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主体文章是朱学后劲,黄震王深宁吴澄的研究,所论颇有启发,理学与全真新道教的关系可以商榷,至于理学与艺术的关系乃是最可注意一大题目,可参看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 ISBN:97871080321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09-12-01
- 条形码:9787108032188 ; 978-7-108-03218-8
本书特色
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内容简介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六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目录
黄东发学述
王深宁学述
吴草庐学述
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
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续篇
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
理学与艺术
节选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6)》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六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专论宋以后之学术,含有元一代,以迄明初。其黄东发、王深宁、吴草庐三家学述,叙朱学之流衍,可见元初学术思想之大概。《读明初开国诸臣诗文集》正续篇,举诸家诗文,以证明初诸文臣留恋故朝旧阙,怯于进而勇于退。作者由文论史,抉隐发微,含蓄地批评了这些元遗民缺乏夷夏之辨和民族意识。《金元统治下之新道教》一文对以王重阳和邱处机为代表的新道教(全真教)的历史成因及其三教合一、阳道阴儒的思想实质有很深刻的论述,极有助于我们了解元朝复杂的思想状况。《理学与艺术》一文,则专举绘画一事,以发明学术思想与艺术之相互关系,可为研究中国艺术史者启一新途。
相关资料
昔孟子论学,有亲炙与私淑艾之别。孔子以圣师垂教,七十弟子及门亲炙,斯诚旷世难觏之奇遇。然既生值同时,能尊所闻行所知则止,若求别有阐发,其事则难。抑且身在庐山中,不易识庐山之真面目。孔子惟赞颜回为好学,因颜子于孔子,所识特深。然使颜子获寿,后孔子而卒,恐亦于孔子之道未能别有所发明。何者,时代不相异,则其立言传教,自亦无可大相异也。孟子生后孔子百有余岁,时移世易,虽自日私淑艾,若有异于及门之亲炙,然能发明孔子之道,使后世并称日孔孟,则私淑之与亲炙,固虽异而并不异也。二程传道于伊洛之间,谢杨游尹及门亲炙者亦有徒矣,然必至朱子而后二程之说获以大明。朱子之于二程,亦已在百年四传之后,是亦私淑也。朱子及门亲炙之徒亦盛矣,然朱子殁,其徒亦尊所闻行所知而止,无有能大发明于朱子之学者。下及东发深宁,则亦三传四传几达百年之久矣。余今考论朱学流衍,首举东发深宁,盖以学术之传,非久无以见其变,非变无以见其通,非通亦无以大其传。朱子之学,传至于东发深宁,一若面貌全非,然其精神血脉,则固不失为朱子之嫡传也。朱子之学,大率可分两途。一日性理之学,一日经史之学。性理之学,上接二程。伊川之称明道日:先生生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盖自孟子之后一人而已。今纵谓伊川之言可信,然子贡有言,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则岂可谓孟子以下千四百年,乃并无不贤识小者之存在乎!子贡又日: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是知孔子之教,固兼有性与天道与文章之两途。孔子前辈弟子中,惟颜子能言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知兼两者而为学。子贡则日,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是其着意已仅在于博文。不知孔子固日: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此乃孔子即在文章中见性道,即在博文中见约礼,而子贡不之知,故有孔子少言性与天道之疑。孔子后辈弟子中,有子曾子,偏于性道与约礼。子游子夏,偏于文章与博文。故孔子既以告子贡,复以告曾子,皆日:吾道一以贯之也。孟子似偏于性道一面,荀子则偏于文章一面。今纵谓性道之学,自孟子后千四百年无传人,至宋而有程子。然文章之传,则固千四百年未尝绝。亦岂可谓此千四百年文章之传,乃绝无性道之可见乎?朱子言性理,推尊其传自程子。而其经史之学,则跨越二程,直溯北宋诸儒以上接汉唐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了凡四训
¥16.7¥49.0 -
谈修养
¥7.0¥20.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9.2¥20.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美学十五讲(第二版)
¥16.7¥45.0 -
神仙、动物与人类社会:谷种神话概述
¥24.4¥78.0 -
谈美
¥5.3¥10.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8.7¥24.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10.4¥36.0 -
那些思想大师们-细说民国大文人-白金增订版
¥19.0¥60.0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1.9¥36.0 -
创造进化论
¥16.7¥45.0 -
传习录
¥15.4¥55.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中国哲学十讲
¥18.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好的孤独
¥14.4¥36.0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