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北京阅读史话

当代北京阅读史话

1星价 ¥18.0 (7.2折)
2星价¥18.0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7085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3 页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801708533 ; 978-7-80170-853-3

本书特色

《当代北京阅读史话》:北京民众读书生活始终体现着古都文化的文明程度阅读革命文学经典著作曾是北京市民的追求与向往“文革”时期被扭曲的渎书景况北京人的读书生活进入了多元化时代

目录

前言**章 共和国初期北京人的读书生活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民众读书生活始终体现着古都文化的文明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中心。图书业的发展改变了北京市民旧有的阅读内容和习惯。丰富和提高了读书生活的水平。一、1949年以前北京图书业的发展及阅读群体的特点二、共和国成立初期国营图书业的初创三、新中国的读书生活第二章 当代北京读书的**次高峰共和国成立后,北京人的阅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苏联文学成为阅读时尚;为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掀起学习科学技术的阅读热潮;革命文学“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更是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一、北京文化中心地位的强化与文化新环境的形成二、学习“苏联老大哥”引发的以苏联文学为主的读书时尚三、“五年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学技术、学科学的读书热四、时代文学名著带来的京城阅读时尚五、五六十年代的“小人书”情缘第三章 “文革”时期北京出版业的起伏及读书生活的扭曲“文化大革命”使北京市民读“毛著”成为狂热景象,“高、大、全”的文艺作品和八个样板戏是允许出版的主要图书,同时民间也流传“反动小说”的手抄本。一、“评《海瑞罢官》”引发的京城书业灾难二、“红宝书”的出版热潮及“样板戏”图书出版三、阅读“暗流”:偷看“反动小说”与手抄本的传抄四、“文革”后期的出版部分恢复带来的读书生活第四章 图书出版的复兴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读书热粉碎“四人帮”后,北京市民的读书生活再次发生巨变:恢复高考带动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潮;解放思想带来了反思性阅读;改革开放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新的读书浪潮。一、“文革”结束后书荒影响下的图书抢购二、恢复高考及思想解放拉动的北京求知热、外语热三、从“伤痕”到“改革”的新时期文学图书带来的阅读狂欢四、“解放思想”带来的读书反思五、京城读书环境的优化为百姓读书奠定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六、京城波澜起伏的读书热潮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第五章 京城读书生活的多元化时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图书及报刊品种的增多,内容的多样化以及电视的普及。计算机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个性阅读、多元化阅读成为一种趋势,北京人的读书生活进入了多元化时代。一、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京城读书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二、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让读书的热潮变成一阵阵的“风”三、由易中天、阎崇年、于丹和马未都热引发的读书思考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当代北京阅读史话》内容简介:读书,关乎教化,滋长文明,这是当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的深切认识。读书,是人们享受文化成果、体验和感悟人类文明进程的精神消费过程,是阅读者接受教育、接受文化积累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文化实力的体现。一说到读书,人们直接的反应就是受教育、长知识,这似乎成为很久以来人们对读书的*基本的认识。事实上,读书不仅仅是接受教育、扩展知识量,更关键的是,读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营造过程。

作者简介

马建农,1961年生于北京,编审,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1984年进入中国书店,1989年负责中国书店出版社古籍编辑、出版管理工作,曾主持《北京通史》、《海王村古籍丛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北京旧志汇刊》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长期从事北京书肆史研究,著有《琉璃厂》一书,撰写的《北京古旧书业与北京文化发展》、《北京书肆业的文化功能》获全国出版优秀论文奖,先后发表北京史以及古籍编辑专业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