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

1星价 ¥19.2 (6.0折)
2星价¥19.2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7897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90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0478973 ; 978-7-5004-7897-3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转型与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群体性政治参与的历史发展;当代群体性政治参与的利益主体分析;群体性政治参与的社会心理分析等。

节选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研究取向方面,体现出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我们并没有致力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而是以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为核心,从这些问题的表现与危害入手,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根源,阐述可能的解决措施。二是在研究内容方面,体现了综合研究的特点。我们没有因为传统上"政治参与"概念的局限而使自己的研究视阈局限于制度内的政治参与,而是同时关注非制度化及反制度化的群体性政治参与形式。由于每一种形式的政治参与活动都有其极其复杂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演化方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有必要从不同的视角加以分析和阐释。笔者从事的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工作,深知自己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的局限,所以在发挥己长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借鉴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力求使研究视野稍显开阔。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体现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大体上,规范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宏观层面的长远问题的探讨,实证研究方法则更适用于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澄清和解决理想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关资料

我们之所以选择采用这样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阐释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政治参与状况。我们知道,政治参与在不同的政治共同体中受到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会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在同一政治共同体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政治参与也会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表现出来。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参与体现为一种相当复杂的政治现象。从参与主体方面来讲,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的冲击,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有社会阶层的利益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崛起,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会选择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对由于社会变革而受到深刻影响(或受损或受益)的那部分社会群体加以分析,是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参与问题的重点所在。在本书中,我们把政治参与主体界定为普通公民,既考虑到要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参与行为,同时也要考虑到本书的研究主题——群体性政治参与——要求选用一个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从参与客体来看,我们采用了一个*为广泛的范畴,把参与主体试图加以影响和推动的政治系统中的各种决策与行为都纳人研究范围,这样较有利于对各种不同意图和动机的政治参与行为的整体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基本状况。从参与途径来看,我们同样采用了一个较宽泛的界定方法,没有把非法政治参与形式和被动的政治参与形式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因为,在现实中,自动参与和动员参与、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和平参与和暴力参与的界限从来不会像在理论中那样容易分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同一次群体性政治参与事件中,往往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政治参与,而不同政治参与形式之间的界限又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有将多种形式的政治参与都纳入研究的范围,才能较为全面地揭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参与的全貌。……

作者简介

麻宝斌,1973年生于吉林省敦化市,政治学博士。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美国丹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青联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山大学《公共行政评论》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从教12年间,在《政治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政府危机管理理论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主持或参与完成1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