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120370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5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511203700 ; 978-7-5112-0370-0
本书特色
《苏词接受史研究》:汇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原创学术成果
搭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平台
探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出版的新模式
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苏词接受史研究》稿借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思路方法,对苏轼词的研究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析。苏词接受史是历代苏词接受情况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当代苏学接受史的组成部分。由于苏词的典型意义,使苏词接受成为考察整个词史发展的极好视角,也成为深化开拓当代苏词研究的必要基础。历代苏词接受在理论批评、创作取法和文本整理上都卓有成就。《苏词接受史研究》稿注重于“变”的立论点,涉及文体正变、词史流变、词风消长、时运盛衰、才性各异等各个方面。立足于苏轼词、历代词学论著、选本以及创作词集,兼取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书稿分三个部分,绪论对选题、方法诸问题发凡举例,上编是宋金元明苏词接受,下编是成熟兼备的清代苏词接受史研究。
目录
**节 有关选题的几个问题
一、接受史诠解
二、选题依据
三、现有成果与写作方法
第二节 苏词接受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一、苏词蕴涵的生命精神
二、苏词接受的重大公案
三、苏词接受的“历史合力”
上编 宋金元明时期的苏词接受
**章 北宋时期的苏词接受
**节 苏词的传播
第二节 苏词与北宋词评
一、词史上**次大规模出现词论
二、对词体的争论围绕苏轼的词学实践展开
三、黄庭坚的《小山集序》和张耒的《东山词序》
四、苏词审美特征和接受方向的确立
第三节 苏词对元祜词林创作的影响
一、寓身世感慨于词中
二、题材、意象和手法的拓展
第二章 两宋之交时期的苏词接受
**节 两宋之交的苏词接受进程
一、徽宗年间的苏词接受
二、南渡时期词风的大转变与苏词接受
第三章 南宋时期的苏词接受
**节 南宋苏词经典化的文化背景
一、苏词经典化与崇苏风气
二、苏词经典化与理学的影响
第二节 南宋词评对苏词词学观念的接受
一、苏轼词为诗裔和崇雅鄙俗的词学观念
二、南宋词评对苏轼词学观念的接受
第三节 南宋词评对苏词创作的接受
一、对“以诗为词”说的反拨
二、对苏轼在词史上地位及其词风的评价
三、对苏轼词作音律问题的评论
第四节 南宋苏词接受中的流派观
一、对北宋学苏词一派的评论
二、苏辛之间的桥梁
三、苏词接受的集大成——稼轩词
四、苏词接受的广大门庭——稼轩词派
五、江西词派、清空词派与苏辛词的渊源
第五节 南宋苏词的版本和选本概况
一、南宋时期苏轼词集版本
二、南宋时期词选中的苏词
第四章 金元的苏词接受
**节 金元苏词接受高潮期概况
一、苏学北行的背景
二、“借才异代”和词人的特殊心理状态
三、北方地域性因素
第二节 苏词对金元词创作上的影响
一、吴蔡体——苏词接受的奠定期
二、金源坡仙词——苏词接受的规模始大期
三、遗山词——苏词接受的光大期
四、南北词风的融会——苏词接受的延续期
第三节 金元时期对苏词的评价
一、王若虚的苏词评论
二、元好问的苏词评论
三、叶曾的《东坡乐府序》
第五章 明代苏词接受
**节 明代词评对苏词的接受
一、以婉约为正以豪放为变
二、为豪放词风辩护
三、对苏词特质的体认
四、对苏轼诗与词关系的评价
第二节 明人对苏词的接受历程
一、明初词坛的苏词接受
二、永乐一成化词坛的苏词接受
三、弘治一嘉靖词坛的苏词接受
四、明代后期词坛
第三节 明人对苏词文献的保存和传播
一、与苏轼文集混编本
二、在词学丛书中编入的《东坡词》
三、词谱所选苏词
四、选集中的苏词接受
下编 清代苏词接受
**章 清代苏词接受总体评价
一、清人对于苏轼的崇拜
二、清代苏词接受史研究的特殊价值
三、清代苏词接受之总评价
第二章 明末清初“艳体的自赎”与“长调学苏辛”
**节 明末清初苏词地位总论
第二节 百家腾跃中的苏词接受
一、云间词派苏词接受的“风气初开”
二、西陵词派苏辛周柳的兼收并取
三、眉山、渭南之间的柳州词风
四、渔洋词学的“正变”观与“神韵”说
五、“白发填词吴祭酒”的直逼大苏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潮起潮落——康乾时期苏词接受的曲折历程
**节 “别生丘壑”——阳羡派时期苏词接受的高潮
一、阳羡派宗苏辛的背景原因
二、阳羡派尊苏辛的主要观点
三、阳羡派宗苏与宗辛辨析
第二节 盛世轨范——浙西派时期苏词接受的低潮
一、苏辛之隐与姜张之尊
二、苏姜之间的内在渊源
三、从苏姜到浙派的审美理想
四、浙派发展中苏词之沉浮
第三节 对苏词初步的清理和定位
一、词话辑录中的苏词接受
……
第四章 变而启盛——清中晚期苏词接受的走向成熟
第五章 苏词的传统“结穴”
第六章 苏词接受的异军突起与现代转型
第七章 清词选本中的苏词选评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苏词接受史研究》稿借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思路方法,对苏轼词的研究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析。苏词接受史是历代苏词接受情况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当代苏学接受史的组成部分。由于苏词的典型意义,使苏词接受成为考察整个词史发展的极好视角,也成为深化开拓当代苏词研究的必要基础。历代苏词接受在理论批评、创作取法和文本整理上都卓有成就。《苏词接受史研究》稿注重于“变”的立论点,涉及文体正变、词史流变、词风消长、时运盛衰、才性各异等各个方面。立足于苏轼词、历代词学论著、选本以及创作词集,兼取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书稿分三个部分,绪论对选题、方法诸问题发凡举例,上编是宋金元明苏词接受,下编是成熟兼备的清代苏词接受史研究。
作者简介
张璟(1973-),女,皖舒城人。分别在1994年和1997年于安徽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2年期间于复旦大学攻读唐宋文学方向博士,现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中国旅游文选》,于《词学》、《旅游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见字如面
¥23.4¥49.8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到山中去
¥9.1¥30.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6.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