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606084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7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216060844 ; 978-7-216-06084-4
内容简介
简介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术文库。
目录
导论一、纳博科夫研究现状二、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1.本书的主要内容2.本书的研究方法**章 纳博科夫的现实观**节 纳博科夫现实观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渊源一、纳博科夫的“一元论”1.现实的主观性2.主体自我的消解3.世界是潜在的文本二、纳博科夫现实观的思想渊源第二节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的“一元论”表现一、好小说都是好神话1.神话与“诗性思维2.纳博科夫向“诗性思维”的回归二、一部艺术作品就是一个新世界三、文学作品的吸引力第三节 纳博科夫的现实观对其创作的影响一、想象力的创造二、自由的游戏1.游戏的表现手法2.自由的游戏与时间第二章 纳博科夫的时间观**节 时间问题概说一、传统时间观二、海德格尔对传统时间观的超越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纯粹时间”一、纯粹时间二、环形的时间之狱1.时间是我们生存之境域2.时间之狱无法逾越3.向死而生第三节 “时间”在纳博科夫小说《玛丽》中的显现一、过去与回忆1.过去2.回忆二、玛丽与将来1.阿尔费洛夫对玛丽的期备2.加宁对玛丽的建构三、加宁的“反向思乡”与本源时间的显现1.加宁的“畏”2.“反向思乡3.加宁的远行与本源时间的显现第三章 纳博科夫的风格观**节 形式即内容一、《微暗的火》——动态构成的小说文本二、《微暗的火》——形式与内容的互相构成三、《微暗的火》——作者、文本和读者的互相解构1.作者与文本2.读者与文本3.作者与读者第二节 关注细节一、对细节的精心安排是纳博科夫的写作风格之二、纳博科夫在解读作品过程中对细节的勘探1.对《曼斯菲尔德庄园》开头的放大阅读2.《包法利夫人》中的层次或千层饼主题3.《变形记》格里高尔变成什么虫子第三节 影视效果一、蒙太奇的运用二、长镜头的运用第四节 戏仿一、何谓“戏仿”,戏仿的产生及流变二、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仿三、戏仿是通往*高层次严肃情感的跳板1.戏仿与乱伦2.戏仿与狂欢每四章纳博科夫文学思想形成的深层基础**节 纳博科夫与生俱来的流浪情结一、纳博科夫的漫漫流亡路1.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时代2.颠沛流离的青年时代3.中晚年的自我放逐二、纳博科夫的精神流亡路三、纳博科夫作品中流亡的人物1.《洛丽塔》中的亨伯特·亨伯特2.《普宁》中的铁莫菲·普宁四、剪不断的乡愁与反向思乡第二节 通向自由之路一、审美狂喜二、“审美狂喜”的典型例证:“我”与普宁第三节 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一、彼岸世界不可现成化二、彼岸世界带给我们的是终极的宁静与至美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内容简介:古代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离不开当时的客卿、门客制度,为不同的观点、流派彼此公开竞争并得到君主的采纳搭建了平台;学者阿英在论及晚清以来中国新思想、新艺术的繁荣时,列举了三条原因,其中的**条原因“当然是由于印刷事业的发达,没有前此那样刻书的困难;由于新闻事业的发达,在应用上需要多量的产生”。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社团与杂志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18年,《北京大学月报》成为中国*早的大学学报,加之《新青年》、新潮社等杂志、社团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开启了自己近一个世纪的辉煌。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悉达多
¥13.0¥2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面纱
¥17.9¥49.8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她们
¥16.0¥46.8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7¥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罗生门
¥10.0¥36.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重生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