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分
包邮跟大师学国学-中国书画浅说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活动价2元多收了一本,到手一看封面有不些许锈迹,好在里面是全新的,不过原价10元我2元钱收的,也没法说什么。很多人觉得这位老师水平不高都是蜻蜓点水,但我觉得至少比我高,就应该虚心学习
- ISBN:978710106966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13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101069662 ; 978-7-101-06966-2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代书画名家诸宗元先生所撰《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的合集。诸宗元先生认为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两种艺术,而历代作者论书,往往“陈义过高,不切今用”,或者“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也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两本《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义精于书画,其研习心得融人其间,使得这两本书不失为中国书法、国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目录
例言
绪论
书体之分析
笔法之研究
字之结体及运用(一)
字之结体及运用(二)
字之结体及运用(三)
学书之次第(一)
学书之次第(二)
中国历代制字之概述
中国历代书家与论书之概述
学书之宜忌
余论
中国画学浅说
例言
绪论
一 画体之分别上
二 画体之分别中
三 画体之分别下
四 画法通论
五 画之用笔
六 画之用墨
七 画之设色
八 学画之程序
九 论章法
十 论皴法及点苔
十一 论写生及写意
十二 画之落款及题识
十三 画之品目
十四 画与书学之关系
十五 余论
节选
《中国书画浅说》是近代书画名家诸宗元先生所撰《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的合集。诸宗元先生认为书法与绘画是中国人素来看重的两种艺术,而历代作者论书,往往“陈义过高,不切今用”,或者“词旨渊雅,难于通俗”,论画则或总论,或专论,或偏于鉴赏,也难于为后学提供借鉴,故他起意以浅近文字编写这两本《浅说》,“意在便于实习”,而他本人又精于书画,其研习心得融入其间,使得这两《中国书画浅说》不失为中国书法、国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此次重刊,将两书合在一起,定名为《中国书画浅说》,希望能为今天的书画爱好者提供一册完整的学习指南。
相关资料
学书之宜忌古人论书,大要有二。*难得者韵,*不可犯者俗,如唐之苏灵芝,当时与颜、柳、欧阳并称,号为四家,后人且以俗书目之。推其究竟,何以为俗,何以为不俗,亦无方法,以解剖之。清刘熙载《论书》有日: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笱气,皆士之所弃也。此论一出,俗与不俗之剖解,即可了然,学书者,当先守此为定律,至刘熙载所谓士气,质言之,即所谓有书卷气,有金石气而已。学书者,**宜养心性。古人评书,尝日字如其人,盖人之心性,往往于作书时,自然流露。宋王安石,生平不能端书,时若匆遽成之,论者讥其性躁。此在执笔申纸之时,即须澄定神智,使躁妄之念,不致发生,习惯即成自然,是学书与心性,两有益矣。临摹碑帖,为学书者必经之阶级,不可专求古人所写点画,一意摹效,尤当体会古人之性情。昔人谓王羲之所书《曹娥碑》,有孝子慈孙气象,颜真卿所书《家庙碑》,有衣冠雍穆气象,此在学书者,有以喻之。昔人又谓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此论亦极有见。能明于此,其于临摹碑帖,事半而功倍矣。骨力形势,此四者,书家所并重。唐太宗论书,曾云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是骨力为尤重。惟四者之外,诚须有气以贯注之,昔曾国藩论文,以阳刚阴柔,为古文四象,书亦如之。奇拔雄健,阳刚也。沉着宽博,阴柔也。二气并备,书始可成。要之守以恒心,方能先讲骨力,再讲形势,而下笔之始,以迄竟幅,皆有气以为贯注,则学书得其要矣。学书尤当辨体,正书以及行草,能参以篆、隶笔法,则为近古。若篆、隶中,参以正书笔法,则大误矣。就字形而论,有内抱外抱之辨,在篆、隶之笔法,尤为明确。如上下二横,左右两竖,其有若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内抱也;背向内弦向外者,外抱也。篆不全用内抱之笔法,而内抱为多;隶之笔法,则全用外抱,此又篆隶笔法之宜知者。又写大篆时,不可杂以小篆,写小篆时,不可涉及许氏《说文》所无之字。即日通假,亦须于古有本,此亦辨体之扼要语也。 学书之初,首宜求其平正,前于字之结体及运用,已屡言其方法,实多本于古人。孙过庭《书谱》有日: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标考所论,始终不能逾越平正之规范,盖古人即作行草,亦皆各有规范。若以欹侧为姿媚,是俗书也。学书不可或作或辍,又不可用力纷杂。古人学书,为力之勤,有非
-
扑克收藏与欣赏
¥11.2¥32.0 -
东北书店书刊收藏与鉴赏
¥17.2¥60.0 -
全彩典藏图本-铜镜史典
¥15.5¥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年画
¥18.4¥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木雕
¥19.1¥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瓷器
¥19.1¥58.0 -
(2019年推荐)收藏传奇:文物收藏的故事 文明血脉的传承
¥15.4¥48.0 -
海外汉学译丛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23.0¥64.0 -
潘奕辰讲沉香
¥12.5¥32.0 -
温润通灵--玉器收藏与鉴赏
¥28.3¥78.0 -
邮票图说宠物乐园
¥16.0¥50.0 -
青铜之美
¥110.6¥158.0 -
永不消逝的纹路:经典文物图样
¥50.0¥89.0 -
那些年,那些钱2——聚焦古今钱币文明的传承与实践
¥70.8¥118.0 -
(精)中国古陶瓷标本:福建建窑
¥45.1¥90.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青铜器
¥18.4¥58.0 -
西藏瑰宝:吐蕃 分治时期壁画精选
¥6.2¥12.0 -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
¥97.5¥199.0 -
藏书ABC
¥61.2¥128.0 -
画说;经典系列画说 元明清词大典
¥17.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