,她再进一步调查发现,农药不光杀死虫子、毒死鸟,还会污染土地、污染水。
当今,中国的某些土地污染物超标,再加上水质污染,从这种土壤和水里长出来的粮食,都是不健康的。但是很少有人去关注与书写这个问题。
卡森的这本书写于1962年,她写这本书时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她写这本书侵犯了很多利益集团。比如大农场主。你反对农药,农场主不干了,因为他们不可以再用农药杀虫了。美国的农场都是巨大的农场,一户人家就能种几千亩上万亩的地。对于他们来说,不用农药以后,庄稼都被害虫吃光了,他们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科技公司,生产农药的公司,发明农药的研究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风险。相对卡森来讲,这些机构权力很大,会运作舆论,通过种种手段封杀她。她当时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但这个时候,她坚持了自己的良知,写出了这一本书。
这本书一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这本书出中文版的时候,给这本书作序的是美国当时的副总统——戈尔。
卡森的调查过程、出版过程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层层封杀,她独自一人要跟资本势力搏斗,对抗这些势力,ZUI后终于写出了这本书,出版了这本书。这本书也成为美国自然文学当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我们追摹西方的娱乐式方式,追得很快,但是真正有价值的自然文学,在中国出现后却没有什么的反响,这样好的文学类型今天在中国还没有出现。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不仅卡森是这样,还有更早期的约翰?缪尔也是这样。
缪尔曾在美国西部的山地里给别人打零工,放羊。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地方,突然发现美国的资本集团在大规模地破坏大自然,比如林业公司滥伐森林,矿业公司为采矿把山炸得稀里哗啦,石油公司不管环境保护,抽油抽得遍地狼藉……
缪尔除了自己写书以外,还发起一些运动,一定要把美国的自然保护起来。比如,就是建立国家公园。
缪尔是一位作家,他创造了“国家公园”这个概念,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去说服美国政府。他们曾经把美国总统,说服到跟着他们到山里去露营。让政府官员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ZUI后美国通过了立法,创立国家公园,保护大自然。
黄石公园、优胜美地公园等都因此而创建。那时已经有伐木公司、采矿公司进去了,他们依靠政府的法令把他们赶走,才把这些地方保留下来。
卡森、缪尔这些人当时也受到伐木公司、矿业主的威胁。但是他们是为人类的利益着想,将自己的写作理念付诸行动,然后来改造这个社会,保护大自然。
另外一个人利奥波德更有意思。早期美国人土地很多,经营很粗放,所以他们得到一个农场以后,也是胡乱地耕种。所以有些土地耕种十年、二十年之后,土地的肥力营养就全部耗尽了,这片土地就荒废了,变成一片沙漠。
利奥波德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这个农场因为土壤的肥力耗尽,不能再种庄稼,已经变成了沙地。他把这个农场买下来后,进行了一个实验,目的是实验这片土地是否能再恢复生机。他一点一点地去种树种草,这有点像我们今天恢复一片沙漠的生态一样。
他把整个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因此,利奥波德就有了一本非常美好的书《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写了这个农场在1月是什么样,2月是什么样,3月是什么样……按12个月记录,记录完物象以后,他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与思考,ZUI后他成功了。
他们都是一方面写作,一方面揭露社会问题,同时付诸行动,所以自然主义文学在今天,还是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出现。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工作。
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这样的书,学会尊重自然,从而激发我们保护自然的意愿。因为当我们都不了解大自然的时候,声称要去保护它一定是空谈。人不可能对陌生的事物产生尊重与珍爱的情感。
虽然我们现在倡导“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但是当一个人对自然毫无认知的时候,他会真正地尊重自然吗?
不只是卡森的书,还有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学读本。因为这些书教会我们尊重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
1907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附近的泉溪镇。
1932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
1936—1952年,在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工作。
1963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1964年4月14日,因患癌症病逝。
著有《海风之下》(1941)、《我们周围的海洋》(1951)、《海洋的边缘》(1955)、《寂静的春天》(1962)等作品。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及美国公民ZUI&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