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047726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978 页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500477266 ; 978-7-5004-7726-6
本书特色
《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套装上下册)》: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分为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历史进程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村民委员会选举综合比较两篇。具体内容包括: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发端(1980~1987)年;“海选”的出现及其影响(1991~1994年)等。
目录
节选
《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选举”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辞源学上诠释,选举就是择善者而举之。它作为公共行为,属于政治活动范畴。用现代政治学的观点来分析,选举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其实质是人民主权的寄存过程。“选举”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至少在汉代已被经常使用。《淮南子·兵略》中就有“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的说法;《汉书·鲍宣传》也有“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的记载。二十四史自《旧唐书》至《明史》皆有“选举志”。不过,中国古代的所谓“选举”,如西周之宾兴,①汉代之举孝廉及贤良方正,无论是“选士”还是“选官”,都与现代的选举不可同日而语。严格来讲,中国古代的“选举”,实际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选拔”,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设定程序,挑选代理人的过程。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