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新中国 新建筑-六十年60人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903570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39035703 ; 978-7-5390-3570-3
本书特色
《新中国 新建筑六十年60人》是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设计家》历年采访建筑师的基础上,以在建筑设计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内60位建筑9币的设计生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为经,以这些杰出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为纬,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入》一书,为新中国60年的建筑立传,也是为新中国的建筑师立传。
事实上,这个构想很好——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阐述传主各自的设计理念,展示建国60年来在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等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纪念意义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部分传主略显偏激的观点采取保留、包容的客观态度,仅供学术参考。
60人的限额当然不合理,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它与新中国60年的关系。新中国建n60年来出现的优秀建筑师岂是这区区60席可以涵盖的l 600位都嫌少!但我们并不想把这本书作为权威性的结论,只是看作一种辑录和记载,只是想从这60位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窥见新中国建筑的一斑。因此,本书只是某种意义上的选集,而不是史诗意义上的建筑师全集,是像坊间流传的无数种文选那样具有诗意的选集,只是从这60位建筑师的作品和故事这个切入点来部分了解60年以来的新中国建筑、新中国建筑师。
60年的历程至少涵盖了五代建筑师。通常所称的中国**代建筑师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师,我们都是学习他们的作品,读着他们的论著成长起来的。遗憾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故世或者无法直接采访,因此本书没有这一代建筑师的身影。这里面列入的有通常所称的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他们是我们的导师和楷模,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已经故世或者无法接受采访。第三代建筑师是今天中国建筑界的中坚,他们是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有些是我们的同事和友人,他们活跃在今天的中国建筑舞台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核心作用。但是如果要把这一代建筑师的代表人物都列入的话,也远远超出60位,因此只能割爱,留出空间给第四代、第五代建筑师——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是,或者不久的将来是中国建筑界的中坚。各代人在书中的比例并没有刻意加以考虑,列入本书*年轻的建筑师是70后。
本书的体例也与其他同类书不同,采用叙事式、谈话式,而不是常见的简历式的小传,以较详实的篇幅着重介绍传主的设计之路、设计理念和代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这些建筑师的设计生涯和思想,他们的成长道路和培育他们的社会政治环境。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大师不是不吃人间烟火食的神祗,而是有喜怒哀乐、有思想、有个性、有血有肉,做出了丰功伟绩,对新中国建筑有重要贡献的凡人。本书也不是为了表彰这些大师,他们的事业和成就已经在无数的评奖、论著、选集、文集和作品选中介绍过,许多名字的光辉无需更多的笔墨来彰显,他们的名字就代表了中国建筑史。
目录
吴良镛
罗小未
戴复东
关肇邺
陈志华
梅秀魅
钟训正
李道增
周干峙
齐康
彭一刚
魏敦山
邹德慈
阮仪三
程泰宁
蔡镇钰
张锦秋
卢济威
何镜堂
……
节选
《新中国 新建筑六十年60人》内容简介: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设计家》历年采访建筑师的基础上,以在建筑设计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内60位建筑9币的设计生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为经,以这些杰出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为纬,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入》一书,为新中国60年的建筑立传,也是为新中国的建筑师立传。事实上,这个构想很好——以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阐述传主各自的设计理念,展示建国60年来在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等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纪念意义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部分传主略显偏激的观点采取保留、包容的客观态度,仅供学术参考。60人的限额当然不合理,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它与新中国60年的关系。新中国建N60年来出现的优秀建筑师岂是这区区60席可以涵盖的1600位都嫌少!但我们并不想把这《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作为权威性的结论,只是看作一种辑录和记载,只是想从这60位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窥见新中国建筑的一斑。因此,《新中国新建筑六十年60人》只是某种意义上的选集,而不是史诗意义上的建筑师全集,是像坊间流传的无数种文选那样具有诗意的选集,只是从这60位建筑师的作品和故事这个切入点来部分了解60年以来的新中国建筑、新中国建筑师。
作者简介
郑时龄,1941年11月12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65至1978年在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1978至1981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198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1年12月起在同济大学任教师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4至1986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任访问学者,1989年应邀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尔巴那一尚佩恩校区艺术与应用艺术学院任乔治·密勒讲座教授。历年来,曾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大学和论坛上讲学。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12月被选为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2002年5月被选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2007年3月被授予意大利仁惠之星骑士勋章,2007年10月被意大利罗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空间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主要论著有: 《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黑川纪章》、《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建筑批评学》、《世界大城市——上海》、《世博与建筑》以及译著《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 0余篇。 主要设计作品有:南浦大桥建筑设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教学楼、朱屺瞻艺术馆、上海格致中学教学楼、浙江海宁钱君句艺术研究馆、嘉兴广电中心大楼、嘉兴市行政中心、上饶市行政中心、杭州中国财税博物馆等。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9¥28.0 -
梁晓声自述
¥16.4¥48.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15.4¥45.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曹操传
¥19.9¥59.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1.9¥36.0 -
李鸿章传
¥9.0¥26.8 -
白居易:乐天诗雄(八品-九品)
¥11.5¥28.0 -
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传
¥11.9¥36.0 -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抗战时代-肆
¥15.9¥49.8 -
林肯传
¥10.0¥36.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0.2¥29.0 -
加缪自述
¥10.9¥28.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非常在-作为作家.还是作为女人
¥12.2¥3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