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许地山讲道教-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

- ISBN:978780729645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6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807296454 ; 978-7-80729-645-4
内容简介
许地山先生是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此本不能说是著作,只将前人及时人研究底结果总撮起来,做为大学参考底书。本分上下,上编述道家及预备道教底种种法术,下编述道教发展中教相与教理。
目录
弁言
绪说
上编 道教前史
**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第四章 道家*初的派别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道家思想与道教
绪论
一、原始的道家思想
二、道教思想底形成
节选
《许地山讲道教》内容简介: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秦始皇时代,多数儒家经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传播。博士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间,秦汉之际的战乱过后大部分已经遗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为基础,终身传授《尚书》。在他九十余岁时,汉文帝派晁错去他家学习。此时伏生已口齿不清,由他女儿转述才大致完成传授。尽管由于双方所操方言的差异,导致晁错的一些误解,但基本内容还是得以流传。“薪尽火传”,靠的是火种不灭。中华文明能够长盛不衰,并发扬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种。印刷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书籍的流传,但人为的破坏还是会使有些书籍从此毁灭,往往使一门学问后继无人。而且,对严谨的学者来说,总会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项具体成果来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只能靠口耳相传。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宇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瀑。
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
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1955年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等。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7¥20.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一种人生观
¥26.7¥42.0 -
启蒙先知-严复.梁启超的思想革命
¥18.3¥54.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20.4¥49.8 -
理想国
¥20.7¥45.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生命的所有可能
¥17.6¥52.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9¥39.8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6.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